Red Hat Customer Portal

Skip to main content

Main Navigation

  • Products & Services
    • Back
    • View All Products
    • Infra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 Back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Identity Management
      • Red Hat Directory Server
      • Red Hat Certificate System
      • Red Hat Satellite
      •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 Red Hat Update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Insights
      •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 Cloud Computing
      • Back
      • Red Hat CloudForms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Online
      • Red Hat OpenShift Dedicated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Management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Quay
      • Red Hat CodeReady Workspaces
    • Storage
      • Back
      • Red Hat Gluster Storage
      • Red Hat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Ceph Storage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Storage
    • Runtimes
      • Back
      • Red Hat Runtimes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Data Grid
      • Red Hat JBoss Web Server
      • Red Hat Single Sign On
      • Red Hat support for Spring Boot
      • Red Hat build of Node.js
      • Red Hat build of Thorntail
      • Red Hat build of Eclipse Vert.x
      • Red Hat build of OpenJDK
      • Red Hat build of Quarkus
      • Red Hat CodeReady Studio
    •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on
      • Back
      • Red Hat Integration
      • Red Hat Fuse
      • Red Hat AMQ
      • Red Hat 3scale API Management
      • Red Hat JBoss Data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
      • Red Hat Decision Manager
    • Support
    • Production Support
    • Development Support
    • Product Life Cycles
    • Documentation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Services
    • Consulting
    • Technical Account Management
    • Training & Certifications
    • Ecosystem Catalog
    • Partner Resources
    • Red Hat in the Public Cloud
  • Tools
    • Back
    • Red Hat Insights
    • Tools
    • Solution Engine
    • Packages
    • Errata
    • Customer Portal Labs
    • Explore Labs
    • Configuration
    • Deployment
    • Security
    • Troubleshooting
  • Security
    • Back
    •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 Security Updates
    • Security Advisories
    • Red Hat CVE Database
    • Security Labs
    • Resources
    • Overview
    • Security Blog
    • Security Measurement
    • Severity Ratings
    • Backporting Policies
    • Product Signing (GPG) Keys
  • Community
    • Back
    • Customer Portal Community
    • Discussions
    • Blogs
    • Private Groups
    • Community Activity
    • Customer Events
    • Red Hat Convergence
    • Red Hat Summit
    • Stories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You Asked. We Acted.
    •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 Account
    • Back
    • Log In
    • Register
    • Red Hat Account Number:
    • Account Details
    • User Management
    • Account Maintenance
    • My Profile
    • Notifications
    • Help
    • Log Out
  • Language
    • Back
    •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
    • 中文 (中国)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 Products & Services
    • Back
    • View All Products
    • Infra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 Back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Identity Management
      • Red Hat Directory Server
      • Red Hat Certificate System
      • Red Hat Satellite
      •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 Red Hat Update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Insights
      •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 Cloud Computing
      • Back
      • Red Hat CloudForms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Online
      • Red Hat OpenShift Dedicated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Management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Quay
      • Red Hat CodeReady Workspaces
    • Storage
      • Back
      • Red Hat Gluster Storage
      • Red Hat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Ceph Storage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Storage
    • Runtimes
      • Back
      • Red Hat Runtimes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Data Grid
      • Red Hat JBoss Web Server
      • Red Hat Single Sign On
      • Red Hat support for Spring Boot
      • Red Hat build of Node.js
      • Red Hat build of Thorntail
      • Red Hat build of Eclipse Vert.x
      • Red Hat build of OpenJDK
      • Red Hat build of Quarkus
      • Red Hat CodeReady Studio
    •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on
      • Back
      • Red Hat Integration
      • Red Hat Fuse
      • Red Hat AMQ
      • Red Hat 3scale API Management
      • Red Hat JBoss Data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
      • Red Hat Decision Manager
    • Support
    • Production Support
    • Development Support
    • Product Life Cycles
    • Documentation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Services
    • Consulting
    • Technical Account Management
    • Training & Certifications
    • Ecosystem Catalog
    • Partner Resources
    • Red Hat in the Public Cloud
  • Tools
    • Back
    • Red Hat Insights
    • Tools
    • Solution Engine
    • Packages
    • Errata
    • Customer Portal Labs
    • Explore Labs
    • Configuration
    • Deployment
    • Security
    • Troubleshooting
  • Security
    • Back
    •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 Security Updates
    • Security Advisories
    • Red Hat CVE Database
    • Security Labs
    • Resources
    • Overview
    • Security Blog
    • Security Measurement
    • Severity Ratings
    • Backporting Policies
    • Product Signing (GPG) Keys
  • Community
    • Back
    • Customer Portal Community
    • Discussions
    • Blogs
    • Private Groups
    • Community Activity
    • Customer Events
    • Red Hat Convergence
    • Red Hat Summit
    • Stories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You Asked. We Acted.
    •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 Account
    • Back
    • Log In
    • Register
    • Red Hat Account Number:
    • Account Details
    • User Management
    • Account Maintenance
    • My Profile
    • Notifications
    • Help
    • Log Out
  • Language
    • Back
    •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
    • 中文 (中国)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 Search
  • Log In
  • Language
Or troubleshoot an issue.

Log in to Your Red Hat Account

Log In

Your Red Hat account gives you access to your profile, preferences, and services, depending on your status.

Register

If you are a new customer, register now for access to product evaluations and purchasing capabilities.

Need access to an account?

If your company has an existing Red Hat account, your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or can grant you acces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customer service.

Red Hat Account Number:

Red Hat Account

  • Account Details
  • User Management
  • Account Maintenance
  • Account Team

Customer Portal

  • My Profile
  • Notifications
  • Help

For your security, if you’re on a public computer and have finished using your Red Hat services, please be sure to log out.

Log Out

Select Your Language

  •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
  • 中文 (中国)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 Products & Services
  • Tools
  • Security
  • Community
  • Infra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 Cloud Computing

  • Storage

  • Runtimes

  •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on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Identity Management
  • Red Hat Directory Server
  • Red Hat Certificate System
  • Red Hat Satellite
  •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 Red Hat Update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Insights
  •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 Red Hat CloudForms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Online
  • Red Hat OpenShift Dedicated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Management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Quay
  • Red Hat CodeReady Workspaces
  • Red Hat OpenShift Service on AWS
  • Red Hat Gluster Storage
  • Red Hat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Ceph Storage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Storage
  • Red Hat Runtimes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Data Grid
  • Red Hat JBoss Web Server
  • Red Hat Single Sign On
  • Red Hat support for Spring Boot
  • Red Hat build of Node.js
  • Red Hat build of Thorntail
  • Red Hat build of Eclipse Vert.x
  • Red Hat build of OpenJDK
  • Red Hat build of Quarkus
  • Red Hat CodeReady Studio
  • Red Hat Integration
  • Red Hat Fuse
  • Red Hat AMQ
  • Red Hat 3scale API Management
  • Red Hat JBoss Data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
  • Red Hat Decision Manager
View All Products
  • Support
  • Production Support
  • Development Support
  • Product Life Cycles

Services

  • Consulting
  • Technical Account Management
  • Training & Certifications
  • Documentation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Ecosystem Catalog
  • Red Hat in the Public Cloud
  • Partner Resources

Tools

  • Solution Engine
  • Packages
  • Errata
  • Customer Portal Labs
  • Configuration
  • Deployment
  • Security
  • Troubleshooting

Red Hat Insights

Increase visibility into IT operations to detect and resolve technical issues before they impact your business.

  • Learn more
  • Go to Insights

Red Hat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Engage with our Red Hat Product Security team, access security updates, and ensure your environments are not exposed to any known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Security Updates

  • Security Advisories
  • Red Hat CVE Database
  • Security Labs

Keep your systems secure with Red Hat's specialized responses to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 View Responses

Resources

  • Overview
  • Security Blog
  • Security Measurement
  • Severity Ratings
  • Backporting Policies
  • Product Signing (GPG) Keys

Customer Portal Community

  • Discussions
  • Blogs
  • Private Groups
  • Community Activity

Customer Events

  • Red Hat Convergence
  • Red Hat Summit

Stories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You Asked. We Acted.
  •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Show Table of Contents
Hide Table of Contents
  • English
  • 日本語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Português
  • 한국어
  • Italiano
  • Deutsch
  • Français
  •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Single-page HTML
  • PDF
  • ePub
  1. 安裝指南
  2.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 2. 製作媒介
    1. 2.1. 建立安裝 DVD
    2. 2.2. 建立最小開機媒介
      1. 2.2.1. 基於 BIOS 的系統的最小 USB 開機媒介
      2. 2.2.2. 基於 UEFI 的系統的最小 USB 開機媒介
    3. 2.3. 建立 USGCB 相容的安裝映像檔
  4. I. x86、AMD64 以及 Intel 64 — 安裝與開機
    1. 3. 準備在 x86 架構上進行安裝
      1. 3.1. 升級或安裝?
      2. 3.2. 您的硬體相容嗎?
      3. 3.3. 硬體需求
      4. 3.4. RAID 與其它磁碟裝置
        1. 3.4.1. 硬體 RAID
        2. 3.4.2. 硬體 RAID
        3. 3.4.3. FireWire 與 USB 磁碟
      5. 3.5. UEFI 支援備註
        1. 3.5.1. 功能支援
        2. 3.5.2. UEFI 系統上使用 MBR 的磁碟
      6. 3.6. 您有足夠的磁碟空間嗎?
      7. 3.7. 選擇一個安裝方式
      8. 3.8. 選擇開機方式
    2. 4. 準備安裝
      1. 4.1. 準備網路安裝
        1. 4.1.1. 準備 FTP、HTTP 和 HTTPS 安裝
        2. 4.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
      2. 4.2. 準備硬碟安裝
    3. 5. 系統規格清單
    4. 6. 在 Intel 和 AMD 系統上進行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1. 6.1. 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的限制
      2. 6.2. 準備在安裝時進行驅動程式更新
        1. 6.2.1. 準備使用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
        2. 6.2.2. 準備一份驅動程式光碟
        3. 6.2.3. 準備一個初始 RAM disk 的更新
      3. 6.3. 在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1. 6.3.1. 讓安裝程式自動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2. 6.3.2. 讓安裝程式為您提示驅動程式更新
        3. 6.3.3. 使用開機選項來指定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4. 6.3.4. 選擇一個包含了驅動程式更新的 PXE target
      4. 6.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5. 7. 啟動安裝程式
      1. 7.1. 啟動安裝程式
        1. 7.1.1. 在 x86、AMD64 和 Intel 64 系統上啟用安裝程式
        2. 7.1.2. 開機選單
        3. 7.1.3. 額外開機選項
      2. 7.2. 從不同來源進行安裝
      3. 7.3. 使用 PXE 來由網路開機
    6. 8. 配置語言和安裝來源
      1. 8.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1. 8.1.1. 使用鍵盤來操縱
      2. 8.2. 選擇語言
      3. 8.3. 安裝方式
        1. 8.3.1. 透過 DVD 來進行安裝
        2. 8.3.2. 由硬碟進行安裝
        3. 8.3.3. 執行網路安裝
        4. 8.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5. 8.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4. 8.4. 驗證媒介
    7. 9. 使用 anaconda 來進行安裝
      1. 9.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2. 9.2. 圖形化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1. 9.2.1. 進行安裝時的畫面
        2. 9.2.2. 有關於虛擬主控台的注意事項
      3. 9.3. 歡迎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 9.4. 選擇語言
      5. 9.5. 鍵盤設定
      6. 9.6. 儲存裝置
        1. 9.6.1. 選擇儲存裝置的畫面
      7. 9.7. 設定主機名稱
        1. 9.7.1. 編輯網路連線
      8. 9.8. 時區配置
      9. 9.9. 設置 Root 密碼
      10. 9.10. 分配儲存裝置
      11. 9.11. 初始化硬碟
      12. 9.12. 升級現有系統
        1. 9.12.1. 升級對話視窗
        2. 9.12.2. 使用安裝程式來升級
        3. 9.12.3. 更新開機載入程式的配置
      13. 9.13. 磁碟分割設定
      14. 9.14. 選擇磁碟加密的密碼字串
      15. 9.15.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1. 9.15.1. 建立儲存裝置
        2. 9.15.2. 新增分割區
        3. 9.15.3. 建立硬體 RAID
        4. 9.15.4.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5. 9.15.5. 建議的磁碟分割方案
      16. 9.16. 將變更寫入磁碟
      17. 9.17. 選取套件群組
        1. 9.17.1. 由額外軟體庫進行安裝
        2. 9.17.2. 自訂軟體選擇
      18. 9.18. x86、AMD64 以及 Intel 64 的開機載入程式配置
        1. 9.18.1. 進階開機載入程式設定
        2. 9.18.2. 救援模式
        3. 9.18.3. 可供選擇的開機載入程式
      19. 9.19. 安裝套件
      20. 9.20. 安裝完成
    8. 10. Intel 或 AMD 系統安裝上的疑難排解
      1. 10.1. 您無法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 10.1.1. 您是否無法使用 RAID 控制卡來開機嗎?
        2. 10.1.2. 您的系統是否顯示了 Signal 11 錯誤?
        3. 10.1.3. 診斷早期的開機問題
      2. 10.2. 開始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 10.2.1. 進入圖形化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3. 10.3. 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 10.3.1. 「無法找到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裝置」之錯誤訊息
        2. 10.3.2. 儲存 Traceback 訊息
        3. 10.3.3. 分割表上的問題
        4. 10.3.4. 使用剩餘的空間
        5. 10.3.5. 「磁碟必須含有 GPT 磁碟標籤」錯誤訊息
        6. 10.3.6. 其它建立分割區的問題
      4. 10.4. 安裝完成後所發生的問題
        1. 10.4.1. 在 x86 系統上有問題使用圖形化的 GRUB 畫面嗎?
        2. 10.4.2. 開機進入圖形環境
        3. 10.4.3. X 視窗系統(GUI)上的問題
        4. 10.4.4. 關於 X 伺服器當掉,以及非 root 使用者的問題
        5. 10.4.5. 當您試著要登入時的問題
        6. 10.4.6. 系統找不到您的記憶體嗎?
        7. 10.4.7. 您的印表機無法運作
        8. 10.4.8. 開機時 Apache HTTP 伺服器或 Sendmail 停止回應
  5. II. IBM Power System 主機架構 – 安裝與開機
    1. 11. 計畫於 Power System 伺服器上安裝
      1. 11.1. 升級或安裝?
      2. 11.2. 硬體需求
      3. 11.3. 安裝工具
      4. 11.4. 準備 IBM Power Systems 伺服器
      5. 11.5. RAID 與其它磁碟裝置
        1. 11.5.1. 硬體 RAID
        2. 11.5.2. 硬體 RAID
        3. 11.5.3. FireWire 與 USB 磁碟
      6. 11.6. 您有足夠的磁碟空間嗎?
      7. 11.7. 選擇開機方式
    2. 12. 準備安裝
      1. 12.1. 準備網路安裝
        1. 12.1.1. 準備 FTP、HTTP 和 HTTPS 安裝
        2. 12.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
      2. 12.2. 準備硬碟安裝
    3. 13. 在 IBM Power  System 上進行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1. 13.1. 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的限制
      2. 13.2. 準備在安裝時進行驅動程式更新
        1. 13.2.1. 準備使用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
        2. 13.2.2. 準備一份驅動程式光碟
        3. 13.2.3. 準備一個初始 RAM disk 的更新
      3. 13.3. 在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1. 13.3.1. 讓安裝程式自動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2. 13.3.2. 讓安裝程式為您提示驅動程式更新
        3. 13.3.3. 使用一項 Boot 選項來指定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4. 13.3.4. 選擇一個包含了驅動程式更新的安裝伺服器目標
      4. 13.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4. 14. 啟動安裝程式
      1. 14.1. 開機選單
      2. 14.2. 從不同來源進行安裝
      3. 14.3. 使用 yaboot 安裝伺服器來透過網路開機
    5. 15. 配置語言和安裝來源
      1. 15.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1. 15.1.1. 使用鍵盤來操縱
      2. 15.2. 選擇語言
      3. 15.3. 安裝方式
        1. 15.3.1. 開始進行安裝
        2. 15.3.2. 由硬碟進行安裝
        3. 15.3.3. 執行網路安裝
        4. 15.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5. 15.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4. 15.4. 驗證媒介
    6. 16. 使用 anaconda 來進行安裝
      1. 16.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2. 16.2. 圖形化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3. 16.3. Linux 虛擬主控台注意事項
      4. 16.4. 使用 HMC vterm
      5. 16.5. 歡迎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16.6. 選擇語言
      7. 16.7. 鍵盤設定
      8. 16.8. 儲存裝置
        1. 16.8.1. 選擇儲存裝置的畫面
      9. 16.9. 設定主機名稱
        1. 16.9.1. 編輯網路連線
      10. 16.10. 時區配置
      11. 16.11. 設置 Root 密碼
      12. 16.12. 分配儲存裝置
      13. 16.13. 初始化硬碟
      14. 16.14. 升級現有系統
        1. 16.14.1. 升級對話視窗
        2. 16.14.2. 使用安裝程式來升級
      15. 16.15. 磁碟分割設定
      16. 16.16. 選擇磁碟加密的密碼字串
      17. 16.17.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1. 16.17.1. 建立儲存裝置
        2. 16.17.2. 新增分割區
        3. 16.17.3. 建立硬體 RAID
        4. 16.17.4.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5. 16.17.5. 建議的磁碟分割方案
      18. 16.18. 將變更寫入磁碟
      19. 16.19. 選取套件群組
        1. 16.19.1. 由額外軟體庫進行安裝
        2. 16.19.2. 自訂軟體選擇
      20. 16.20. 安裝套件
      21. 16.21. 安裝完成
    7. 17. IBM Power System 安裝的故障排除
      1. 17.1. 您無法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 17.1.1. 您的系統是否顯示了 Signal 11 錯誤?
      2. 17.2. 開始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 17.2.1. 進入圖形化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3. 17.3. 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 17.3.1. 「無法找到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裝置」之錯誤訊息
        2. 17.3.2. 儲存 Traceback 訊息
        3. 17.3.3. 分割表上的問題
        4. 17.3.4. IBM Power Systems 使用者的其它分割區問題
      4. 17.4. 安裝完成後所發生的問題
        1. 17.4.1. 無法從 *NWSSTG 進行 IPL
        2. 17.4.2. 開機進入圖形環境
        3. 17.4.3. X 視窗系統(GUI)上的問題
        4. 17.4.4. 關於 X 伺服器當掉,以及非 root 使用者的問題
        5. 17.4.5. 當您試著要登入時的問題
        6. 17.4.6. 您的印表機無法運作
        7. 17.4.7. 開機時 Apache HTTP 伺服器或 Sendmail 停止回應
  6. III. IBM System z 主機架構 – 安裝與開機
    1. 18. 準備在 System z 上進行安裝
      1. 18.1. 安裝之前
      2. 18.2. System z 安裝程序總覽
        1. 18.2.1. 啟動(IPL)安裝程式
        2. 18.2.2. 安裝階段 1
        3. 18.2.3. 安裝階段 2
        4. 18.2.4. 安裝階段 3
      3. 18.3. X11 或 VNC 的圖型化使用者介面
        1. 18.3.1. 使用 X11 轉送進行安裝
        2. 18.3.2. 使用 X11 來進行安裝
        3. 18.3.3. 使用 VNC 進行安裝
        4. 18.3.4. 使用 VNC 監聽程式來進行安裝
        5. 18.3.5. 使用 Kickstart 來將安裝自動化
    2. 19. 準備安裝
      1. 19.1. 準備網路安裝
        1. 19.1.1. 準備 FTP、HTTP 和 HTTPS 安裝
        2. 19.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
      2. 19.2. 準備硬碟安裝
        1. 19.2.1. 存取安裝階段 3 以及硬碟上的套件軟體庫
    3. 20. 啟動(IPL)安裝程式
      1. 20.1. 安裝在 z/VM 之下
        1. 20.1.1. 使用 z/VM 讀取程式
        2. 20.1.2. 使用一個準備好的 DASD
        3. 20.1.3. 使用已準備好、連接了 FCP 的 SCSI 磁碟
        4. 20.1.4. 使用一個連接了 FCP 的 SCSI DVD 裝置
      2. 20.2. 在一個 LPAR 中安裝
        1. 20.2.1. 使用 FTP 伺服器
        2. 20.2.2. 使用 HMC 或是 SE DVD 光碟機
        3. 20.2.3. 使用一個準備好的 DASD
        4. 20.2.4. 使用已準備好、連接了 FCP 的 SCSI 磁碟
        5. 20.2.5. 使用一個連接了 FCP 的 SCSI DVD 裝置
    4. 21. 安裝階段 1:配置網路裝置
      1. 21.1. 終端機上的注意事項
    5. 22. 安裝階段 2:配置語言和安裝來源
      1. 22.1. 非互動式的 Line-Mode 安裝
      2. 22.2.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1. 22.2.1. 使用鍵盤來操縱
      3. 22.3. 選擇語言
      4. 22.4. 安裝方式
        1. 22.4.1. 透過 DVD 來進行安裝
        2. 22.4.2. 由硬碟進行安裝
        3. 22.4.3. 執行網路安裝
        4. 22.4.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5. 22.4.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5. 22.5. 驗證媒介
      6. 22.6. 擷取安裝程式的第 3 階段
    6. 23. 安裝階段 3:使用 anaconda 來進行安裝
      1. 23.1. 非互動式 Line-Mode 的文字安裝程式輸出
      2. 23.2.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3. 23.3. 圖形化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4. 23.4. 配置安裝終端機
      5. 23.5. 歡迎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23.6. 儲存裝置
        1. 23.6.1. 選擇儲存裝置的畫面
      7. 23.7. 設定主機名稱
        1. 23.7.1. 編輯網路連線
      8. 23.8. 時區配置
      9. 23.9. 設置 Root 密碼
      10. 23.10. 分配儲存裝置
      11. 23.11. 初始化硬碟
      12. 23.12. 升級現有系統
        1. 23.12.1. 使用安裝程式來升級
      13. 23.13. 磁碟分割設定
      14. 23.14. 選擇磁碟加密的密碼字串
      15. 23.15.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1. 23.15.1. 建立儲存裝置
        2. 23.15.2. 新增分割區
        3. 23.15.3. 建立硬體 RAID
        4. 23.15.4.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5. 23.15.5. 建議的磁碟分割方案
      16. 23.16. 將變更寫入磁碟
      17. 23.17. 選取套件群組
        1. 23.17.1. 由額外軟體庫進行安裝
        2. 23.17.2. 自訂軟體選擇
      18. 23.18. 安裝套件
      19. 23.19. 安裝完成
        1. 23.19.1. 在 z/VM 下進行 IPL
        2. 23.19.2. 在 LPAR 上進行 IPL
        3. 23.19.3. 在重新啟動後繼續進行(re-IPL)
    7. 24. 在 IBM System z 上進行安裝的疑難排解
      1. 24.1. 您無法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 24.1.1. 您的系統是否顯示了 Signal 11 錯誤?
      2. 24.2. 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 24.2.1. 「無法找到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裝置」之錯誤訊息
        2. 24.2.2. 儲存 Traceback 訊息
        3. 24.2.3. 其它建立分割區的問題
      3. 24.3. 安裝完成後所發生的問題
        1. 24.3.1. 遠端的圖形化桌面與 XDMCP
        2. 24.3.2. 當您試著要登入時的問題
        3. 24.3.3. 您的印表機無法運作
        4. 24.3.4. 開機時 Apache HTTP 伺服器或 Sendmail 停止回應
    8. 25. 在 System z 事例中配置已安裝的 Linux 系統
      1. 25.1. 新增 DASD
        1. 25.1.1. 動態式地將 DASD 設為啟用
        2. 25.1.2. 永續性地將 DASD 設為啟用
        3. 25.1.3. 不屬於 root 檔案系統一部分的 DASD
        4. 25.1.4. 以低層格式化準備新的 DASD
        5. 25.1.5. 展開現有 LVM 卷冊為新的儲存裝置
      2. 25.2. 新增連接了 FCP 的邏輯單元(LUN)
        1. 25.2.1. 動態式地啟動一個 FCP LUN
        2. 25.2.2. 永續性啟用 FCP LUN
      3. 25.3. 加入網路裝置
        1. 25.3.1. 新增 qeth 裝置
        2. 25.3.2. 新增一個 LCS 裝置
        3. 25.3.3. 對映子頻道和網路裝置名稱
        4. 25.3.4. 為網路 Root 檔案系統配置 System z 網路裝置
    9. 26. 參數與配置檔案
      1. 26.1. 必要的參數
      2. 26.2. z/VM 配置檔案
      3. 26.3. 安裝網路參數
      4. 26.4. VNC 與 X11 參數
      5. 26.5. 載入程式參數
      6. 26.6. 用於 Kickstart 安裝程序的參數
      7. 26.7. 雜項參數
      8. 26.8. 範例參數檔案和 CMS 配置檔案
    10. 27. IBM System z 參考資料
      1. 27.1. IBM System z 出版品
      2. 27.2. IBM Redbooks Publications for System z
      3. 27.3. 線上資源
  7. IV. 進階安裝選項
    1. 28. 開機選項
      1. 28.1. 在開機選單下配置安裝系統
        1. 28.1.1. 指定語言
        2. 28.1.2. 配置介面
        3. 28.1.3. 正在更新 anaconda
        4. 28.1.4. 指定安裝方法
        5. 28.1.5. 指定網路設定
      2. 28.2. 允許遠端存取安裝系統
        1. 28.2.1. 允許透過 VNC 來進行遠端存取
        2. 28.2.2. 將安裝系統連至一個 VNC 監聽程式
        3. 28.2.3. 允許透過 ssh 來進行遠端存取
        4. 28.2.4. 允許透過 Telnet 來進行遠端存取
      3. 28.3. 在安裝期間將日誌紀錄至遠端系統上
        1. 28.3.1. 配置日誌伺服器
      4. 28.4. 使用 Kickstart 來將安裝自動化
      5. 28.5. 增強硬體支援
        1. 28.5.1. 跳過自動硬體偵測
      6. 28.6. 使用維護開機模式
        1. 28.6.1. 驗證開機媒介
        2. 28.6.2. 以救援模式來啟動您的電腦
        3. 28.6.3. 升級您的電腦
    2. 29. 在沒有媒介的情況下進行安裝
      1. 29.1. 擷取開機檔案
      2. 29.2. 編輯 GRUB 配置
      3. 29.3. 開機以進行安裝
    3. 30. 設定一個安裝伺服器
      1. 30.1. 設定網路伺服器
      2. 30.2. 網路開機設定
        1. 30.2.1. 為 BIOS 配置 PXE Boot
        2. 30.2.2. 為 EFI 配置 PXE Boot
        3. 30.2.3. 為 Power Systems Servers 進行配置
      3. 30.3. 啟動 tftp 伺服器
      4. 30.4. 新增一個自訂的開機訊息
      5. 30.5. 進行安裝
    4. 31. 透過 VNC 安裝
      1. 31.1. VNC Viewer
      2. 31.2. Anaconda 的 VNC 模式
        1. 31.2.1. 直接模式
        2. 31.2.2. 連線模式
      3. 31.3. 使用 VNC 安裝
        1. 31.3.1. 安裝範例
        2. 31.3.2. Kickstart 的考量
        3. 31.3.3. 有關於防火牆的考量
      4. 31.4. 參考資料
    5. 32. Kickstart 安裝
      1. 32.1. 什麼是 Kickstart 安裝?
      2. 32.2. 該如何執行一項 Kickstart 安裝呢?
      3. 32.3. 建立 Kickstart 檔案
      4. 32.4. Kickstart 的選項
        1. 32.4.1. 進階磁碟分割範例
      5. 32.5. 套件選擇
      6. 32.6. 前置安裝 Script
        1. 32.6.1. 前置安裝 script 的範例
      7. 32.7. 後續安裝 Script
        1. 32.7.1. 範例
      8. 32.8. 準備好 Kickstart 檔案
        1. 32.8.1. 建立 Kickstart 開機媒體
        2. 32.8.2. 使 Kickstart 檔案可經由網路存取
      9. 32.9. 使安裝目錄樹可存取
      10. 32.10. 開始一項 Kickstart 安裝
    6. 33. Kickstart 配置程式
      1. 33.1. 基本配置
      2. 33.2. 安裝方式
      3. 33.3. 開機載入程式選項
      4. 33.4. 分割區資訊
        1. 33.4.1. 建立分割區
      5. 33.5. 網路設定
      6. 33.6. 認證
      7. 33.7. 防火牆設定
        1. 33.7.1. SELinux 設定
      8. 33.8. 顯示設定
      9. 33.9. 套件選擇
      10. 33.10. 前置安裝程式碼
      11. 33.11. 後續安裝程式碼
        1. 33.11.1. Chroot 環境
        2. 33.11.2. 使用編譯器
      12. 33.12. 儲存檔案
  8. V. 安裝完成後
    1. 34. Firstboot
      1. 34.1. 授權資訊
      2. 34.2. 配置訂閱服務
        1. 34.2.1. 設定軟體更新
        2. 34.2.2. 選擇服務
        3. 34.2.3. 訂閱管理註冊
      3. 34.3. 建立使用者
        1. 34.3.1. 認證配置
      4. 34.4. 日期和時間
      5. 34.5. Kdump
    2. 35. 接下來的步驟
      1. 35.1. 更新你的系統
        1. 35.1.1. 驅動程式更新 rpm 套件
      2. 35.2. 完成升級
      3. 35.3. 切換至圖形化登錄
        1. 35.3.1. 啟用由指令列存取軟體庫的權限
      4. 35.4. 透過 yum 來安裝套件
    3. 36. 基本系統復原
      1. 36.1. 救援模式
        1. 36.1.1. 一般問題
        2. 36.1.2. 開機進入救援模式
        3. 36.1.3. 開機進入單機使用者模式
        4. 36.1.4. 開機進入緊急模式
      2. 36.2. Power Systems 伺服器的救援模式
        1. 36.2.1. 從救援模式存取 SCSI 工具的特殊考量
      3. 36.3. 透過救援模式修正或修復驅動程式問題
        1. 36.3.1. 使用 RPM 新增、移除或取代驅動程式
        2. 36.3.2. 將驅動程式納入黑名單
    4. 37. 升級你目前的系統
    5. 38. 從 Red Hat 訂閱管理服務取消註冊
      1. 38.1. 向 Red Hat 訂閱管理註冊的系統
      2. 38.2. 向 RHN Classic 註冊的系統
      3. 38.3. 向衛星伺服器註冊的系統
    6. 39. 從基於 x86 的系統上移除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 39.1.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為電腦上唯一的作業系統
      2. 39.2. 您的電腦上含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以及其它作業系統的雙重開機配置
        1. 39.2.1. 您的電腦含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與微軟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雙重開機配置
        2. 39.2.2. 您的電腦可同時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和另一個不同的 Linux 發行版
      3. 39.3. 以 MS-DOS 或微軟 Windows 的早期版本取代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40. 從 IBM System z 上移除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 40.1. 在您的 z/VM 客座端或 LPAR 上執行一個不同的作業系統
  9. VI. 技術附錄
    1. A. 磁碟分割區的介紹
      1. A.1. 硬碟的基本概念
        1. A.1.1. 寫入的方式遠過於寫入的內容
        2. A.1.2. 磁碟分割區:將一個硬碟變成很多個
        3. A.1.3. 分割區中的分割區 - 延伸分割區的概論
        4. A.1.4. GUID 分割表(GPT)
        5. A.1.5. 空出空間以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A.1.6. 分割區命名規則
        7. A.1.7. 磁碟分割區與其它的作業系統
        8. A.1.8. 磁碟分割區與掛載點
        9. A.1.9. 多少分割區才夠用?
    2. B. iSCSI 磁碟
      1. B.1. anaconda 中的 iSCSI 磁碟
      2. B.2. 開機時的 iSCSI 磁碟事件
    3. C. 磁碟加密
      1. C.1. 甚麼是區塊裝置加密?
      2. C.2. 使用 dm-crypt/LUKS6bit 來為區塊裝置加密
        1. C.2.1. LUKS 總覽
        2. C.2.2. 在完成安裝(系統啟動)後,我該如何存取加密的裝置呢?
        3. C.2.3. 選擇安全性佳的密碼字串
      3. C.3. 在 Anaconda 中建立加密區塊裝置
        1. C.3.1. 哪種區塊裝置可加密?
        2. C.3.2. 正在儲存密碼
        3. C.3.3. 建立和儲存備份密碼
      4. C.4. 當完成安裝後在已安裝的系統上建立加密區塊裝置
        1. C.4.1. 建立區塊裝置
        2. C.4.2. 可選用的選項:在裝置上填滿任意的資料
        3. C.4.3. 將裝置格式化為一個 dm-crypt/LUKS 加密的裝置
        4. C.4.4. 建立一個映射來允許存取裝置的加密內容
        5. C.4.5. 在映射裝置上建立檔案系統,或是使用映射裝置來繼續建立複雜的儲存結構
        6. C.4.6. 將映射資訊新增至 /etc/crypttab
        7. C.4.7. 新增一個項目至 /etc/fstab
      5. C.5. 一般安裝完成後所需進行的工作
        1. C.5.1. 設定一組隨機產生的金鑰來作為存取加密區塊裝置的額外方式
        2. C.5.2. 為現有的裝置新增一組密碼字串
        3. C.5.3. 移除裝置的密碼字串或金鑰
    4. D. 理解 LVM
    5. E. GRUB 開機載入程式
      1. E.1. 開機管理程式與系統架構
      2. E.2. GRUB
        1. E.2.1. 基於 BIOS 的 x86 系統上的 GRUB 與開機程序
        2. E.2.2. 基於 UEFI 的 x86 系統的 GRUB 與開機程序
        3. E.2.3. GRUB 的功能
      3. E.3. 安裝 GRUB
      4. E.4. GRUB 疑難排解
      5. E.5. GRUB 專業用語
        1. E.5.1. 裝置名稱
        2. E.5.2. 檔案名稱與區塊表
        3. E.5.3. Root 檔案系統與 GRUB
      6. E.6. GRUB 介面
        1. E.6.1. 介面載入順序
      7. E.7. GRUB 指令
      8. E.8. GRUB選單設定檔案
        1. E.8.1. 設定檔結構
        2. E.8.2. 設定檔指令
      9. E.9. 在開機時更換執行層級
      10. E.10. 其它的資源
        1. E.10.1. 已安裝的說明文件
        2. E.10.2. 有用的網站
    6. F. 開機過程、init 和關機
      1. F.1. 開機過程
      2. F.2. 開機過程的詳細資訊
        1. F.2.1. 韌體介面
        2. F.2.2. 開機載入程式
        3. F.2.3. Kernel
        4. F.2.4. /sbin/init 程式
        5. F.2.5. 工作定義
      3. F.3. 在開機時執行其它程式
      4. F.4. SysV Init Runlevel
        1. F.4.1. Runlevels
        2. F.4.2. Runlevel 工具程式
      5. F.5. 關機
    7. G. busybox 之外的其它指令
    8. H. 其它技術文件
  10. I. 修訂記錄
  11. 索引
  12. 法律聲明

31.4. 參考資料

  • TigerVNC:http://tigervnc.sourceforge.net/
  • RFC 1918 - 為私有網路分配位址:http://www.ietf.org/rfc/rfc1918.txt
  • 31.3.3. 有關於防火牆的考量
  • 32. Kickstart 安裝
Red Hat

Quick Links

  • Downloads
  • Subscriptions
  • Support Cases
  • Customer Service
  • Product Documentation

Help

  • Contact Us
  • Customer Portal FAQ
  • Log-in Assistance

Site Info

  • Trust Red Hat
  • Browser Support Policy
  • Accessibility
  • Awards and Recognition
  • Colophon

Related Sites

  • redhat.com
  • openshift.com
  • developers.redhat.com
  • connect.redhat.com

About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About Red Hat
  • Red Hat Jobs
Copyright © 2021 Red Hat, Inc.
  • Privacy Statement
  • Customer Portal Terms of Use
  • All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Red Hat Summit
Twitter Facebook

Formatting Tips

Here are the common uses of Markdown.

Code blocks
~~~
Code surrounded in tildes is easier to read
~~~
Links/URLs
[Red Hat Customer Portal](https://access.redhat.com)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