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5. 建議的磁碟分割方案
9.15.5.1. x86、AMD64 和 Intel 64 系統
swap
分割區/boot
分割區/
分割區home
分割區/boot/efi
分割區(EFI 系統分割區) - 只在擁有 UEFI 韌體的系統上
swap
分割區(至少 256 MB) — swap 分割區是用來當作虛擬記憶體的:當系統記憶體不足,電腦需要空間處理現有工作時,就會把非執行中的資料寫到 swap 分割區去。隨著時間的經過,建議的 swap 空間和 RAM 的空間已慢慢增加。然而,現代的系統多半有著成百上千 GB 的記憶體。因此,建議的 swap 空間會被視為系統記憶體負載的功能,而不是系統記憶體。根據系統上的記憶體大小、以及您是否需要有足夠的記憶體空間來讓電腦休眠,以下表格列出了 swap 分割區的建議大小。安裝期間系統會自動建立所建議的 swap 分割區,但要使用休眠功能,您需要透過自訂分割區階段來自訂 swap 空間。重要
對於記憶體較低(小於 1 GB)的系統來說,下列表格的建議尤其重要。無法在這些系統上分配足夠的 swap 空間,會導致一些問題,例如系統不穩定,甚至會讓安裝好的系統無法開機。表格 9.2. 建議的系統 Swap 可用空間
系統的記憶體大小 建議的 swap 空間 允許休眠的 swap 空間 ⩽ 2GB 記憶體的兩倍大小 記憶體的三倍大小 > 2GB – 8GB 與記憶體大小相等 記憶體的兩倍大小 > 8GB – 64GB 至少 4 GB 記憶體空間的 1.5 倍 > 64GB 至少 4 GB 不建議使用休眠 在以上列出的每個範圍之間(例如有著 2GB、8GB、或 64GB 的系統記憶體),選擇 swap 空間與對休眠的支援間,有的離散性。如果您的系統資源支援的話,增加 swap 空間應該會提供更好的性能。請注意,將 swap 空間分散到多個儲存空間 — 尤其是在有著快速磁碟、控制器與介面卡的系統上 — 也會改善 swap 空間的效能。注意
建議給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6.1、6.2 使用的 swap 空間大小與目前的建議不同,2012 年六月第一次發布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3 並沒有算入休眠時所需的空間。自動安裝這些較早的版本還是會產生這些替代值。然而,手動選擇 swap 以符合 6.3 較新的建議,以取得最佳效能,是推薦的方法。/boot/
分割區(250MB)掛載於
/boot/
的分割區包含了作業系統的 kernel(以讓您的系統能夠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以及啟動程式(bootstrap)進行中所需使用到的檔案。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250MB 的 boot 分割區已足夠使用。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警告
請注意通常/boot
分割區會被安裝程式自動建立。然而,若/
(root)分割區大於 2 TB 並且 (U)EFI 被使用來啟動系統,您便需要建立一個獨立並且小於 2 TB 的/boot
分割區,以成功啟動機器。注意
如果您的硬碟大於 1024 磁柱的空間(而且您的系統是兩年多前製造的),並且您希望/
(root)分割區使用您硬碟上所有剩餘的空間的話,您可能需要建立一個/boot/
分割區。注意
如果您擁有一張 RAID 控制卡,請注意某些 BIOS 類型並不支援從 RAID 控制卡開機,在這種情況下,您必須將/boot
分割區建立在 RAID 陣列之外,例如在另一顆不同的硬碟上。- 一個
root
分割區(3.0 GB - 5.0 GB)— 這是 "/
"(root 目錄)的所在位置。在此設定中,所有檔案(除了儲存在/boot
中的檔案)皆位於 root 分割區上。一個 3.0GB 的分割區能讓您進行最小安裝,一個 5.0GB 的 root 分割區能讓您進行一項完整安裝,並選擇所有的套件群組。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重要
/
(或是 root)分割區屬於目錄結構的最頂層。/root
目錄(有時唸作「slash-root」目錄)目錄為用來進行系統管理的用戶帳號家目錄。 home
分割區(至少 100 MB)要分別儲存使用者資料與系統資料,請在卷冊群組中,建立專門的分割區給
/home
使用。這能讓您升級或重新安裝 RHEL,而不需要刪除使用者的資料檔。
/
分割區,升級會變得較容易。欲取得更多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9.15,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中的編輯選項描述。
/foo
的分割區最小必須為 500MB,而您若不製作一個 /foo
分割區的話,那麼 /
(root)分割區至少就必須擁有 500MB。
表格 9.3. 最小分割區大小
目錄 | 最小大小 |
---|---|
/ | 250MB |
/usr | 250MB,不過請避免將其放置在其它分割區上 |
/tmp | 50MB |
/var | 384MB |
/home | 100MB |
/boot | 250MB |
注意
9.15.5.1.1. 有關於分割區的建議
- 請考慮將所有含有敏感資料的分割區加密。加密可防止非法存取分割區上的資料,儘管攻擊者能存取實體儲存裝置。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您應至少為
/home
分割區加密。 - 每個安裝在您系統中的 kernel 在
/boot
分割區上皆需要大約 10MB 的空間。除非您計畫安裝大量 kernel,/boot
的預設分割區大小 250MB 應已足夠。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 /var
目錄包含了大量的應用程式內容,包括 Apache web伺服器。同時它也會被用來暫存已下載的更新套件。請確保包含了/var
目錄的分割區擁有足夠的空間,以存放下載的更新與您的其它內容。警告
PackageKit 更新軟體就預設值會將更新套件下載至/var/cache/yum/
。如果您選擇手動分割磁碟,並且另外建立了一個/var/
分割區的話,請確定該分割區容量夠大(3.0GB 或更多)以容納下載的更新套件。- 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
/usr
目錄存放了主要的軟體內容。若要安裝預設的套裝軟體,您至少需要 4GB 的空間。如果您是軟體開發人員,或計畫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來學習軟體開發技術,您則可能需要至少 8GB 以上的空間。重要
如果/usr
或/var
分割區不位於 root 卷冊的其它空間上,開機過程就會變得更複雜,因為這些目錄包含了開機時的必要元件。在一些情況下,例如這些目錄存在於 iSCSI 磁碟或 FCoE 位置上,系統如果不是無法啟動,就是會在關機或重新開機時當掉,並顯示Device is busy
(裝置忙碌中)錯誤訊息。這項限制僅及於/usr
或/var
上;「不及」下方的目錄。例如,/var/www
就可以正常運作。 - 請考慮在 LVM 卷冊群組中保留一點未配置的空間。若您的空間需求改變了,不過您又不希望由其它分割區上移除資料的情況下,您便可使用這個未配置的空間。
- 若您將子目錄配置到各個分割區中,那麼當您在系統上安裝新版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時,便可保留這些子目錄中的內容,比方說,若您希望在
/var/lib/mysql
中執行 MySQL 資料庫,並且以後可能會需要重新安裝的話,那麼您就應該製作一個獨立的分割區來存放該目錄。 - UEFI 系統應該包含 50-150MB 的分割區
/boot/efi
,搭配 EFI 系統分割區檔案系統。
注意
範例 9.1. 分割區設定範例
表格 9.4. 分割區設定範例
分割區 | 大小與種類 |
---|---|
/boot | 250 MB 的 ext3 分割區 |
swap | 2GB swap |
LVM 實體卷冊 | 使用剩餘空間來建立一個 LVM 卷冊群組 |
表格 9.5. 分割區設定範例:LVM 實體卷冊
分割區 | 大小與種類 |
---|---|
/ | 13GB ext4 |
/var | 4GB ext4 |
/home | 50GB ext4 |
Where did the comment section go?
Red Hat's documentation publication system recently went through an upgrade to enable speedier, more mobile-friendly content. We decided to re-evaluate our commenting platform to ensure that it meets your expectations and serves as an optimal feedback mechanism. During this redesign, we invite your input on providing feedback on Red Hat documentation via the discussion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