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Training
A Red Hat training course is available for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指南
在所有架構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Red Hat Engineering Content Services
Jack Reed
編輯者
Jack Reed
摘要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表格 1.1. 開機與安裝媒介
系統架構 | 安裝 DVD | 開機 CD 或 DVD | 開機 USB 磁碟 |
---|---|---|---|
variant 代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種類(比方說,server 或是 workstation ),並且 version 則代表最新的版本(比方說 6.5)。 | |||
基於 BIOS 的 32 位元 x86 | x86 DVD ISO 映像檔 | rhel-variant-version-i386-boot.iso | rhel-variant-version-i386-boot.iso |
基於 UEFI 的 32 位元 x86 | 無法使用 | ||
基於 BIOS 的 AMD64 與 Intel 64 | x86_64 DVD ISO 映像檔(以安裝 64 位元的作業系統)或是 x86 DVD ISO 映像檔(以安裝 32 位元的作業系統) | rhel-variant-version-x86_64boot.iso 或是 rhel-variant-version-i386-boot.iso | rhel-variant-version-x86_64boot.iso 或是 rhel-variant-version-i386-boot.iso |
基於 UEFI 的 AMD64 與 Intel 64 | x86_64 DVD ISO 映像檔 | rhel-variant-version-x86_64-boot.iso | efidisk.img (來自 x86_64 DVD ISO 映像檔) |
POWER(只有 64 位元) | ppc DVD ISO 映像檔 | rhel-server-version-ppc64-boot.iso | 無法使用 |
System z | s390 DVD ISO 映像檔 | 無法使用 | 無法使用 |
過程 1.1. 下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ISO 映像檔
- 透過 https://access.redhat.com/home 參訪客戶入口網站。若您尚未登入,請點選網頁右方的「登入」。當您被提示時,請輸入您的帳號使用者名稱及密碼。
- 點選網頁上方的「下載」。
- 點選「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確認您選擇了適合您安裝目標的「產品系列 」、「版本」以及「架構」。就預設值,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和x86_64
會被選擇。若您不確定該使用哪個系列,請參閱〈http://www.redhat.com/en/technologies/linux-platforms/enterprise-linux〉。 - 一列可下載項目的清單將會出現;最重要的就是最小型安裝的「Boot ISO」映像檔以及完整安裝的「Binary DVD」ISO 映像檔。Boot ISO 是個最小型開機映像檔,它僅包含了安裝程式並且需要透過一項來源(例如 HTTP 或 FTP 伺服器)來安裝套件。Binary DVD 包含了安裝程式與必要的套件,因此所需要進行的設定較少。您亦可取得更多其它映像檔,例如預配置的虛擬機器映像檔(不在本文件的範圍內)。
- 選擇您希望使用的映像檔。透過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下載 ISO 映像檔的方式有幾種:
- 透過網站瀏覽器點選名稱來將其下載至您的電腦。
- 右鍵點選名稱並按下「複製連結位置」或相似的選單項目,確切的用字取決於您所使用的瀏覽器。此動作會將檔案的 URL 複製至您的剪貼簿上,並讓您使用另一個應用程式來將檔案複製至您的電腦上。此方法對於不穩定的網路連線來說特別有幫助:在此情況下,您的瀏覽器可能會無法下載整個檔案,而嘗試續傳中斷的下載程序將會失敗,因為下載連結包含了短時間內有效的認證金鑰。然而,專門的應用程式(例如 curl)能被使用來在客戶入口網站上恢復中斷的下載程序,這代表您無需再次下載整個檔案,而間接地節省時間與網路頻寬量。
過程 1.2. 使用 curl 來下載安裝媒介
- 藉由以 root 身份執行下列指令來確認 curl 套件已安裝:
#
yum install curl
若您的 Linux 發行版不使用 yum,或是您根本不使用 Linux,請由〈curl 網站〉下載最適合的軟體套件。 - 開啟終端機視窗,進入適當的目錄中,然後輸入下列指令:
$
curl -o filename.iso 'copied_link_location'
將 filename.iso 替換為「客戶入口網站」中所顯示的 ISO 映像檔名稱,例如rhel-server-6.7-x86_64-dvd.iso
。這非常重要,因為客戶入口網站中的下載連結包含了額外的字元,而 curl 也將會在下載的檔案名稱中使用這些字元。接著,請保留下個參數前方的單引號,並將 copied_link_location 替換為您由客戶入口網站所複製的連結。請注意,在 Linux 中您可藉由滑鼠中鍵點選視窗的任何位置,來將剪貼簿的內容複製入終端機視窗中,或是藉由按下 Shift+Insert 來進行剪貼。最後,請在最後的參數後使用另一個單引號,並按下 Enter 來執行指令並開始傳輸 ISO 映像檔。這個單引號能防止指令列解譯器錯誤解譯任何可能會被包含在下載連結中的特殊字元。範例 1.1. 透過 curl 下載 ISO 映像檔
以下為 curl 指令列的範例:$
curl -o rhel-server-6.7-x86_64-dvd.iso 'https://access.cdn.redhat.com//content/origin/files/sha256/85/85a...46c/rhel-server-6.7-x86_64-dvd.iso?_auth_=141...7bf'
請注意,實際的下載連結會更長許多,因為它包含了複雜的識別子。 - 若您的網路連線在傳輸完成前斷線的話,請更新「客戶入口網站」網頁中的更新頁面;必要時請重新登入。請複製新的下載連結,使用與先前相同的基本
curl
指令列參數,不過請確認您使用的是新的下載連結,然後附加-C -
選項以指示 curl 根據已下載的檔案大小來自動判斷它應從哪裡繼續。範例 1.2. 復原一項中斷的下載
若您選擇的 ISO 映像檔僅下載到一半,以下為一個您可使用的 curl 指令列範例:$
curl -o rhel-server-6.7-x86_64-dvd.iso 'https://access.cdn.redhat.com//content/origin/files/sha256/85/85a...46c/rhel-server-6.7-x86_64-dvd.iso?_auth_=141...963' -C -
- 除此之外,您可以選擇使用例如 sha256sum 的校驗碼工具程式來驗證下載後的映像檔之完整性。下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網頁上的所有下載項目皆提供了其 checksum 以供參照:
$
sha256sum rhel-server-6.7-x86_64-dvd.iso
85a...46c rhel-server-6.7-x86_64-dvd.iso
- 將它燒錄至實體 DVD 中(請參閱 節 2.1, “建立安裝 DVD”)。
- 使用它來準備最小開機媒介(請參閱 節 2.2, “建立最小開機媒介”)。
- 將它放置在伺服器上以準備透過網路進行安裝(若是 x86 架構請參閱 節 4.1, “準備網路安裝”,若是 Power Systems 請參閱 節 12.1, “準備網路安裝”,若是 IBM System z 請參閱 節 19.1, “準備網路安裝”)。
- 將它放置在硬碟上以準備透過使用硬碟來作為安裝來源,以進行安裝(若是 x86 架構請參閱 節 4.2, “準備硬碟安裝”,若是 Power Systems 請參閱 節 12.2, “準備硬碟安裝”,若是 IBM System z 請參閱 節 19.2, “準備硬碟安裝”)。
- 將它放置在一個 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PXE)伺服器上以準備透過使用 PXE 開機來進行安裝(請參閱 章 30, 設定一個安裝伺服器)。
章 2. 製作媒介
- 安裝 DVD
- 可用來啟動安裝程式的最小型 CD 或 DVD
- 用來啟動安裝程式的 USB 卸除式裝置
2.1. 建立安裝 DVD
2.2. 建立最小開機媒介
- 啟動系統並透過網路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啟動系統並透過硬碟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進行安裝時使用 kickstart 檔案(請參閱 節 32.8.1, “建立 Kickstart 開機媒體”)
- 啟動網路或硬碟安裝,或是透過 DVD 安裝來使用 anaconda 更新或是 kickstart 檔案。
- 請下載名為
rhel-variant-version-architecture-boot.iso
的 ISO 映像檔,此映像檔位於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安裝 DVD 映像檔相同的位置上 — 請參閱<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使用〈節 2.1, “建立安裝 DVD”〉所述的步驟,將安裝光碟的
.iso
燒錄到空白光碟上。
.iso
檔案傳送到 USB 裝置上。鑑於 .iso
檔案的大小約為 200 MB,使用者無需準備太大的 USB 裝置。
2.2.1. 基於 BIOS 的系統的最小 USB 開機媒介
警告
- 插入您的 USB 卸除式裝置。
- 尋找 USB 磁碟裝置的名稱。如果媒體有卷冊名稱,請利用這名稱在
/dev/disk/by-label
中進行搜尋,或使用findfs
指令:findfs LABEL=MyLabel
若該媒介沒有卷冊名稱,或是若您不知道名稱為何,請在您連上了該 USB 卸除式裝置後,立即執行dmesg
。執行這指令後,裝置名稱(例如sdb
或sdc
)會在靠近訊息最後的地方出現。 - 切換為 root:
su -
- 使用
dd
指令來將 boot ISO 映像檔寫入 USB 裝置中:# dd if=path/image_name.iso of=/dev/device
其中 path/image_name.iso 是您下載的 boot ISO 映像檔,而device
是 USB 裝置的名稱。請確定您指定了裝置名稱(例如sdc
),而不是分割區名稱(例如sdc1
)。例如:# dd if=~/Downloads/RHEL6.7-Server-x86_64-boot.iso of=/dev/sdc
2.2.2. 基於 UEFI 的系統的最小 USB 開機媒介
警告
images/
目錄中的 efidisk.img
檔案:
- 如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所描述地下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安裝 DVD 的 ISO 映像檔。
- 切換為 root:
su -
- 為 ISO 映像檔建立掛載點:
# mkdir /mnt/dvdiso
- 掛載映像檔:
# mount DVD.iso /mnt/dvdiso -o loop
DVD.iso 代表 ISO 映像檔的名稱,例如RHEL6.7-Server-x86_64-DVD.iso
。 - 將
efidisk.img
由 ISO 映像檔傳輸至您的 USB 卸除式裝置中:# dd if=/mnt/dvdiso/images/efidisk.img of=/dev/device_name
舉例來說:# dd if=/mnt/dvdiso/images/efidisk.img of=/dev/sdc
注意
使用dd
指令將映像檔直接寫入裝置。使用cp
指令來複製檔案,或用檔案管理員來傳送檔案,都無法讓裝置成為可開機裝置。 - 卸載 ISO 映像檔:
# umount /mnt/dvdiso
2.3. 建立 USGCB 相容的安裝映像檔
/root/
目錄,檢視報告。
注意
/usr/share/scap-security-guide/kickstart/ssg-rhel6-usgcb-server-with-gui-ks.cfg
找到此 Kickstart 檔案。
- 套件軟體庫的位置:
url
指令。要使用位於 HTTP 或 FTP 伺服器上的套件軟體庫,請以軟體庫所在位置的伺服器之 IP 位址取代預設的 IP 位址。nfs
、cdrom
或harddrive
分別表示 NFS 伺服器、光碟或本機硬碟。 - 系統語言、鍵盤佈局、時區:
lang
、keyboard
與timezone
指令。 - root 的密碼:
rootpw
指令。預設上,Kickstart 所配置的 root 密碼是「server」。請一定要產生新的校驗碼,並加以變更。 - 開機載入程式的密碼:
bootloader --password=
指令。預設密碼為「password」。請一定要產生新的校驗碼,並加以變更。 - 網路配置:
network
指令。預設上會啟用 DHCP,請視需要加以變更。 - 選取套件:修改 Kickstart 檔案中的
%packages
一節,以安裝您需要的套件與套件群組。重要
git、aide 與 openscap-utils 都是必安裝的套件。Kickstart 與後安裝的 OpenSCAP 系統評估程式,都需要這些套件才能運行。 - 磁碟分割區佈局:
part
、volgroup
與logvol
指令。USGCB 標準定義了強固的需求以符合系統磁碟佈局的規範,這表示預設上 Kickstart 檔案所定義的邏輯卷冊:/home
、/tmp
、/var
、/var/log
以及/var/log/audit
,必須建立為獨立的分割區或邏輯卷冊。除此之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要求使用者建立/boot
實體分割區、以及/
與swap
卷冊。這都定義在預設的 Kickstart 中;您可以增加獨立的邏輯卷冊或分割區,也可以改變卷冊的預設大小。注意
預設上,/var/log/audit
卷冊最多只會用到 512 MB 的空間。因為大量的呼叫會被稽核,因此建議將這大小增加至至少 1,024 MB。
部 I. x86、AMD64 以及 Intel 64 — 安裝與開機
章 3. 準備在 x86 架構上進行安裝
3.1. 升級或安裝?
- 全新安裝
- 全新安裝的做法,就是由系統備份所有資料、格式化磁碟分割區、由安裝媒介進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安裝程序,然後復原所有使用者資料。
注意
這是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主要版本之間進行升級時建議使用的方式 - 就地升級
- 就地升級代表在不先移除較舊版本的情況下,升級您的系統。此程序需要您安裝系統能使用的遷移工具程式,並如同任何其它軟體一般地執行它們。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Preupgrade Assistant 會分析您目前的系統並判斷您在進行升級或升級之後,所可能會遇上的潛在問題。它也會為系統進行小幅修復與修正。Red Hat Upgrade Tool 工具程式會下載套件並進行實際的升級程序。就地升級需進行許多疑難排解與計劃,並且僅應該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才這麼做。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Preupgrade Assistant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章 37, 升級你目前的系統〉。
警告
請勿在使用一部系統的複製備份上進行測試之前,在生產系統上執行在地升級程序。
3.2. 您的硬體相容嗎?
https://hardware.redhat.com/
3.3. 硬體需求
- 透過標準內部介面連接的硬碟,例如 SCSI、SATA、或 SAS。
- BIOS/韌體 RAID 裝置
- 在 Xen 虛擬機器中,Intel 處理器上的 Xen 區塊裝置。
- 在 KVM 虛擬機器中,Intel 處理器上的 VirtIO 區塊裝置。
3.4. RAID 與其它磁碟裝置
重要
/etc/fstab
、/etc/crypttab
,或是其它藉由裝置節點名稱來參照裝置的配置檔案。在遷移這些檔案之前,您必須編輯它們,將裝置節點路徑取代為裝置的 UUID。您可使用 blkid
指令來取得裝置的 UUID。
3.4.1. 硬體 RAID
3.4.2. 硬體 RAID
3.4.3. FireWire 與 USB 磁碟
注意
3.5. UEFI 支援備註
3.5.1. 功能支援
- 系統必須支援 UEFI Specification 2.0 或更新版本。較早的版本不受支援。
- Secure Boot 技術不受支援,並且會造成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無法安裝。使用 UEFI Specification 2.2 或更新版本的系統必須停用 Secure Boot 才能安裝和執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3.5.2. UEFI 系統上使用 MBR 的磁碟
msdos
)標籤的磁碟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時,磁碟必須重新標記。這代表您不可重複使用一個 MBR 分割磁碟上的既有分割區,而磁碟上的所有資料皆會遺失。請確認您在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前備份了磁碟上的所有資料。
- 將磁碟連接至既有的 Linux 系統,並使用像是
parted
或fdisk
的工具程式來在磁碟上建立一個 GPT 標籤。比方說,若要在/dev/sdc
磁碟上,透過parted
來建立 GPT 標籤,請使用下列指令:#
parted /dev/sdc mklabel gpt
警告
請確認您指定了正確的磁碟。重新標記磁碟將會損毀該磁碟上的所有資料,而parted
將不會要求您進行確認。 - 進行一項自動化的 Kickstart 安裝程序,並使用
clearpart
和zerombr
指令。若您的系統使用了UEFI 韌體,在開機磁碟上使用這些指令會為其重新標記一個 GPT。 - 當在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中進行一項手動式的安裝程序時,進入磁碟分割畫面的時候請選擇一項自訂磁碟分割以外的選項(比方說「使用所有空間」)。請確認您檢查了「檢視並修改磁碟分割格式」方塊,並按下「下一步」。請在下個畫面上修正自動建立的格式,以使其符合您的需求。當您完成並按下了「下一步」後,Anaconda 將會使用您的格式並自動重新標記磁碟。
3.6. 您有足夠的磁碟空間嗎?
/
與 swap
)。
- 擁有足夠的未分割[1]用於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磁碟空間,或是
- 擁有一或多個可以刪除的分割區,把空間騰出來,以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7. 選擇一個安裝方式
- DVD
- 如果您有一部 DVD 光碟機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 DVD,您可使用此方法來進行安裝。有關於 DVD 的安裝指南,請參照 節 8.3.1, “透過 DVD 來進行安裝”。如果您是透過非安裝 DVD 的媒介來啟動安裝的話,那可使用
linux askmethod
或linux repo=cdrom:device:/device
開機選項來指定 DVD 作為安裝來源;或是藉由選擇「安裝方法」選單上的「本機 CD/DVD」(詳情請參閱 節 8.3, “安裝方式”)。 - 硬碟
- 如果您已經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 ISO 映像檔複製到本機磁碟上,那您就可以使用這方法。您需要開機光碟(請使用
linux askmethod
或linux repo=hd:device:/path
開機選項),或在「安裝方法」選單中選擇「硬碟」(詳情請參閱 節 8.3, “安裝方式”。)對於從硬碟安裝的指示,請參閱 節 8.3.2, “由硬碟進行安裝”。 - NFS
- 如果您使用 NFS 伺服器上的 ISO 映像檔,或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映像檔,您可以使用此方法。您需要開機光碟(請使用
linux askmethod
或linux repo=nfs:server :options:/path
開機選項,或是「安裝方法」選單中的「NFS 目錄」,如 節 8.3, “安裝方式” 所示)。關於網路安裝的指示,請參閱 節 8.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請注意,NFS 安裝也可以在圖形化介面中進行。 - URL
- 如果您直接從 HTTP、HTTPS(網站伺服器)或 FTP 伺服器安裝,請使用此方法。您需要一張開機光碟(請使用
linux askmethod
、linux repo=ftp://user:password@host/path
或linux repo=http://host/path
開機選項或linux repo=https://host/path
開機選項,或是「安裝方法」選單中的「URL」,如 節 8.3, “安裝方式” 所示)。關於 FTP、HTTP 與 HTTPS 的安裝指示,詳情請參閱 節 8.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askmethod
安裝來源選項,那麼下一階段會自動從 DVD 載入。接下來請參閱 節 8.2, “選擇語言”。
注意
3.8. 選擇開機方式
章 4. 準備安裝
4.1. 準備網路安裝
注意
注意
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下列指令:
linux mediacheck
注意
/var/www/inst/rhel6.7
本機目錄,能以 http://network.server.com/inst/rhel6.7
存取。
/location/of/disk/space
來指定。這個目錄會透過 FTP、NFS、HTTP 或 HTTPS 分享出來,並指定為 /publicly/available/directory。舉例來說,/location/of/disk/space
可能是一個您所建立的目錄,稱為 /var/isos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可能會是 /var/www/html/rhel6.7
,供 HTTP 安裝使用。
dd if=/dev/dvd of=/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4.1.1. 準備 FTP、HTTP 和 HTTPS 安裝
警告
TLSv1
通訊協定,並停用 SSLv2
與 SSLv3
。這是因為 POODLE SSL 弱點(CVE-2014-3566)的關係。關於保護 Apache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1232413;關於保護 tftp 的資訊,請參閱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1234773。
4.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
install.img
檔案,與/或 product.img
檔案能透過 NFS 在網路上使用即可。
- 將 ISO 映像檔傳輸至 NFS 匯出目錄中。在 Linux 系統上,請執行:
mv /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其中 path_to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路徑,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同時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是透過 NFS 分享出來的目錄。 - 使用 SHA256 checksum 程式來驗證您所複製的 ISO 映像檔是否存在。各種作業系統皆能使用許多種 SHA256 checksum 程式。在 Linux 系統上,請執行:
$ sha256sum name_of_image.iso
name_of_image 代表 ISO 映像檔的名稱。SHA256 checksum 程式會顯示一個名為雜湊(hash)的 64 位元字元。請拿此雜湊與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下載」網頁上所顯示的雜湊互相比較(請參閱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這兩個雜湊應該相同。 - 將 ISO 檔案中的
images/
目錄複製至同名、您用來儲存 ISO 映像檔的目錄中。請輸入下列指令:mount -t iso9660 /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mount_point -o loop,ro
cp -pr /mount_point/images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umount /mount_point
其中path_to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路徑,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而mount_point
是掛載映像檔所使用的掛載點。例如:mount -t iso9660 /var/isos/RHEL6.iso /mnt/tmp -o loop,ro
cp -pr /mnt/tmp/images /var/isos/
umount /mnt/tmp
現在 ISO 映像檔與images/
目錄已經存在於同一目錄裡。 - 驗證
images/
目錄是否至少包含了install.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安裝程序將無法進行。此外,images/
也應包含product.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在進行套件群組選擇階段時,便只有「最小型」安裝的套件可使用(請參閱〈節 9.17, “選取套件群組”〉)。重要
install.img
和product.img
必須為images/
目錄中的唯一檔案。 - 請確定公開目錄存在於網路伺服器的
/etc/exports
檔案裡,這樣 NFS 能將這目錄分享出來。若要將目錄以唯讀的方式匯出至一部特定系統上,請使用:/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client.ip.address (ro)
若要將目錄以唯讀的方式匯出至所有系統上,請使用:/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 (ro)
- 請在網路伺服器上,啟動 NFS daemon(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請使用
/sbin/service nfs start
這項指令)。若 NFS 已在執行中,請重新載入配置檔案(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請使用/sbin/service nfs reload
)。 - 請確認您有依照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中的指示來測試 NFS share。請參閱您的 NFS 文件,以取得更多有關於啟用與停用 NFS 伺服器上的相關資訊。
注意
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下列指令:
linux mediacheck
4.2. 準備硬碟安裝
注意
fdisk
工具程式。
重要
- 安裝 DVD 的 ISO 映像檔。ISO 映像檔是個包含了 DVD 完整內容的檔案。
- 擷取自 ISO 映像檔的
install.img
檔案。 - 與/或擷取自 ISO 映像檔的
product.img
檔案。
-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 DVD 的 ISO 映像檔(請參閱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此外,若您擁有實體的 DVD 媒介,您可在一部 Linux 系統上,透過以下指令來建立它的映像檔。
dd if=/dev/dvd of=/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其中 dvd 是您的 DVD 裝置,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path_to_image 是用來儲存 ISO 映像檔的位置。 - 將 ISO 映像檔傳輸至硬碟上ISO 映像檔必須位於您將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內部硬碟上,或是位於連接了該電腦的 USB 磁碟上。
- 使用 SHA256 checksum 程式來驗證您所複製的 ISO 映像檔是否存在。各種作業系統皆能使用許多種 SHA256 checksum 程式。在 Linux 系統上,請執行:
$ sha256sum name_of_image.iso
name_of_image 代表 ISO 映像檔的名稱。SHA256 checksum 程式會顯示一個名為雜湊(hash)的 64 位元字元。請拿此雜湊與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下載」網頁上所顯示的雜湊互相比較(請參閱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這兩個雜湊應該相同。 - 將 ISO 檔案中的
images/
目錄複製至同名、您用來儲存 ISO 映像檔的目錄中。請輸入下列指令:mount -t iso9660 /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mount_point -o loop,ro
cp -pr /mount_point/images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umount /mount_point
其中path_to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路徑,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而mount_point
是掛載映像檔所使用的掛載點。例如:mount -t iso9660 /var/isos/RHEL6.iso /mnt/tmp -o loop,ro
cp -pr /mnt/tmp/images /var/isos/
umount /mnt/tmp
現在 ISO 映像檔與images/
目錄已經存在於同一目錄裡。 - 驗證
images/
目錄是否至少包含了install.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安裝程序將無法進行。此外,images/
也應包含product.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在進行套件群組選擇階段時,便只有「最小型」安裝的套件可使用(請參閱〈節 9.17, “選取套件群組”〉)。重要
install.img
和product.img
必須為images/
目錄中的唯一檔案。
注意
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下列指令:
linux mediacheck
章 5. 系統規格清單
- 如果您計畫使用自訂的分割區模式,請紀錄:
- 硬碟的型號、大小、類型與連接介面。舉例來說,SATA0 介面接的是 Seagate ST3320613AS 320 GB;SATA1 接的是 Western Digital WD7500AAKS 750 GB。這能讓您在分割硬碟時,辨識出每個硬碟。
- 如果您打算在現有系統上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為第二個作業系統,請紀錄:
- 系統現有分割區的掛載點。舉例來說,
/boot
位於sda1
、/
位於sda2
,而/home
位於sdb1
。這能讓您在安裝過成中,辨識出特定的分割區。
- 如果您計畫從本機硬碟上的映像檔安裝:
- 包含了映像檔的硬碟與目錄。
- 如果您計畫從網路或 iSCSI target 安裝:
- 系統上網路卡的製造商與型號。舉例來說,Netgear GA311。這能讓您在手動配置網路時,辨識介面卡。
- IP, DHCP, 與 BOOTP 位址
- 子網路遮罩
- 閘道器的 IP 位址
- 一或多個名稱伺服器(name server)的 IP 位址(DNS)
如果您對於任何的這些網路連線需求與名詞有不熟悉的地方,請向您的網路管理員尋求協助。 - 如果您計畫從網路位置安裝:
- 映像檔在 FTP 伺服器、HTTP/HTTPS(網站)伺服器、或 NFS 伺服器上的位置 – 範例請參閱 節 8.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和 節 8.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 如果您計畫在 iSCSI target 上安裝:
- iSCSI target 的位置。根據網路設置而定,您可能會需要 CHAP 使用者名稱與密碼,或是 reverse CHAP 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 – 詳情請參閱 節 9.6.1.1, “進階儲存選項”。
- 如果您使用 Intel iSCSI Remote Boot(遠端啟動)安裝的話:
- 所有連接的 iSCSI 儲存裝置皆必須停用,否則安裝程序將會成功,但是安裝的系統將無法啟動。
- 如果您的電腦是某個網域的一部分:
- 檢查 DHCP 伺服器是否支援網域名稱。如果不支援的話,請在安裝過程中手動輸入網域名稱。
章 6. 在 Intel 和 AMD 系統上進行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 將 ISO 映像檔放置在一個安裝程式能夠存取的位置中:
- 在一個本機硬碟上
- USB 卸除式磁碟
- 請藉由將映像檔寫入下列媒介中,以建立驅動程式光碟:
- CD
- DVD
欲取得如何製作安裝光碟上的指示,以及如何將 ISO 映像檔燒錄至 CD 或 DVD 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2.1, “建立安裝 DVD”。
6.1. 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的限制
- 已使用中的裝置
- 您不可使用驅動程式更新來取代安裝程式已載入的驅動程式。您必須已安裝程式所載入的驅動程式來完成安裝,並在安裝完成後才將驅動程式更新。若是您在安裝程序進行時需要新的驅動程式,請考慮執行一項初始 RAM disk 驅動程式更新 — 請參閱 節 6.2.3, “準備一個初始 RAM disk 的更新”。
- 擁有相等裝置與其並存的裝置
- 因為所有相同類型的裝置都會一起被初始化,因此若是安裝程式已為某些裝置載入了驅動程式,您將無法更新相似裝置的驅動程式。比方說,有一部擁有兩塊不同網路介面卡的系統,其中之一含有可用的驅動程式更新。安裝程式會同時初始化這兩塊網路卡,因此您將無法使用該驅動程式更新。請已安裝程式所載入的驅動程式來完成安裝,並在安裝完成後將驅動程式更新,或是使用一個初始 RAM disk 驅動程式更新。
6.2. 準備在安裝時進行驅動程式更新
- 使用映像檔本身的方式
- 本機硬碟
- USB 卸除式磁碟
- 使用了透過映像檔所產生的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方式
- CD
- DVD
6.2.1. 準備使用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
6.2.1.1. 準備使用一個位於本機儲存裝置上的映像檔
.iso
。在下列範例中,檔案已被重新命名為 dd.iso
:

圖形 6.1. 持有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的 USB 卸除式磁碟之內容
OEMDRV
。
dlabel=on
開機選項來控制的,並且就預設值會被啟用。請參閱 節 6.3.1, “讓安裝程式自動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6.2.2. 準備一份驅動程式光碟
6.2.2.1. 在 CD 或 DVD 上建立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重要
- 請使用 Red Hat 或是您的硬體供應商所提供的桌面檔案管理程式,來找出驅動程式光碟的 ISO 映像檔。
圖形 6.2. 顯示在檔案管理程式視窗中的典型 .iso 檔案
- 請按右鍵點選此檔案並選擇寫入光碟中。您將會看見一個與下列類似的視窗:
圖形 6.3. CD/DVD Creator 的「光碟寫入」對話方塊
- 請按下寫入按鈕。若是光碟機中沒有空白的光碟,CD/DVD Creator 將會提示您插入空白光碟。
rhdd3
的檔案,以及一個名為 rpms
的目錄:

圖形 6.4. 在 CD 或 DVD 上的典型驅動程式更新內容
.iso
為結尾的檔案,那麼這代表您並未正確地建立該磁碟,並且您應該再次嘗試建立。若您所使用的是一個 GNOME 以外的 Linux 桌面環境,或是您正在使用一個不同的作業系統,請確認您選擇了一則類似由映像檔進行燒錄的選項。
6.2.3. 準備一個初始 RAM disk 的更新
重要
- 請將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放置在您的安裝伺服器上。通常,您會藉由從一個 Red Hat 或是硬體供應商所提供的網路位置來將它下載至安裝伺服器上。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的名稱結尾會是
.iso
。 - 請將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複製至
/tmp/initrd_update
目錄中。 - 請將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重新命名為
dd.img
。 - 請在指令列上切換至
/tmp/initrd_update
目錄中、輸入下列指令,然後按下 Enter:find . | cpio --quiet -o -H newc | gzip -9 >/tmp/initrd_update.img
- 請將
/tmp/initrd_update.img
這個檔案複製至存放了您希望使用來進行安裝的 target 的目錄中。此目錄位於/var/lib/tftpboot/pxelinux/
目錄中。比方說,/var/lib/tftpboot/pxelinux/r6c/
可能存放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的 PXE target。 - 請編輯
/var/lib/tftpboot/pxelinux/pxelinux.cfg/default
檔案使其包含一個含有您剛建立的初始 RAM disk 更新的項目,格式如下:label target-dd kernel target/vmlinuz append initrd=target/initrd.img,target/dd.img
target 代表您希望使用於安裝的目標。
範例 6.1. 透過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來準備一項初始 RAM disk 更新
driver_update.iso
是個您由網路上所下載至您 PXE 伺服器目錄中的一個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您希望由 PXE 開機的目標位於 /var/lib/tftpboot/pxelinux/rhel6/
中
$ cp driver_update.iso /tmp/initrd_update/dd.img $ cd /tmp/initrd_update $ find . | cpio --quiet -c -o -H newc | gzip -9 >/tmp/initrd_update.img $ cp /tmp/initrd_update.img /var/lib/tftpboot/pxelinux/rhel6/dd.img
/var/lib/tftpboot/pxelinux/pxelinux.cfg/default
檔案並包含下列項目:
label rhel6-dd kernel rhel6/vmlinuz append initrd=rhe6/initrd.img,rhel6/dd.img
6.3. 在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 讓安裝程式自動地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 讓安裝程式為您提示驅動程式更新。
- 使用開機選項來指定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6.3.1. 讓安裝程式自動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OEMDRV
的區塊裝置。安裝程式將會自動地檢查該裝置,載入任何它所偵測到的驅動程式更新,並且不會在進行這項程序時提示您。欲取得有關於如何準備讓安裝程式使用的儲存裝置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6.2.1.1, “準備使用一個位於本機儲存裝置上的映像檔”。
6.3.2. 讓安裝程式為您提示驅動程式更新
- 開始正常地以您所選擇的方式進行安裝。若安裝程式無法載入某個進行安裝時所需的硬體之驅動程式(比方說若是它無法偵測任何網路或是儲存控制器),它便會提示您插入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圖形 6.5. 「找不到驅動程式」的對話方塊
- 請選擇使用驅動程式磁碟並參閱 節 6.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6.3.3. 使用開機選項來指定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重要
- 請在安裝程序一開始時,在 boot 提示中輸入
linux dd
,然後按下 Enter。安裝程式會提示您確認是否有驅動程式磁片:圖形 6.6. 驅動程式磁片的提示
- 請將您所建立在 CD、DVD,或是 USB 儲存裝置上的驅動程式更新磁碟插入,並選擇「是」。安裝程式會檢查它所能偵測到的儲存裝置。若是只有一個可能持有驅動程式磁碟的位置(比方說,安裝程式偵測到了 DVD 光碟機,但卻沒有偵測到其它儲存裝置),它將會自動地載入任何它所能在此位置上找到的驅動程式更新。若安裝程式發現超過一個持有驅動程式更新的位置,它會提示您指定更新的位置。請查看〈節 6.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6.3.4. 選擇一個包含了驅動程式更新的 PXE target
- 請在您電腦的 BIOS 或是開機選單中選擇
網路開機(network boot)
。指定此選項的程序會因不同系統而異。欲取得您電腦上所需進行的相關程序,請參閱您的硬體說明文件或是詢問您的硬體供應商。 - 請在 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PXE)中選擇您在您的 PXE 伺服器上,所準備的開機 target。比方說,若您在您 PXE 伺服器上的
/tftpboot/pxelinux/pxelinux.cfg/default
檔案中,將此環境標記為rhel6-dd
的話,請在提示中輸入rhel6-dd
, 並按下 Enter 鍵。
6.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圖形 6.7. 選擇驅動程式磁碟來源

圖形 6.8. 選擇一個驅動程式磁碟分割區

圖形 6.9. 選擇一個 ISO 映像檔
章 7. 啟動安裝程式
7.1. 啟動安裝程式
重要
注意
7.1.1. 在 x86、AMD64 和 Intel 64 系統上啟用安裝程式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DVD — 您的電腦支援以 DVD 光碟機開機,並且您擁有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安裝 DVD。
- 開機 CD-ROM — 您的電腦支援以光碟機開機,並且您希望執行網路或硬碟安裝。
- USB 卸除式磁碟 — 您的電腦支援以 USB 裝置開機。
- 透過網路來進行 PXE 開機 — 您的電腦必須能夠支援透過網路來開機。這是個進階的安裝途徑。欲取得更多有關於此安裝方式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章 30, 設定一個安裝伺服器。
重要
- 卸除任何您在安裝時所不需要的外部 FireWire 或 USB 磁碟。欲取得更多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3.4.3, “FireWire 與 USB 磁碟”。
- 啟動您的電腦系統。
- 將媒介插入您的電腦中。
- 當開機媒介還在您電腦中的時候關閉您的電腦系統。
- 啟動您的電腦系統。
Press F10 to select boot device
」,儘管這行與您所需要按下的特定按鍵在不同電腦上可能會有所不同。若需要協助的話,請參閱您電腦或主機板的說明文件,或聯絡硬體製造商和供應商來取得協助。
重要
7.1.2. 開機選單
boot:
提示,並指定自訂開機選項,請按下 Esc 鍵,並參照〈節 7.1.3, “額外開機選項”〉。

圖形 7.1. 開機畫面
- 安裝或升級現有的系統
- 此選項為預設值。選擇此選項會透過使用圖形化安裝程式來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至您的電腦系統上。
- 以基本顯示驅動程式來安裝系統
- 此選項能讓您在圖形化模式下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儘管安裝程式無法載入您顯示卡的正確驅動程式。當您使用「安裝或升級現有系統」選項時,若您的螢幕看似歪曲或空白,請重新啟動您的電腦並嘗試此選項來代替。
- 救援已安裝的系統
- 當您已安裝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無法正常啟動時,您可使用此選項來修正問題。雖然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是個非常穩定的電腦平台,不過有時還是可能會發生無法正常開機的問題。救援環境包含了一些工具程式,以讓您修正各種類似此問題的錯誤。
- 由本機磁碟開機
- 此選項會由第一個已安裝的磁碟來啟動系統。若您不小心由光碟進行開機,請在不啟動安裝程式的情況下,使用此選項來從硬碟開機。
注意
7.1.3. 額外開機選項
boot:
提示將會出現,這時您便可使用以下所描述的開機載入程式選項。
注意
linux text
linux repo=cdrom:device
linux repo=ftp://username:password@URL
linux repo=http://URL
linux repo=hd:device
linux repo=nfs:options:server:/path
linux repo=nfsiso:options:server:/path
在這些範例中,cdrom
代表 CD 或 DVD 光碟機,ftp
代表一個 FTP 可存取的位置,http
代表一個 HTTP 可存取的位置,hd
代表一個在硬碟分割區上可存取的 ISO 映像檔,nfs
代表一個可透過 NFS 存取、可擴展的安裝檔案目錄,nfsiso
則代表一個可透過 NFS 存取的 ISO 映像檔。linux mediacheck
安裝程式會要求您插入欲測試的 DVD 或 ISO 映像檔,然後選取「確定」以執行 checksum 作業。這項 checksum 作業可針對於任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DVD 進行。強烈建議您針對於所有透過下載的 ISO 映像檔來建立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光碟進行這項作業。這項指令適用於 DVD、硬碟 ISO、以及 NFS ISO 等安裝方式。linux console=<device>
若要進行文字模式安裝,請使用:linux text console=<device>
在上述指令中,<裝置> 代表您欲使用的裝置(例如 ttyS0 或 ttyS1)。比方說linux text console=ttyS0
。使用序列終端機的文字模式安裝適用於終端機支援 UTF-8 的情況下。在 UNIX 與 Linux 下,Kermit 支援 UTF-8。在 Windows 下則支援 Kermit '95。只要是在進行安裝程序時只使用英文,非 UTF-8 的終端機便可運作。您可藉由傳送utf8
指令來作為安裝程式的 boot-time 選項,以使用進階的序列顯示。例如:linux console=ttyS0 utf8
7.1.3.1. Kernel 選項
linux updates
linux text updates
rhupdates/
中的更新映像檔內容放置在伺服器上的話,那麼您便無須這麼作。
7.2. 從不同來源進行安裝
表格 7.1. 開機方法和安裝來源
開機方法 | 安裝來源 |
---|---|
安裝 DVD | DVD、網路,或硬碟 |
安裝 USB 卸除式磁碟 | 安裝 DVD、網路、或硬碟 |
最小開機光碟或 USB、救援光碟 | 網路或硬碟 |
7.3. 使用 PXE 來由網路開機
Network Boot(網路開機)
或是 Boot Services(開機服務)
。當您正確地配置了 PXE 開機之後,電腦便可在沒有任何其它媒介的情況下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系統。
- 請確認網路線已連接。就算電腦未開機,網路線插槽的連線信號燈也應要亮起。
- 開啟電腦。
- 有個選單畫面將會出現。請按下與欲選取的選項相應的數字鍵。
注意
pxelinux.cfg/*
配置檔案中使用下列內容:
IPAPPEND 2 APPEND ksdevice=bootif
ksdevice=link
章 8. 配置語言和安裝來源
8.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重要
xdriver=vesa
選項開機 – 請參閱 章 28, 開機選項
注意

圖形 8.1. 如在「URL 設定」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圖形 8.2. 如在「選擇語言」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 視窗 — 視窗(在本指南上通常被稱為對話方塊)會出現在整個安裝過程的畫面上。有時候,一個視窗可能會重疊在另一個視窗上方;在這種情況下,您只能與最上方的視窗進行互動。當您完成了在該視窗上的作業後,它將會消失,讓您能繼續在其下方的視窗中工作。
- 核取方塊 — 核取方塊能讓您選擇或取消選擇一項功能。核取方塊會以一個星號(表示已選取)或一個空白(表示未選取)來顯示。當游標停留在一個核取方塊中時,您可按下空白鍵,以選取一個未選取的項目,或取消選取一個已選取的項目。
- 文字輸入行 — 文字輸入行是個讓您能夠輸入安裝程式所需資訊的區域。當游標停留在一個文字輸入行時,您可以輸入亦或編輯在該行上的資訊。
- 文字元件 — 文字元件是用來顯示文字的一個畫面區域。有時候,文字元件也許會包含其它的元件,例如核取方塊。如果一個文字元件包含了超過它所能容納空間的資料,旁邊便會出現一個捲軸;如果您將游標放置在該文字元件上,您便可使用向上與向下鍵來捲動所有在其中的資訊。您目前的位置會以 # 字元出現在捲軸上,當您捲動捲軸時它將會上下移動。
- 捲軸 — 捲軸會出現在視窗的兩側或底端,用來控制清單或文件目前在視窗框中的位置。使用捲軸可讓您輕易地移動至檔案的任何部份。
- 按鈕元件 — 按鈕元件是用來與安裝程式互動的主要方法。您可藉由使用 Tab 與 Enter 鍵操縱這些按鈕,以完成安裝程式的過程。當按鈕為反白時,表示可以被選取。
- 游標 — 儘管並非元件,游標可用來選取特定元件(並與其產生互動)。當游標在元件之間移動時,可能會使得元件改變顏色,或者游標本身可能只會顯示在元件中或顯示在元件旁。在 圖形 8.1, “如在「URL 設定」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中,游標位於「啟用 HTTP 代理」勾選方塊上。在 圖形 8.2, “如在「選擇語言」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中,游標則位於「確定」按鈕上。
8.1.1. 使用鍵盤來操縱
警告
8.2. 選擇語言

圖形 8.3. 選擇語言
8.3. 安裝方式
askmethod
開機選項來啟動安裝程式的話,請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來選擇安裝方式(詳情請參閱 圖形 8.4, “安裝方式”)。選好之後,請按下 Tab 鍵移至「確定」按鈕,然後按下 Enter 以進行確認。

圖形 8.4. 安裝方式
8.3.1. 透過 DVD 來進行安裝
注意
8.3.2. 由硬碟進行安裝
repo=hd
開機選項,您便已指定了分割區。

圖形 8.5. 硬碟安裝中的分割區選擇對話方塊
/dev/sd
為起始。每個獨立的磁碟皆有對應的字母,比方說 /dev/sda
。磁碟上的各個分割區皆會按照編號排列,例如 /dev/sda1
。
表格 8.1. 不同分割區類型的 ISO 映像位置
分割區類型 | 卷冊 | 檔案的原始路徑 | 要使用的目錄 |
---|---|---|---|
VFAT | D:\ | D:\Downloads\RHEL6.7 | /Downloads/RHEL6.7 |
ext2, ext3, ext4 | /home | /home/user1/RHEL6.7 | /user1/RHEL6.7 |
/
。若是 ISO 映像檔位於某個已掛載分割區的子目錄中,請輸入分割區中,持有該 ISO 映像檔的目錄之名稱。比方說,若是 ISO 映像檔所位於的分割區一般被掛載為 /home/
,並且映像檔位於 /home/new/
中的話,您便需輸入 /new/
。
重要
8.3.3. 執行網路安裝
askmethod
或 repo=
選項來啟動安裝程序時,您可透過使用 FTP、HTTP、HTTPS 或 NFS 協定的來藉由網路伺服器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在之後的安裝程序中,Anaconda 會使用相同的網路連線來參照額外的軟體庫。

圖形 8.6. 網路裝置

圖形 8.7. 辨識 NIC
IPv4 選項
- 動態式 IP 配置(DHCP)
- Anaconda 使用執行於網路上的 DHCP,以自動地提供網路配置。
- 手動式配置
- Anaconda 會提示您手動式輸入網路配置,包括此系統的 IP 位址、網路遮罩、閘道器位址以及 DNS 位址。
IPv6 選項
- 自動
- Anaconda 會根據網路環境,使用 router advertisement(RA)與 DHCP 來自動配置。(與 NetworkManager 中的
Automatic
選項相同) - 自動,僅及於 DHCP
- Anaconda 並不使用 RA,而會直接由 DHCPv6 請求資訊,以建立一項含狀態的配置。(和 NetworkManager 中的
Automatic, DHCP only
選項相同) - 手動式配置
- Anaconda 會提示您手動式輸入網路配置,包括此系統的 IP 位址、網路遮罩、閘道器位址,以及 DNS 位址。

圖形 8.8. 配置 TCP/IP

圖形 8.9. 手動式 TCP/IP 配置
- 如果您要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請至 節 8.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 如果您要透過 Web 或 FTP 來進行安裝,請至 節 8.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8.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repo=nfs
開機選項,您便已指定了伺服器與路徑。

圖形 8.10. NFS 設定對話方塊
- 請在「NFS 伺服器名稱」欄位中輸入您 NFS 伺服器的區域名稱或 IP 位址。比方說,如果您要從一個位於
example.com
區域中,名為eastcoast
的主機進行安裝的話,請輸入eastcoast.example.com
。 - 請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目錄」欄位中輸入已匯出目錄的名稱:
- 假如該 NFS 伺服器匯出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目錄樹的鏡像區,請輸入包含了安裝目錄樹的 root 目錄路徑。假如所指定的數值皆正確的話,將會出現一則訊息指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安裝程式正在執行中。
- 若 NFS 伺服器需匯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DVD 的 ISO 映像檔,請輸入包含了該 ISO 映像檔的目錄。
若您有依照〈節 4.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中所敘述的設定來安裝的話,匯出的目錄即為您指定為 您需輸入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的目錄。 - 請在「NFS 掛載選項」欄位中,指定任何您所需要的 NFS 掛載選項。欲取得完整的選項清單,請參閱 mount 與 nfs 的 man page。若您不需要任何掛載選項,請將欄位保留為空白。
8.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重要
http://
、https://
或 ftp://
為協定。
repo=ftp
或 repo=http
開機選項,您便已指定了伺服器與路徑。
/images
目錄的目錄名稱。比方說:
/mirrors/redhat/rhel-6.7/Server/i386/
https://
。
{ftp|http|https}://<user>:<password>@<hostname>[:<port>]/<directory>/
http://install:rhel6.7pw@name.example.com/mirrors/redhat/rhel-6.7/Server/i386/

圖形 8.11. URL 設定對話方塊
8.4. 驗證媒介
章 9. 使用 anaconda 來進行安裝
9.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重要
- 安裝系統無法辨識您電腦上的顯示硬體
- 您由開機選單中選擇了文字模式安裝
- 配置進階的儲存方式,例如 LVM、RAID、FCoE、zFCP 以及 iSCSI。
- 自訂化分割區配置
- 自訂化開機載入程式配置
- 在進行安裝時選擇套件
- 透過 firstboot 來配置已安裝的系統
linux ip
選項可以用來配置網路設定。詳情請參閱〈節 28.1, “在開機選單下配置安裝系統”〉。
9.2. 圖形化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注意
boot:
提示符號中使用下列指令:
linux text
9.2.1. 進行安裝時的畫面
/root/anaconda-screenshots
。
autostep --autoscreenshot
選項來自動為安裝的各個步驟產生擷取畫面。欲取得配置 Kickstart 檔案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32.3, “建立 Kickstart 檔案”。
9.2.2. 有關於虛擬主控台的注意事項
表格 9.1. 主控台、按鍵組合與內容
主控台 | 切換按鍵組合 | 內容 |
---|---|---|
1 | ctrl+alt+f1 | 圖形化顯示 |
2 | ctrl+alt+f2 | shell 提示符號 |
3 | ctrl+alt+f3 | 安裝日誌(來自於安裝程式的訊息) |
4 | ctrl+alt+f4 | 系統相關訊息 |
5 | ctrl+alt+f5 | 其它訊息 |
9.3. 歡迎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圖形 9.1. 歡迎畫面
9.5. 鍵盤設定

圖形 9.3. 鍵盤設定
latin1
選項的歐洲語言,這些語言使用了 dead keys 來存取特定字元,例如那些含有可區別標記的字元。當您按下一個 dead key 時,在您按下另一個按鍵來「完成」字元之前,螢幕上不會出現任何字。比方說,若要以一個 latin1 鍵盤格式輸入一個 é
,您需按下(並放開)' 鍵,然後再按下 E
鍵。相較之下,您可在其它鍵盤上透過按住一個鍵(例如 Alt-Gr)然後按下 E
鍵來存取該字元。其它鍵盤可能會有此字元的專屬按鍵。
注意
system-config-keyboard
指令以啟用鍵盤設定工具。若您不是 root 的話,系統則會要求您輸入 root 密碼才能繼續。
9.6. 儲存裝置

圖形 9.4. 儲存裝置
- 基本的儲存裝置
- 請選擇「基本儲存裝置」,在以下儲存裝置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直接連上本機的硬碟或固態硬碟。
- 專門的儲存裝置
- 請選擇「專門的儲存裝置」,好在以下儲存裝置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區域儲存裝置 (SAN)
- 直接存取的儲存裝置 (DASD)
- 韌體 RAID 裝置
- 多路徑(Multipath)裝置
請使用「專門的儲存裝置」選項來配置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iSCSI)與 FCoE(Fiber Channel over Ethernet)連線。
注意
mdeventd
daemon 對於 LVM 和軟體 RAID 裝置的監控未在進行安裝時執行。
9.6.1. 選擇儲存裝置的畫面

圖形 9.5. 選擇儲存裝置 — 基本裝置

圖形 9.6. 選擇儲存裝置 — Multipath 裝置

圖形 9.7. 選擇儲存裝置 — 其它 SAN 裝置
- 基本裝置
- 連接到本機的基本儲存裝置,例如硬碟或固態硬碟。
- 韌體 RAID
- 連接到韌體 RAID 控制卡的儲存裝置。
- Multipath 裝置
- 透過超過一條路徑所存取的儲存裝置,例如透過同一台電腦上的 multiple SCSI 控制卡或光纖通道連接埠所存取。
重要
安裝程式只會偵測序號長度為 16 或 32 個字元的多路徑裝置。 - 其它 SAN 裝置
- 其它透過區域儲存網路(SAN)的裝置。

圖形 9.8. 搜尋儲存裝置分頁

圖形 9.9. 選擇欄位
/etc/fstab
檔案,以將其加入系統中。
重要
9.6.1.1. 進階儲存選項

圖形 9.10. 進階儲存選項
9.6.1.1.1. 選擇並配置網路介面卡

圖形 9.11. 選擇網路介面卡
- 由下拉式選單選擇介面卡。
- 按下「確定」。

圖形 9.12. 網路連線
9.6.1.1.2. 配置 iSCSI 參數
過程 9.1. iSCSI 搜尋

圖形 9.13. iSCSI 搜尋詳細資料對話方塊
- 請在「目標 IP 位址」欄位中輸入 iSCSI 目標的 IP 位址。
- 請以 iSCSI 完整名稱(IQN)格式在「iSCSI 初始程式名稱」欄位中輸入一組 iSCSI 初始程式的名稱。有效的 IQN 包含:
iqn.
(請注意後方句點)字串- 指定您組織註冊網際網路區域或子區域名稱的年份與月份之日期碼,格式為四個數字(代表年份)和一個連字符號,以及兩個數字(代表月份)和一個句點。比方說,2010 年 9 月為
2010-09.
- 您組織的網際網路區域或子區域名稱,會以最高層區域的反向順序顯示出。比方說,將子區域
storage.example.com
顯示為com.example.storage
- 冒號後的字串,可辨識您區域或子區域中的特定 iSCSI 初始程式。例如
:diskarrays-sn-a8675309
。
因此,完整的 IQN 將會是:iqn.2010-09.storage.example.com:diskarrays-sn-a8675309
,並且 anaconda 會將「iSCSI 初始程式名稱」欄位預填入此格式的名稱,以協助您以此格式輸入資訊。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IQN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位於 http://tools.ietf.org/html/rfc3720#section-3.2.6 的《RFC 3720 -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iSCSI)》中的《3.2.6. iSCSI Names》,以及位於 http://tools.ietf.org/html/rfc3721#section-1 的《RFC 3721 -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 (iSCSI) Naming and Discovery》中的《1. iSCSI Names and Addresses》 。 - 請使用下拉式選單來指定使用於 iSCSI 搜尋的認證類型:
圖形 9.14. iSCSI 搜尋認證
- 「無認證」
- 「CHAP 配對」
- 「CHAP 配對及反向配對」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作為驗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圖形 9.15. CHAP 配對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及反向配對」作為認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並在「反向 CHAP 使用者名稱」與「反向 CHAP 密碼」欄位中,輸入 iSCSI 初始程式的使用者名稱及密碼。
圖形 9.16. CHAP 配對與反向配對
- 請點選「開始搜尋」。Anaconda 會根據您所提供的資訊,嘗試搜尋一個 iSCSI 目標。若搜尋成功的話,「已發現 iSCSI 的節點」對話方塊,將會顯示所有在目標上發現的 iSCSI 節點。
- 各個節點旁皆會顯示一個核取方塊。請點選該核取方塊,以選擇用來進行安裝的節點。
圖形 9.17. 「已發現 iSCSI 的節點」對話方塊
- 請按下「登入」以初始化一個 iSCSI session。
過程 9.2. 啟用 iSCSI session

圖形 9.18. iSCSI 節點登錄對話方塊
- 請使用下拉式選單來指定使用於 iSCSI session 的認證類型:
圖形 9.19. iSCSI session 認證
- 「無認證」
- 「CHAP 配對」
- 「CHAP 配對及相反配對」
- 「使用與用於 iSCSI 搜尋步驟時的相同認證」
若您的環境使用了與 iSCSI 搜尋和 iSCSI session 相同類型的認證與其它使用者名稱和密碼,請選擇「使用與搜尋步驟相同的認證」,以重複使用這些認證。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作為驗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圖形 9.20. CHAP 配對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及相反配對」作為認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並在「相反 CHAP 使用者名稱」與「相反 CHAP 密碼」欄位中輸入 iSCSI 初始程式的使用者名稱及密碼。
圖形 9.21. CHAP 配對與相反配對
- 請點選「登入」。Anaconda 會根據您所提供的資訊,嘗試登入 iSCSI 目標上的節點。「iSCSI 登錄結果」對話方塊將會顯示結果。
圖形 9.22. iSCSI 登錄結果對話方塊
- 請按下「確定」以繼續進行。
9.6.1.1.3. 配置 FCoE 參數

圖形 9.23. 配置 FCoE 參數
9.7. 設定主機名稱
注意

圖形 9.24. 設定主機名稱
注意
9.7.1. 編輯網路連線
重要
注意
system-config-network
指令以啟用網路管理工具。若您不是 root 的話,系統則會要求您輸入 root 密碼才能繼續。

圖形 9.25. 網路連線
9.7.1.1. 所有連線類型的通用選項
9.7.1.2. 實體網路連線分頁

圖形 9.26. 實體網路連線分頁
9.7.1.3. 802.1x 安全性分頁
- 認證
- 請選擇下列認證方式之一:
- 「TLS」:傳輸層安全性
- 「隧道式 TLS」:隧道式傳輸層安全性,亦稱為 TTLS,或 EAP-TTLS
- 「受保護的 EAP(PEAP)」:受保護的延伸驗證通訊協定
- 「身份」
- 提供此伺服器的身份。
- 使用者憑證
- 瀏覽至一個個人的 X.509 憑證檔案,此檔案已透過區別加密規則(DER)或安全電子郵件(PEM)加密。
- CA 憑證
- 瀏覽至一個 X.509 憑證驗證憑證檔案,此檔案已透過區別加密規則(DER)或安全電子郵件(PEM)加密。
- 私密金鑰
- 瀏覽至一個私密金鑰檔案,此檔案已透過區別加密規則(DER)、安全電子郵件(PEM),或個人資訊交換語法標準(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Syntax Standard,PKCS#12)加密。
- 私密金鑰密碼
- 指定於「私密金鑰」欄位中的私密金鑰密碼。請選擇「顯示密碼」來使您能看見您所鍵入的密碼。

圖形 9.27. 802.1x 安全性分頁
9.7.1.4. IPv4 設定分頁
- 「自動(DHCP)」
- IPv4 參數將會透過網路上的 DHCP 服務進行配置。
- 「只使用自動(DHCP)位址」
- IPv4 位址、位址前綴,以及閘道器位址透過網路上的 DHCP 服務配置,不過 DNS 伺服器和搜尋網域必須經過手動式配置。
- 「手動」
- 透過手動式配置來為 IPv4 參數進行靜態配置。
- 「只連至本機」
- 指定給介面卡 169.254/16 範圍之內的 link-local 位址。
- 「與其它電腦共享」
- 系統將被配置來提供其它電腦的網路存取。介面卡將會被指定一組 10.42.x.1/24 範圍內的位址,DHCP 伺服器和 DNS 伺服器將會被啟動,並且介面卡將會連至含有網路位址轉譯(NAT)的系統上的預設網路連線。
- 「停用」
- 將 IPv4 停用於此連線。

圖形 9.28. IPv4 設定分頁
9.7.1.4.1. 編輯 IPv4 路由

圖形 9.29. 編輯 IPv4 路由的對話方塊
9.7.1.5. IPv6 設定分頁
- 忽略
- 此連線將忽略 IPv6。
- 自動
- NetworkManager 使用 router advertisement(RA)來建立自動、無狀態的配置。
- 自動,僅有位址
- NetworkManager 使用了 RA 來建立一個自動、無狀態的配置,然而 DNS 伺服器和搜尋區域將會被忽略,並且必須經過手動式的配置。
- 「自動,僅有 DHCP」
- NetworkManager 並不使用 RA,而會直接向 DHCPv6 請求資訊,以建立含狀態的配置。
- 手動
- 透過手動式配置來為 IPv6 參數進行靜態配置。
- 只連至本機
- 指定給介面卡含有 fe80::/10 前綴的 link-local 位址。

圖形 9.30. IPv6 設定分頁
9.7.1.5.1. 編輯 IPv6 路由

圖形 9.31. 編輯 IPv6 路由的對話方塊
9.7.1.6. 重新啓動網路裝置
ONBOOT=yes
的話,裝置便會重新連上。欲取得更多有關於介面卡配置檔案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位於 https://access.redhat.com/site/documentation/ 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建置指南》。
- 請按下 Ctrl+Alt+F2 以切換至虛擬終端機
tty2
。 - 將介面配置檔案移至暫時的位置:
m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device_name /tmp
device_name 代表您剛重新配置的裝置。比方說,ifcfg-eth0
代表eth0
的 ifcfg 檔案。此裝置現在在 anaconda 中已離線。 - 請在 vi 編輯器中開啟介面配置檔案:
vi /tmp/ifcfg-device_name
- 驗證介面配置檔案包含了
ONBOOT=yes
一行。若該檔案尚未包含此一行,請新增此行並儲存檔案。 - 退出 vi 編輯器。
- 請將介面配置檔案移動回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錄:mv /tmp/ifcfg-device_nam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此裝置現在在 anaconda 中已重新連線。 - 請按下 Ctrl+Alt+F6 以返回至 anaconda。
9.8. 時區配置
- 藉由滑鼠點選互動式地圖,在城市間切換(以黃點標示)。紅色的X表示您目前的選擇。
- 您也可以捲動螢幕下方的選單,選擇您的時區。請用滑鼠點選您的所在位置。
警告
注意
system-config-date
指令,以啟動時間與日期設定工具。如果您不是 root 身份登入,系統將會要求您輸入root 的密碼。
9.9. 設置 Root 密碼
注意

圖形 9.32. Root 密碼
su
指令來切換為 root 帳號。這些基本規則可降低因為錯字或錯誤指令,而損毀您系統的機率。
注意
su -
指令後按下 Enter。之後再輸入 root 密碼,並按下 Enter 鍵即可。
警告
root
身份執行 passwd
指令。如果您忘記了 root 的密碼,請參閱《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建置指南.在系統復原模式中解決問題》一章,以得知如何設定新密碼。
9.10. 分配儲存裝置

圖形 9.33. 分配儲存裝置
重要
9.11. 初始化硬碟

圖形 9.34. 警告畫面 – 初始化硬碟
zerombr
(請參閱〈章 32, Kickstart 安裝〉)。在擁有之前就初始化的磁碟之系統上進行無人值守的安裝時,此指令是必要的。
警告
9.12. 升級現有系統
重要
9.12.1. 升級對話視窗

圖形 9.35. 升級對話視窗
注意
9.12.2. 使用安裝程式來升級
注意
/home
分割區上儲存使用者的資料,然後進行全新的安裝。欲知分割區的詳細資訊以及設定方式,請參閱 節 9.13, “磁碟分割設定”。
rpm -qa --qf '%{NAME} %{VERSION}-%{RELEASE} %{ARCH}\n' > ~/old-pkglist.txt
su -c 'tar czf /tmp/etc-`date +%F`.tar.gz /etc'
su -c 'mv /tmp/etc-*.tar.gz /home'
/home/
目錄的內容,以及系統服務(例如 Apache、FTP、SQL Server)與原始碼管理系統的內容。雖然升級不是破壞性的,但如果升級過程出了問題,會有資料遺失的可能性發生。
警告
/home/
目錄製作備份。如果您的 /home/
目錄並不是在獨立的分割區上,那麼「請千萬不要使用這些範例」!請將備份文件儲藏在其它裝置上,例如光碟片或外部硬碟。
9.12.3. 更新開機載入程式的配置

圖形 9.36. 更新開機管理程式對話視窗
9.13. 磁碟分割設定
警告
重要
重要
/boot/
分割區建立在 RAID 陣列之外,例如在另一顆不同的硬碟上。您需要有一顆內部硬碟,以使用於透過有問題的 RAID 控制卡所建立的分割區。
/boot/
分割區
/boot/
分割區。

圖形 9.37. 磁碟分割設定
- 使用所有空間
- 選擇此選項以移除您硬碟上的所有分割區(這包含了由其它作業系統所建立的分割區,如 Windows VFAT 或 NTFS 分割區)。
警告
若您選取了此選項,在所選取硬碟上的所有資料都會被安裝程式移除掉。若在欲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硬碟上有您希望保留的資料,請勿選擇此選項。特別是,當您要將一部系統配置為由另一個開機載入程式 chain load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載入程式時,請勿選擇此選項。 - 取代既有的 Linux 系統
- 選擇此選項以移除由先前的 Linux 所建立的分割區。這不會移除您硬碟上的其它分割區(例如 VFAT 或 FAT32 分割區)。
- 縮小目前的系統
- 選擇此選項以手動式重設您目前資料和分割區的大小,並在釋放出的空間中安裝預設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格式。
警告
若您縮小了安裝了其它作業系統的分割區,您可能將會無法使用這些作業系統。雖然此分割選項不會破壞資料,不過作業系統一般在它們的分割區中需要有一些可用空間。在您重設安裝了作業系統的分割區大小之前,您應找出您所需要保留的可用空間有多少。 - 使用可用的空間
- 選擇此選項以保留您目前的資料與分割區,並在儲存裝置上未使用的空間中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請在您選擇此選項之前,先確認儲存裝置上含有足夠的空間 — 請參閱 節 3.6, “您有足夠的磁碟空間嗎?”。
警告
如果您的 64 位元 x86 系統使用 UEFI,而不是 BIOS,那麼您需要手動建立/boot
分割區。這個分割區必須擁有 ext3 檔案系統。如果您選擇了自動建立分割區,那麼系統就無法啟動。 - 建立自訂格式
- 選擇此選項以手動式分割儲存裝置並建立自訂格式。請參閱 節 9.15,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重要
重要
9.14. 選擇磁碟加密的密碼字串

圖形 9.38. 請輸入加密分割區的密碼字串
警告
9.15.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警告
/boot
分割區。這個分割區必須擁有 ext3 檔案系統。如果您選擇了自動建立分割區,那麼系統就無法啟動。
重要
/boot/efi
。
重要
/usr
或 /var
分割區不位於 root 卷冊的其它空間上,開機過程就會變得更複雜,因為這些目錄包含了開機時的必要元件。在一些情況下,例如這些目錄存在於 iSCSI 磁碟或 FCoE 位置上,系統如果不是無法啟動,就是會在關機或重新開機時當掉,並顯示 Device is busy
(裝置忙碌中)錯誤訊息。
/usr
或 /var
上;「不及」下方的目錄。例如,/var/www
就可以正常運作。

圖形 9.39. 在 x86、 AMD64 和 Intel 64 系統上進行磁碟分割
/dev/sda
或 LogVol00
)、它的大小(MB),以及安裝程式所偵測到的其型號。
- 裝置
- 裝置名稱、邏輯卷冊名稱,或分割區名稱
- 大小(MB)
- 裝置、邏輯卷冊,或分割區的大小(MB)
- 掛載點/RAID/卷冊
- 分割區將被掛載於的掛載點(檔案系統中的位置),或是它所屬的 RAID 或邏輯卷冊群組名稱
- 類型
- 分割區類型。若分割區是個標準分割區的話,此欄位便會顯示分割區上的檔案系統類型(比方說 ext4)。否則,它便會顯示分割區是個
實體卷冊((LVM)
,或是軟體 RAID
的一部分 - 格式
- 在此欄位中的標記代表分割區會在進行安裝時被格式化。
- 建立
- 新建分割區、邏輯卷冊,或是軟體 RAID
- 編輯
- 更改既有的分割區、邏輯卷冊,或軟體 RAID。請注意,您只可透過「重設大小」按鈕來縮小分割區,而不可將其擴展。
- 刪除
- 移除分割區、邏輯卷冊,或軟體 RAID
- 重設
- 將在此畫面中所進行的變更重設
9.15.1. 建立儲存裝置

圖形 9.40. 建立儲存裝置
建立硬體 RAID
- RAID 分割區 — 在未分配的空間中建立分割區,以形成軟體 RAID 裝置的一部分。若要形成一個軟體 RAID 裝置,系統上必須要含有兩個或更多個可用的 RAID 分割區。
- 「RAID 裝置」— 將兩個或更多個 RAID 分割區合併為一個軟體 RAID 裝置。當您選擇了此選項時,您可指定欲建立的 RAID 裝置類型(RAID level)。此選項只有在系統上含有兩個或更多個 RAID 分割區時才可使用。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 LVM 實體卷冊 — 在未分配的空間中建立實體卷冊。
- LVM 卷冊群組 — 由一個或更多個實體卷冊建立卷冊群組。此選項只有在系統上含有至少一個實體卷冊時才可使用。
- LVM 邏輯卷冊 — 在一個卷冊群組上建立邏輯卷冊。此選項只有在系統上含有至少一個卷冊群組時才可使用。
9.15.2. 新增分割區
注意

圖形 9.41. 建立一個新的分割區
- 「掛載點」:請輸入分割區的掛載點。例如,如果這個分割區是 root 分割區,請輸入
/
;若是/boot
分割區則輸入/boot
,依此類推。您亦可使用下拉式選單來為您的分割區選取正確的掛載點。swap 分割區不需要設置掛載點 — 將檔案系統類型設為swap
便足夠。 - 「檔案系統類型」:請使用下拉式選單,來為此分割區選擇適當的檔案系統類型。欲取得更多有關於檔案系統類型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9.15.2.1, “檔案系統類型”。
- 可使用的磁碟機:此欄位包含了安裝在您系統上的硬碟列表。如果某個硬碟已被反白選取,這表示您現在可在該磁碟上建立分割區。如果該選取方塊「沒有」被選取的話,這個分割區將「絕對不會」被建立在該硬碟上。藉由使用不同的勾選方塊設定,您可以使用 anaconda 來將分割區放置在您要的地方,或完全讓 anaconda 決定分割區該放置在那裡。
- 大小(MB):輸入分割區的大小(以 MB 為單位)。請注意,此欄位最小為 200MB;除非變更它,否則只會建立 200MB 的分割區。
- 其它大小的選項:選擇是否要將此分割區保留為一個固定的大小、允許它「填滿」(補滿可用的硬碟空間)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允許它填滿任何剩餘的可用硬碟空間。如果您選擇了填滿分割區直到(MB),您必須在這個選項右邊的欄位中提供大小的限制。這將使得您可以保留某些硬碟上的剩餘空間以便將來使用。
- 強制成為主分割區:選擇是否將您目前正在建立的分割區設定為硬碟的上四個主要分割區之一。若未選取,則該分割區將被建立為一個邏輯分割區。欲取得更多相關資訊,請參照〈節 A.1.3, “分割區中的分割區 - 延伸分割區的概論”〉。
- 加密:選擇是否要加密分割區。如此一來,儲存在該分割區上的資料便無法在無密碼的情況下被存取,儘管該儲存裝置連至了另一部系統。請參閱 附錄 C, 磁碟加密 以取得有關於儲存裝置加密上的相關資訊。若您選擇了此選項,安裝程式便會在將分割區寫入磁碟之前,提示您提供一組密碼。
- 確定:一旦您對設定已經滿意,而且希望要建立這個分割區,請選擇確定。
- 取消:如果您不希望建立這個分割區,請選擇取消。
9.15.2.1. 檔案系統類型
分割區類型
- 「標準分割區」— 標準的分割區能包含檔案系統或是 swap 空間,或是它亦可提供容納軟體 RAID 或 LVM 實體卷冊的空間。
- 「swap」— Swap 分割區可用來支援虛擬記憶體。換句話說,當實體記憶體不足以儲存系統正在處理的資料時,資料將會被寫入一個 swap 分割區中。欲取得額外資訊,請參照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
- 「軟體 RAID」— 建立兩個或以上的軟體 RAID 分割區可讓您建立一個 RAID 裝置。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RAID 裝置的相關資訊,請參考位於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中的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碟陣列)章節。
- 「實體卷冊(LVM)」— 建立一個或更多的實體卷冊(LVM)分割區,這能讓您可以建立一個 LVM 邏輯卷冊。當您使用實體硬碟時,LVM 能夠改善系統效能。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LVM 的相關資訊,請參照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
檔案系統
- 「ext4」— ext4 檔案系統以 ext3 檔案系統為基礎,並且包含了幾項改善。這包含了較大檔案系統和較大檔案上的支援、更快更有效率的磁碟空間分配、在一個目錄中沒有子目錄數量上的限制、更快速的檔案系統檢測速度,以及更完善的日誌系統。ext4 的最大單一檔案大小為 16TB。ext4 檔案系統將會被預設選取,並且我們強烈建議您使用它。
- 「ext3」— ext3 檔案系統是以 ext2 檔案系統為基礎,並且擁有一項主要優點 — 日誌檔案系統(journaling)。使用日誌檔案系統可減少在系統當機後,復原檔案系統的所需時間,原因是因為已不再需要為檔案系統進行
fsck
[3]。ext3 所支援的最大檔案大小為 16TB。 - 「ext2」— 一個 ext2 檔案系統支援標準的 Unix 檔案類型(正規檔案、目錄、符號連結等等)。它提供了支援長達 255 字元的檔名之能力。
- 「xfs」— XFS 是個高延展性、高效能的檔案系統,它支援最大 16 exabyte(約一千六百萬 TB)的檔案系統,最大 8 exabyte(約八百萬 TB)的檔案,以及包含了上千萬個項目的目錄結構。XFS 支援 metadata journaling,這可提供更快速的當機復原。XFS 檔案系統亦可在已掛載並啟用中的情況下進行磁碟重新整理以及大小重設。
注意
安裝程式可建立的最大 XFS 分割區為 100 TB。 - 「vfat」— VFAT 檔案系統是一種與 FAT 檔案系統上的 Microsoft Windows 長檔名相容的 Linux 的檔案系統。
- 「Btrfs」— Btrfs 是個仍在開發當中的檔案系統,它可管理更多、更大的檔案,以及比 ext2、ext3 與 ext4 檔案系統還要大的卷冊。Btrfs 主要是設計來讓檔案系統容錯,並在錯誤發生時,提供偵測和修正錯誤的功能。它將使用 checksums 來確保資料與 metadata 的可用性,並且維護可用來作為備份或修復的檔案系統之快照(snapshot)。因為 Btrfs 仍在試驗與開發階段中,因此安裝程式就預設值不會提供它。若您希望在磁碟上建立一個 Btrfs 分割區,您必須透過
btrfs
這項開機選項來啟動安裝程序。欲取得相關指南請參閱 章 28, 開機選項。警告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包含了 Btrfs 作為技術預覽,以讓您先行體驗此檔案系統。您不該選擇 Btrfs 來使用於包含重要資料,或進行重要系統作業所需的分割區。
9.15.3. 建立硬體 RAID
- RAID 分割區
- 請選擇此選項以將一個軟體 RAID。若您的儲存裝置不包含軟體 RAID 分割區的話,此選項將會是唯一選項。這和您新增一個標準分割區時所出現的對話方塊相同 — 請參閱 節 9.15.2, “新增分割區” 以取得可用選項的描述。然而請注意,檔案系統類型必須被設為
軟體 RAID
。圖形 9.42. 建立軟體 RAID 分割區
- RAID 裝置
- 請選擇此選項來由兩個或更多個現有的軟體 RAID 分割區建立 RAID 裝置。若已配置了兩個或更多個軟體 RAID 分割區,您就可使用此選項。
圖形 9.43. 建立 RAID 裝置
如選擇標準分割區一般地選擇檔案系統類型。Anaconda 會自動地為 RAID 裝置建議一組名稱,不過您亦可手動式地由md0
至md15
選擇名稱。請點選個別儲存裝置旁的核取方塊以將它們包含入或從此 RAID 中移除。RAID 層級代表某特定類型的 RAID。請由下列選項進行選擇:- 「RAID 0」— 在多重儲存裝置之間傳輸資料。Level 0 RAID 能提供比標準分割區更佳的效能,並且可被使用來將多個儲存裝置併為一個單獨的大型虛擬裝置。請注意,Level 0 RAID 不提供冗位(redundancy),並且陣列中一個裝置的錯誤將會影響整個陣列。RAID 0 需要至少兩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1」— 將一個儲存裝置上的資料映射至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儲存裝置上。陣列中的額外裝置提供了更高層級的冗位。RAID 1 需要至少兩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4」— 可在多個儲存裝置之間傳輸資料,不過使用了陣列中的一個裝置以儲存同位位元資訊,它們是用來保護陣列的,以防陣列中的任何裝置發生錯誤。因為所有同位位元資訊皆儲存在該裝置上,因此存取此裝置可能會影響陣列的效能。RAID 4 需要至少三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5」— 在多個儲存裝置之間傳輸資料和同位位元資訊。因此 Level 5 RAID 提供了在多個裝置之間傳輸資料的增強效能,然而卻沒有 level 4 RAID 的效能瓶頸,因為同位位元資訊也會透過陣列傳輸。RAID 5 需要至少三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6」— level 6 RAID 和 level 5 RAID 相似,不過與其只儲存一組同位位元資料,它們會儲存兩組。RAID 6 需要至少四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10」— level 10 RAID 會是 nested RAID 或是 hybrid RAID。Level 10 RAID 是藉由在被映射的儲存裝置上傳輸資料所建立而成的。比方說,由四個 RAID 分割區所建立而成的 level 10 RAID 包含兩對分割區,這兩個分割區互相映射著。接著資料會透過這兩對儲存裝置被傳輸,就如在一個 level 0 RAID 中相同。RAID 10 需要至少四個 RAID 分割區。
9.15.4.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重要
lvm
指令。若要返回文字模式安裝,請鍵入 Alt+F1。
- LVM 實體卷冊
- 請選擇此選項以將一個 LVM 實體卷冊配置為一個分割區或裝置。若您的儲存裝置不包含 LVM 卷冊群組的話,此選項將會是唯一選項。這和您新增一個標準分割區時所出現的對話方塊相同 — 請參閱 節 9.15.2, “新增分割區” 以取得可用選項的描述。然而請注意,檔案系統類型必須被設為
實體卷冊(LVM)
。圖形 9.44. 建立一個 LVM 實體卷冊
- 製作 LVM 卷冊群組
- 選擇此選項以由可用的 LVM 實體卷冊建立 LVM 卷冊群組,或是將既有的邏輯卷冊新增至某個卷冊群組中。
圖形 9.45. 製作 LVM 卷冊群組
若要分配一個或更多個實體卷冊至卷冊群組,首先請為該卷冊群組命名。之後請選擇欲使用於卷冊群組中的實體卷冊。最後,請在卷冊群組上透過使用新增、編輯與刪除選項來配置邏輯卷冊。若由某個卷冊群組中移除實體卷冊會造成該群組的邏輯卷冊空間不足,您便無法由該卷冊群組中移除實體卷冊。比方說,有個以兩個 5GB 的 LVM 實體卷冊分割區所建立而成的卷冊群組,它包含了一個 8GB 的邏輯卷冊。安裝程式不會允許您將任何一個實體卷冊移除,因為這麼作的話,一個 8GB 邏輯卷冊中的群組便將只會剩下 5GB。若您適當地縮減邏輯卷冊的大小,您便可將實體卷冊由卷冊群組中移除。在此範例中,若將邏輯卷冊的大小縮減至 4GB,您便可將其中一個 5GB 的實體卷冊移除掉。 - 製作邏輯卷冊
- 選擇此選項以建立一個 LVM 邏輯卷冊。請選擇一個掛載點、檔案系統類型,以及大小(單位為 MB),就如標準的磁碟分割。您亦可為邏輯卷冊選擇一組名稱,並指定它將所屬的卷冊群組。
圖形 9.46. 製作邏輯卷冊
9.15.5. 建議的磁碟分割方案
9.15.5.1. x86、AMD64 和 Intel 64 系統
swap
分割區/boot
分割區/
分割區home
分割區/boot/efi
分割區(EFI 系統分割區) - 只在擁有 UEFI 韌體的系統上
swap
分割區(至少 256 MB) — swap 分割區是用來當作虛擬記憶體的:當系統記憶體不足,電腦需要空間處理現有工作時,就會把非執行中的資料寫到 swap 分割區去。隨著時間的經過,建議的 swap 空間和 RAM 的空間已慢慢增加。然而,現代的系統多半有著成百上千 GB 的記憶體。因此,建議的 swap 空間會被視為系統記憶體負載的功能,而不是系統記憶體。根據系統上的記憶體大小、以及您是否需要有足夠的記憶體空間來讓電腦休眠,以下表格列出了 swap 分割區的建議大小。安裝期間系統會自動建立所建議的 swap 分割區,但要使用休眠功能,您需要透過自訂分割區階段來自訂 swap 空間。重要
對於記憶體較低(小於 1 GB)的系統來說,下列表格的建議尤其重要。無法在這些系統上分配足夠的 swap 空間,會導致一些問題,例如系統不穩定,甚至會讓安裝好的系統無法開機。表格 9.2. 建議的系統 Swap 可用空間
系統的記憶體大小 建議的 swap 空間 允許休眠的 swap 空間 ⩽ 2GB 記憶體的兩倍大小 記憶體的三倍大小 > 2GB – 8GB 與記憶體大小相等 記憶體的兩倍大小 > 8GB – 64GB 至少 4 GB 記憶體空間的 1.5 倍 > 64GB 至少 4 GB 不建議使用休眠 在以上列出的每個範圍之間(例如有著 2GB、8GB、或 64GB 的系統記憶體),選擇 swap 空間與對休眠的支援間,有的離散性。如果您的系統資源支援的話,增加 swap 空間應該會提供更好的性能。請注意,將 swap 空間分散到多個儲存空間 — 尤其是在有著快速磁碟、控制器與介面卡的系統上 — 也會改善 swap 空間的效能。注意
建議給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6.1、6.2 使用的 swap 空間大小與目前的建議不同,2012 年六月第一次發布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3 並沒有算入休眠時所需的空間。自動安裝這些較早的版本還是會產生這些替代值。然而,手動選擇 swap 以符合 6.3 較新的建議,以取得最佳效能,是推薦的方法。/boot/
分割區(250MB)掛載於
/boot/
的分割區包含了作業系統的 kernel(以讓您的系統能夠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以及啟動程式(bootstrap)進行中所需使用到的檔案。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250MB 的 boot 分割區已足夠使用。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警告
請注意通常/boot
分割區會被安裝程式自動建立。然而,若/
(root)分割區大於 2 TB 並且 (U)EFI 被使用來啟動系統,您便需要建立一個獨立並且小於 2 TB 的/boot
分割區,以成功啟動機器。注意
如果您的硬碟大於 1024 磁柱的空間(而且您的系統是兩年多前製造的),並且您希望/
(root)分割區使用您硬碟上所有剩餘的空間的話,您可能需要建立一個/boot/
分割區。注意
如果您擁有一張 RAID 控制卡,請注意某些 BIOS 類型並不支援從 RAID 控制卡開機,在這種情況下,您必須將/boot
分割區建立在 RAID 陣列之外,例如在另一顆不同的硬碟上。- 一個
root
分割區(3.0 GB - 5.0 GB)— 這是 "/
"(root 目錄)的所在位置。在此設定中,所有檔案(除了儲存在/boot
中的檔案)皆位於 root 分割區上。一個 3.0GB 的分割區能讓您進行最小安裝,一個 5.0GB 的 root 分割區能讓您進行一項完整安裝,並選擇所有的套件群組。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重要
/
(或是 root)分割區屬於目錄結構的最頂層。/root
目錄(有時唸作「slash-root」目錄)目錄為用來進行系統管理的用戶帳號家目錄。 home
分割區(至少 100 MB)要分別儲存使用者資料與系統資料,請在卷冊群組中,建立專門的分割區給
/home
使用。這能讓您升級或重新安裝 RHEL,而不需要刪除使用者的資料檔。
/
分割區,升級會變得較容易。欲取得更多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9.15,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中的編輯選項描述。
/foo
的分割區最小必須為 500MB,而您若不製作一個 /foo
分割區的話,那麼 /
(root)分割區至少就必須擁有 500MB。
表格 9.3. 最小分割區大小
目錄 | 最小大小 |
---|---|
/ | 250MB |
/usr | 250MB,不過請避免將其放置在其它分割區上 |
/tmp | 50MB |
/var | 384MB |
/home | 100MB |
/boot | 250MB |
注意
9.15.5.1.1. 有關於分割區的建議
- 請考慮將所有含有敏感資料的分割區加密。加密可防止非法存取分割區上的資料,儘管攻擊者能存取實體儲存裝置。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您應至少為
/home
分割區加密。 - 每個安裝在您系統中的 kernel 在
/boot
分割區上皆需要大約 10MB 的空間。除非您計畫安裝大量 kernel,/boot
的預設分割區大小 250MB 應已足夠。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 /var
目錄包含了大量的應用程式內容,包括 Apache web伺服器。同時它也會被用來暫存已下載的更新套件。請確保包含了/var
目錄的分割區擁有足夠的空間,以存放下載的更新與您的其它內容。警告
PackageKit 更新軟體就預設值會將更新套件下載至/var/cache/yum/
。如果您選擇手動分割磁碟,並且另外建立了一個/var/
分割區的話,請確定該分割區容量夠大(3.0GB 或更多)以容納下載的更新套件。- 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
/usr
目錄存放了主要的軟體內容。若要安裝預設的套裝軟體,您至少需要 4GB 的空間。如果您是軟體開發人員,或計畫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來學習軟體開發技術,您則可能需要至少 8GB 以上的空間。重要
如果/usr
或/var
分割區不位於 root 卷冊的其它空間上,開機過程就會變得更複雜,因為這些目錄包含了開機時的必要元件。在一些情況下,例如這些目錄存在於 iSCSI 磁碟或 FCoE 位置上,系統如果不是無法啟動,就是會在關機或重新開機時當掉,並顯示Device is busy
(裝置忙碌中)錯誤訊息。這項限制僅及於/usr
或/var
上;「不及」下方的目錄。例如,/var/www
就可以正常運作。 - 請考慮在 LVM 卷冊群組中保留一點未配置的空間。若您的空間需求改變了,不過您又不希望由其它分割區上移除資料的情況下,您便可使用這個未配置的空間。
- 若您將子目錄配置到各個分割區中,那麼當您在系統上安裝新版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時,便可保留這些子目錄中的內容,比方說,若您希望在
/var/lib/mysql
中執行 MySQL 資料庫,並且以後可能會需要重新安裝的話,那麼您就應該製作一個獨立的分割區來存放該目錄。 - UEFI 系統應該包含 50-150MB 的分割區
/boot/efi
,搭配 EFI 系統分割區檔案系統。
注意
範例 9.1. 分割區設定範例
表格 9.4. 分割區設定範例
分割區 | 大小與種類 |
---|---|
/boot | 250 MB 的 ext3 分割區 |
swap | 2GB swap |
LVM 實體卷冊 | 使用剩餘空間來建立一個 LVM 卷冊群組 |
表格 9.5. 分割區設定範例:LVM 實體卷冊
分割區 | 大小與種類 |
---|---|
/ | 13GB ext4 |
/var | 4GB ext4 |
/home | 50GB ext4 |
9.16. 將變更寫入磁碟

圖形 9.47. 將儲存配置寫入磁碟
警告
9.17. 選取套件群組
重要

圖形 9.48. 選取套件群組
- 基本伺服器
- 此選項能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基本伺服器。
- 資料庫伺服器
- 此選項提供了 MySQL 與 PostgreSQL 資料庫。
- 網站伺服器
- 本選項提供了 Apache 網站伺服器。
- 企業身份識別伺服器(Enterprise Identity Server Base)
- 此選項提供了 OpenLDAP 和 Enterprise Identity Management(IPA),以建立身份與認證伺服器。
- 虛擬主機
- 此選項提供了 KVM 和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工具,以為虛擬機器建立主機。
- 桌面環境
- 此選項提供了 OpenOffice.orf 生產軟體組、圖形工具(例如 GIMP、以及多媒體應用程式。
- 軟體開發工作站
- 此選項提供了您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編譯軟體所需的必要工具。
- 最小安裝
- 此選項只提供了執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所需的必要套件。最小型安裝為單用途的伺服器或桌面裝置提供了基本的功能,並最大化此類型安裝的效能與安全性。
警告
目前最小安裝在預設上不會配置防火牆(iptables
/ip6tables
),因為 authconfig 與 system-config-firewall-base 套件都不在安裝清單中。要解決這問題,您可以使用 Kickstart 檔案,將這些套件加入選擇。關於解決問題的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關於 Kickstart 檔案的資訊,請參閱〈章 32, Kickstart 安裝〉。如果您不採行這解決方法,安裝過程會成功完成,但不會配置防火牆,導致安全性問題。
9.17.1. 由額外軟體庫進行安裝
- 「High Availability」軟體庫包含了使用 Red Hat High-availability Service Management 元件的高可用性叢集(亦稱為備援叢集)套件。
- 「Load Balance」軟體庫包含了使用 Linux 虛擬伺服器(LVS)的負載平衡叢集套件。
- 系統會為您自動選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軟體庫。它包含了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同步發行的完整軟體,並且這些軟體的版本為作業系統發行時的同步最新版本。
- 「Resilient Storage」軟體庫包含了使用 Red Hat 全域檔案系統(GFS)的儲存叢集套件。

圖形 9.49. 新增軟體庫

圖形 9.50. 選擇網路介面卡
- 由下拉式選單選擇介面卡。
- 按下「確定」。

圖形 9.51. 網路連線
repodata
的目錄。
警告
9.17.2. 自訂軟體選擇
注意

圖形 9.52. 套件群組的細節

圖形 9.53. 套件選擇清單內容選單
9.17.2.1. 核心網路服務
- 用來中央化紀錄的 syslog
- 傳送電子郵件的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進行網路檔案共享的 NFS(Network File System)
- 進行遠端存取的 SSH(Secure SHell)
- 進行 resource advertising 的 mDNS(multicast DNS)
- 透過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來進行的網路檔案傳輸
- 透過 CUPS(Common UNIX Printing System)進行列印
- 進行遠端桌面存取的 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
9.18. x86、AMD64 以及 Intel 64 的開機載入程式配置
重要
注意

圖形 9.54. 開機載入程式設定
警告
警告
- 新增
- 要把作業系統加入 GRUB,請選擇「新增」。請從下拉式選單中,選擇包含可開機作業系統的分割區,然後賦予一個標籤。GRUB 會在開機選單中,顯示這個標籤。
- 編輯
- 要改變 GRUB 開機選單的項目,請選擇該項目然後點選「編輯」。
- 刪除
- 要從 GRUB 開機選單中移除一個項目,請選擇該項目然後點選「刪除」。
注意
注意
/boot/grub/grub.conf
檔案中的密碼項目。如果您無法開機,請使用第一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光碟上的「救援」模式,來重新設定 GRUB 的密碼。
brub-md5-crypt
工具程式。欲知這個工具程式的使用詳情,請在終端機視窗裡執行 man grub-md5-crypt
,參閱其 man page。
重要
9.18.1. 進階開機載入程式設定
- 主開機紀錄區(MBR)— 這是建議您在含有 BIOS 韌體的系統上安裝開機載入程式的地方;除非 MBR 已經有了另一個開機啟動程式(例如 System Commander),用來啟動另一種作業系統。MBR 是硬碟上的特別區域,BIOS 在開機時會自動載入 MBR;這也是在開機過程中,開機載入程式取得開機過程控制權的最早時間點。如果您將 GRUB 安裝在 MBR 中,在系統開機時,GRUB 會在開機時顯示提示符號。然後您便可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或其它您已配置了開機載入程式啟動的作業系統。
- EFI 系統分割區 — 含有 UEFI 韌體的系統需要特殊分割區來安裝開機載入程式。這需要是個實體(非 LVM)、
efi
類型的分割區,並且含有至少 50MB 的空間;建議空間大小為 200MB。包含此分割區的磁碟必須以一個 GUID Partition Table(GPT)標記,而不是 Master Boot Record。若您要在一個含有 MBR 的磁碟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該磁碟必須重新標記;您將會失去這個磁碟上的所有資料。 - boot 分割區的第一個磁區 — 如果系統上已經有另一個開機載入程式,建議您將 GRUB 安裝在此處。在這種情形下,您的其它開機載入程式會先取得控制權。接著,您便可以配置該開機載入程式來啟動 GRUB,進而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注意
如果您將 GRUB 設為第二個開機載入程式,那麼在您安裝與啟動新的 kernel 時,您必須重新配置主開機載入程式。並不是所有作業系統(例如微軟的 Windows)的 kernel 都以同樣方式開機的。因此,大部分使用雙重開機的使用者,會選用 GRUB 作為主開機載入程式。

圖形 9.55. 安裝開機載入程式
注意
/boot/
分割區同一顆磁碟上的 MBR。
注意
/boot
Linux 分割區以用來啟動 Linux,至於其它的 Linux 分割 區則可以配置在 1024 磁柱之後。
parted
程式中,1024 磁柱等於 528MB,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www.pcguide.com/ref/hdd/bios/sizeMB504-c.html
9.18.2. 救援模式
- 請由任何安裝媒介(例如 CD、DVD、USB 或 PXE)啟動 x86、AMD64、或 Intel 64 系統,然後在安裝開機提示符號下,輸入
linux rescue
。有關於救援模式的完整描述,請參閱 章 36, 基本系統復原。
9.19. 安裝套件

圖形 9.56. 開始進行安裝

圖形 9.57. 已完成的套件
9.20. 安裝完成
login:
提示或是 GUI 登錄畫面(若您安裝了 X Window System 並選擇自動啟動 X 的話)出現。
章 10. Intel 或 AMD 系統安裝上的疑難排解
/tmp
目錄中的檔案裡。這些檔案包含了:
/tmp/anaconda.log
- anaconda 一般訊息
/tmp/program.log
- anaconda 所執行的所有外部程式
/tmp/storage.log
- 廣泛的儲存模組資訊
/tmp/yum.log
- yum 套件安裝訊息
/tmp/syslog
- 硬體相關的系統訊息
/tmp/anaconda-tb-identifier
中,identifier 代表隨機的字串。
scp
來將這些檔案複製至網路上的另一部系統上。
10.1. 您無法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0.1.1. 您是否無法使用 RAID 控制卡來開機嗎?
GRUB:
)與閃爍的游標。在此情況下,您必須要重新劃分您系統的分割區。
/boot
分割區,比方說在另一顆硬碟上。當 RAID 控制卡發生問題時,您必須要使用一個內部的硬碟來建立分割區。
/boot/
分割區的相同磁碟。
10.1.2. 您的系統是否顯示了 Signal 11 錯誤?
boot:
或是 ya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下列指令:
linux mediacheck
http://www.bitwizard.nl/sig11/
10.1.3. 診斷早期的開機問題
kernel
(某些情況下是以 linux
)開始的一行的最後,加入以下:
- 在使用 BIOS 韌體的系統上,加入
earlyprintk=vga,keep
。接下來開機主控台的訊息會顯示在系統的螢幕上。 - 在使用 UEFI 韌體的系統上,加入
earlyprintk=efi,keep
。接下來開機主控台的訊息會顯示在 EFI 頁框緩衝區中。
quiet
選項來壓過其它訊息,僅顯示來自開機主控台的訊息。
注意
/boot/config-version
檔案中啟用 — CONFIG_EARLY_PRINTK=
與 CONFIG_EARLY_PRINTK_EFI=
選項必須設定為 y
。預設上這是啟用的,但如果您停用了這兩個選項,就必須在救援模式中掛載 /boot
分割區,然後編輯配置檔案來重新啟用。
10.2. 開始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0.2.1. 進入圖形化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xdriver=vesa
開機選項來達成此一目的。此外,您亦可透過使用 resolution=
開機選項來強迫安裝程式使用特定的螢幕解析度。此選項對於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者來說,非常便利。另一個方法便是使用 driver=
選項,來指定要載入的顯示卡驅動程式。若此方法成功的話,請回報這項錯誤,因為安裝程式無法自動偵測出您的顯示卡。欲取得更多開機選項的詳細資訊,請參閱 章 28, 開機選項。
注意
nofb
的開機選項。這個指令也許對某些螢幕讀取硬體的存取性來說是必要的。
10.3. 進行安裝時所發生的問題
10.3.1. 「無法找到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裝置
」之錯誤訊息
No devices found to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錯誤訊息,這很可能是因為安裝程式無法辨識某個 SCSI 控制器。
10.3.2. 儲存 Traceback 訊息

圖形 10.1. 當機回報對話方塊
- 詳細資訊
- 顯示錯誤的詳細資訊:
圖形 10.2. 當機的詳細資訊
- 儲存
- 將詳細資訊儲存至本機或遠端機器上:
- 離開
- 退出安裝程序。

圖形 10.3. 選擇回報目的地
- 日誌程式
- 將錯誤詳細資訊儲存在本機硬碟上的特定位置。
- Red Hat 客戶支援
- 將當機回報至客戶支援部,以尋求協助。
- 報告上傳程式
- 將壓縮後的當機報告傳送到 Bugzilla 或您所指定的 URL。

圖形 10.4. 配置回報程式的偏好設定
- 日誌程式
- 指定日誌檔的路徑與檔名。如果您打算將資料加入現有的日誌檔,請勾選「增加」。
圖形 10.5. 指定日誌檔的本機路徑
- Red Hat 客戶支援
- 請輸入 Red Hat Network 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如此一來,您的報告會送往客戶支援部門,並與您的帳號連結。系統會預先填寫 URL,同時預設上會勾選「驗證 SSL」。
圖形 10.6. 輸入 Red Hat Network 的身分認證資料
- 報告上傳程式
- 指定要上傳當機報告之壓縮檔的 URL。
圖形 10.7. 輸入上傳當機報告的 URL
- Bugzilla
- 請輸入 Bugzilla 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藉此將當機報告發送至 Red Hat 的 bug 追蹤系統 Bugzilla。系統會預先填寫 URL,同時預設上會勾選「驗證 SSL」。
圖形 10.8. 輸入 Bugzilla 的身分認證詳細資料

圖形 10.9. 確認報告資料

圖形 10.10. 回報中

圖形 10.11. 回報完成
10.3.3. 分割表上的問題
無法讀取裝置 hda 上的分割表。若要建立新的分割區,它必須先被初始化,這會造成此硬碟上的「所有資料」遺失。
10.3.4. 使用剩餘的空間
swap
和一個 /
(root)分割區,並且您已經選取了 root 分割區來使用剩餘的空間,不過它並沒有填滿整個硬碟。
/
(root)分割區使用硬碟上的所有剩餘空間,您必須建立一個 /boot
分割區。
10.3.5. 「磁碟必須含有 GPT 磁碟標籤」錯誤訊息
「sda 必須含有 GPT 磁碟標籤」
sda
)含有一個 Master Boot Record(MBR)標籤,但 UEFI 系統需要的是一個 GUID Partition Table(GPT)標籤。因此您無法在一個標記了 MBR 的磁碟上重複使用既有的磁碟分割格式;磁碟必須重新標記,這代表您必須建立一個新的分割區格式並失去所有資料。
10.3.6. 其它建立分割區的問題
/
(root)分割區- 一個 swap 類型的 <swap> 分割區
注意
10.4. 安裝完成後所發生的問題
10.4.1. 在 x86 系統上有問題使用圖形化的 GRUB 畫面嗎?
/boot/grub/grub.conf
檔案。
grub.conf
檔案中,在 splashimage
那一行的最前面,加上 #
,讓整行成為註解。
b
啟動系統。
grub.conf
檔,而您所做的變更即會生效。
grub.conf
檔案中以重新啟動圖形化的開機畫面。
10.4.2. 開機進入圖形環境
startx
指令來啟動。
/etc/inittab
檔案,您只需更改執行層級部份的相對號碼即可。完成更改後,請重新啟動您的電腦,下次您登入時,您將可以看到圖形介面的登入畫面。
su
指令以轉換為 root。
gedit /etc/inittab
/etc/inittab
檔案。在第一個畫面裡,您會看到類似以下一節: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are: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 4 - unused
# 5 - X11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id:3:initdefault:
id:3:initdefault:
這一行中的 3
為 5
。
警告
3
改為 5
)。
id:5:initdefault:
10.4.3. X 視窗系統(GUI)上的問題
10.4.4. 關於 X 伺服器當掉,以及非 root 使用者的問題
df -h
df
指令可以讓您看出,哪個分割區的空間已滿。要了解更多 df
指令的詳情,以及所有選項的一覽表(例如本例的 -h
選項),請參照 df
的 man page。您只要在 shell 提示符號下,鍵入 man df
指令即可。
/home/
與 /tmp/
分割區很容易因為一般使用者的超量使用,而被塞滿。您可以刪除一些舊的檔案,以清出空間;之後再以先前不成功的使用者啟動 X 看看。
10.4.5. 當您試著要登入時的問題
linux single
的方式開機您的系統。
e
以進入編輯模式。您將會看見在設定檔中您所 選取的開機標籤項目。
kernel
為起始的一行,並輸入 e
以編輯此開機項目。
kernel
一行的最後附加:
single
b
來啟動系統。
#
提示符號,您需要輸入 passwd root
,然後您便可以輸入新的 root 密碼。 再來,您可以輸入 shutdown -r now
,您的系統將會以您新的密碼重新啟動。
su -
,然後再輸入您的 root 密碼。接著,請輸入 passwd <username>
。在此您將可以為指定的使用者輸入一組新的密碼。
https://hardware.redhat.com/
10.4.6. 系統找不到您的記憶體嗎?
cat /proc/meminfo
指令來檢查。
/boot/grub/grub.conf
檔案中加入下列這一行:
mem=xxM
/boot/grub/grub.conf
檔案中,上述的例子看起來會類似以下所示:
# NOTICE: You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paths are relative to /boot/ default=0 timeout=30 splashimage=(hd0,0)/grub/splash.xpm.gz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Client (2.6.32.130.el6.i686) root (hd0,1) kernel /vmlinuz-(2.6.32.130.el6.i686 ro root=UUID=04a07c13-e6bf-6d5a-b207-002689545705 mem=1024M initrd /initrd-(2.6.32.130.el6.i686.img
grub.conf
檔案中所做的變更將會立即生效。
e
以進入編輯模式。您將會看到您所選取的開機識別標籤設定檔中一系列的項目。
kernel
開頭的那一行並輸入 e
以編輯開機紀錄項。
kernel
那一行的最後,增加
mem=xxM
b
來啟動系統。
部 II. IBM Power System 主機架構 – 安裝與開機
重要
ppc
和 ppc6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只支援 64 位元的 Power System 架構(ppc64
)。
章 11. 計畫於 Power System 伺服器上安裝
11.1. 升級或安裝?
11.2. 硬體需求
11.3. 安裝工具
- 在非虛擬化的 Power Systems 伺服器上安裝、配置 Linux。
- 以之前配置的邏輯分割區(LPAR,亦即虛擬伺服器)安裝、配置 Linux 伺服器。
- 在新的或之前安裝過 Linux 的系統上,安裝 IBM 服務與生產力工具。IBM 服務與生產力工具包括 DLPAR(動態邏輯分割區,dynamic logical partition)工具程式。
- 升級 Power Systems 伺服器的系統韌體等級。
- 在之前安裝的系統上,進行診斷或維護。
- 將 LAMP 伺服器(軟體堆疊)與應用程式資料從 System x 遷移到 System p 系統。LAMP 伺服器是數種開放原始碼軟體的集合。LAMP 表示 Linux、Apache HTTP 伺服器、MySQL 相關伺服器、以及 PHP(Perl 或 Python)script 語言。
11.4. 準備 IBM Power Systems 伺服器
重要
c00000
,不然您應該會看見類似下列的錯誤:
DEFAULT CATCH!, exception-handler=fff00300
11.5. RAID 與其它磁碟裝置
重要
/etc/fstab
、/etc/crypttab
,或是其它藉由裝置節點名稱來參照裝置的配置檔案。在遷移這些檔案之前,您必須編輯它們,將裝置節點路徑取代為裝置的 UUID。您可使用 blkid
指令來取得裝置的 UUID。
11.5.1. 硬體 RAID
11.5.2. 硬體 RAID
11.5.3. FireWire 與 USB 磁碟
注意
11.6. 您有足夠的磁碟空間嗎?
- 擁有足夠的未分割[6]用於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磁碟空間,或是
- 擁有一或多個可以刪除的分割區,把空間騰出來,以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11.7. 選擇開機方式
章 12. 準備安裝
12.1. 準備網路安裝
重要
注意
注意
ya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以下指令:
linux mediacheck
注意
/var/www/inst/rhel6.7
本機目錄,能以 http://network.server.com/inst/rhel6.7
存取。
/location/of/disk/space
來指定。這個目錄會透過 FTP、NFS、HTTP 或 HTTPS 分享出來,並指定為 /publicly/available/directory。舉例來說,/location/of/disk/space
可能是一個您所建立的目錄,稱為 /var/isos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可能會是 /var/www/html/rhel6.7
,供 HTTP 安裝使用。
dd if=/dev/dvd of=/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12.1.1. 準備 FTP、HTTP 和 HTTPS 安裝
警告
TLSv1
通訊協定,並停用 SSLv2
與 SSLv3
。這是因為 POODLE SSL 弱點(CVE-2014-3566)的關係。關於保護 Apache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1232413;關於保護 tftp 的資訊,請參閱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1234773。
12.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
install.img
檔案,與/或 product.img
檔案能透過 NFS 在網路上使用即可。
- 將 ISO 映像檔傳輸至 NFS 匯出目錄中。在 Linux 系統上,請執行:
mv /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其中 path_to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路徑,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同時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是透過 NFS 分享出來的目錄。 - 使用 SHA256 checksum 程式來驗證您所複製的 ISO 映像檔是否存在。各種作業系統皆能使用許多種 SHA256 checksum 程式。在 Linux 系統上,請執行:
$ sha256sum name_of_image.iso
name_of_image 代表 ISO 映像檔的名稱。SHA256 checksum 程式會顯示一個名為雜湊(hash)的 64 位元字元。請拿此雜湊與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下載」網頁上所顯示的雜湊互相比較(請參閱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這兩個雜湊應該相同。 - 將 ISO 檔案中的
images/
目錄複製至同名、您用來儲存 ISO 映像檔的目錄中。請輸入下列指令:mount -t iso9660 /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mount_point -o loop,ro
cp -pr /mount_point/images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umount /mount_point
其中path_to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路徑,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而mount_point
是掛載映像檔所使用的掛載點。例如:mount -t iso9660 /var/isos/RHEL6.iso /mnt/tmp -o loop,ro
cp -pr /mnt/tmp/images /var/isos/
umount /mnt/tmp
現在 ISO 映像檔與images/
目錄已經存在於同一目錄裡。 - 驗證
images/
目錄是否至少包含了install.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安裝程序將無法進行。此外,images/
也應包含product.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在進行套件群組選擇階段時,便只有「最小型」安裝的套件可使用(請參閱〈節 16.19, “選取套件群組”〉)。重要
install.img
和product.img
必須為images/
目錄中的唯一檔案。 - 請確定公開目錄存在於網路伺服器的
/etc/exports
檔案裡,這樣 NFS 能將這目錄分享出來。若要將目錄以唯讀的方式匯出至一部特定系統上,請使用:/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client.ip.address (ro)
若要將目錄以唯讀的方式匯出至所有系統上,請使用:/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 (ro)
- 請在網路伺服器上,啟動 NFS daemon(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請使用
/sbin/service nfs start
這項指令)。若 NFS 已在執行中,請重新載入配置檔案(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請使用/sbin/service nfs reload
)。 - 請確認您有依照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中的指示來測試 NFS share。請參閱您的 NFS 文件,以取得更多有關於啟用與停用 NFS 伺服器上的相關資訊。
注意
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下列指令:
linux mediacheck
12.2. 準備硬碟安裝
注意
fdisk
工具程式。
重要
- 安裝 DVD 的 ISO 映像檔。ISO 映像檔是個包含了 DVD 完整內容的檔案。
- 擷取自 ISO 映像檔的
install.img
檔案。 - 與/或擷取自 ISO 映像檔的
product.img
檔案。
-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 DVD 的 ISO 映像檔(請參閱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此外,若您擁有實體的 DVD 媒介,您可在一部 Linux 系統上,透過以下指令來建立它的映像檔。
dd if=/dev/dvd of=/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其中 dvd 是您的 DVD 裝置,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path_to_image 是用來儲存 ISO 映像檔的位置。 - 將 ISO 映像檔傳輸至硬碟上ISO 映像檔必須位於您將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內部硬碟上,或是位於連接了該電腦的 USB 磁碟上。
- 使用 SHA256 checksum 程式來驗證您所複製的 ISO 映像檔是否存在。各種作業系統皆能使用許多種 SHA256 checksum 程式。在 Linux 系統上,請執行:
$ sha256sum name_of_image.iso
name_of_image 代表 ISO 映像檔的名稱。SHA256 checksum 程式會顯示一個名為雜湊(hash)的 64 位元字元。請拿此雜湊與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下載」網頁上所顯示的雜湊互相比較(請參閱 章 1, 取得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這兩個雜湊應該相同。 - 將 ISO 檔案中的
images/
目錄複製至同名、您用來儲存 ISO 映像檔的目錄中。請輸入下列指令:mount -t iso9660 /path_to_image/name_of_image.iso /mount_point -o loop,ro
cp -pr /mount_point/images /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umount /mount_point
其中path_to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路徑,name_of_image
是 ISO 映像檔的名稱,而mount_point
是掛載映像檔所使用的掛載點。例如:mount -t iso9660 /var/isos/RHEL6.iso /mnt/tmp -o loop,ro
cp -pr /mnt/tmp/images /var/isos/
umount /mnt/tmp
現在 ISO 映像檔與images/
目錄已經存在於同一目錄裡。 - 驗證
images/
目錄是否至少包含了install.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安裝程序將無法進行。此外,images/
目錄也應包含product.img
檔案,若沒有此檔案的話,在進行套件群組選擇階段時,便只有「最小型」安裝的套件可使用(請參閱<節 9.17, “選取套件群組”>)。重要
install.img
和product.img
必須為images/
目錄中的唯一檔案。
注意
boot:
提示符號中輸入下列指令:
linux mediacheck
章 13. 在 IBM Power System 上進行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 將 ISO 映像檔放置在一個安裝程式能夠存取的位置中:
- 在一個本機硬碟上
- USB 卸除式磁碟
- 請藉由將映像檔寫入下列媒介中,以建立驅動程式光碟:
- CD
- DVD
欲取得如何製作安裝光碟上的指示,以及如何將 ISO 映像檔燒錄至 CD 或 DVD 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2.1, “建立安裝 DVD”。
13.1. 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的限制
- 已使用中的裝置
- 您不可使用驅動程式更新來取代安裝程式已載入的驅動程式。您必須已安裝程式所載入的驅動程式來完成安裝,並在安裝完成後才將驅動程式更新。若是您在安裝程序進行時需要新的驅動程式,請考慮執行一項初始 RAM disk 驅動程式更新 — 請參閱 節 13.2.3, “準備一個初始 RAM disk 的更新”。
- 擁有相等裝置與其並存的裝置
- 因為所有相同類型的裝置都會一起被初始化,因此若是安裝程式已為某些裝置載入了驅動程式,您將無法更新相似裝置的驅動程式。比方說,有一部擁有兩塊不同網路介面卡的系統,其中之一含有可用的驅動程式更新。安裝程式會同時初始化這兩塊網路卡,因此您將無法使用該驅動程式更新。請已安裝程式所載入的驅動程式來完成安裝,並在安裝完成後將驅動程式更新,或是使用一個初始 RAM disk 驅動程式更新。
13.2. 準備在安裝時進行驅動程式更新
- 使用映像檔本身的方式
- 本機硬碟
- USB 卸除式磁碟
- 使用了透過映像檔所產生的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方式
- CD
- DVD
13.2.1. 準備使用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
13.2.1.1. 準備使用一個位於本機儲存裝置上的映像檔
.iso
。在下列範例中,檔案已被重新命名為 dd.iso
:

圖形 13.1. 持有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的 USB 卸除式磁碟之內容
OEMDRV
。
dlabel=on
開機選項來控制的,並且就預設值會被啟用。請參閱 節 6.3.1, “讓安裝程式自動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13.2.2. 準備一份驅動程式光碟
13.2.2.1. 在 CD 或 DVD 上建立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重要
- 請使用 Red Hat 或是您的硬體供應商所提供的桌面檔案管理程式,來找出驅動程式光碟的 ISO 映像檔。
圖形 13.2. 顯示在檔案管理程式視窗中的典型 .iso 檔案
- 請按右鍵點選此檔案並選擇寫入光碟中。您將會看見一個與下列類似的視窗:
圖形 13.3. CD/DVD Creator 的「光碟寫入」對話方塊
- 請按下寫入按鈕。若是光碟機中沒有空白的光碟,CD/DVD Creator 將會提示您插入空白光碟。
rhdd3
的檔案,以及一個名為 rpms
的目錄:

圖形 13.4. 在 CD 或 DVD 上的典型驅動程式更新內容
.iso
為結尾的檔案,那麼這代表您並未正確地建立該磁碟,並且您應該再次嘗試建立。若您所使用的是一個 GNOME 以外的 Linux 桌面環境,或是您正在使用一個不同的作業系統,請確認您選擇了一則類似由映像檔進行燒錄的選項。
13.2.3. 準備一個初始 RAM disk 的更新
重要
- 請將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放置在您的安裝伺服器上。通常,您會藉由從一個 Red Hat 或是硬體供應商所提供的網路位置來將它下載至安裝伺服器上。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的名稱結尾會是
.iso
。 - 請將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複製至
/tmp/initrd_update
目錄中。 - 請將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重新命名為
dd.img
。 - 請在指令列上切換至
/tmp/initrd_update
目錄中、輸入下列指令,然後按下 Enter:find . | cpio --quiet -o -H newc | gzip -9 >/tmp/initrd_update.img
- 請將
/tmp/initrd_update.img
這個檔案複製至存放了您希望使用來進行安裝的 target 的目錄中。此目錄位於/var/lib/tftpboot/yaboot/
目錄中。比方說,/var/lib/tftpboot/yaboot/r6c/
可能存放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的 yaboot 安裝目標。 - 請編輯
/var/lib/tftpboot/yaboot/yaboot.conf
檔案使其包含一個含有您剛建立的初始 RAM disk 更新的項目,格式如下:image=target/vmlinuz label=target-dd initrd=target/initrd.img,target/dd.img
target 代表您希望使用於安裝的目標。
範例 13.1. 透過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來準備一項初始 RAM disk 更新
driver_update.iso
是個您由網路上所下載至您安裝伺服器目錄中的一個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您希望開機、位於安裝伺服器的目標位於 /var/lib/tftpboot/yaboot/rhel6/
中
$ cp driver_update.iso /tmp/initrd_update/dd.img $ cd /tmp/initrd_update $ find . | cpio --quiet -c -o -H newc | gzip -9 >/tmp/initrd_update.img $ cp /tmp/initrd_update.img /tftpboot/yaboot/rhel6/dd.img
/var/lib/tftpboot/yaboot/yaboot.conf
檔案並包含下列項目:
image=rhel6/vmlinuz label=rhel6-dd initrd=rhel6/initrd.img,rhel6/dd.img
13.3. 在安裝時更新驅動程式
- 讓安裝程式自動地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 讓安裝程式為您提示驅動程式更新。
- 使用開機選項來指定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13.3.1. 讓安裝程式自動尋找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OEMDRV
的區塊裝置。安裝程式將會自動地檢查該裝置,載入任何它所偵測到的驅動程式更新,並且不會在進行這項程序時提示您。欲取得有關於如何準備讓安裝程式使用的儲存裝置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 節 13.2.1.1, “準備使用一個位於本機儲存裝置上的映像檔”。
13.3.2. 讓安裝程式為您提示驅動程式更新
- 開始正常地以您所選擇的方式進行安裝。若安裝程式無法載入某個進行安裝時所需的硬體之驅動程式(比方說若是它無法偵測任何網路或是儲存控制器),它便會提示您插入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圖形 13.5. 「找不到驅動程式」的對話方塊
- 請選擇使用驅動程式磁碟並參閱 節 13.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13.3.3. 使用一項 Boot 選項來指定驅動程式更新磁碟
重要
- 請在安裝程序一開始時,在 boot 提示中輸入
linux dd
,然後按下 Enter。安裝程式會提示您確認是否有驅動程式磁片:圖形 13.6. 驅動程式磁片的提示
- 請將您所建立在 CD、DVD,或是 USB 儲存裝置上的驅動程式更新磁碟插入,並選擇「是」。安裝程式會檢查它所能偵測到的儲存裝置。若是只有一個可能持有驅動程式磁碟的位置(比方說,安裝程式偵測到了 DVD 光碟機,但卻沒有偵測到其它儲存裝置),它將會自動地載入任何它所能在此位置上找到的驅動程式更新。若安裝程式發現超過一個持有驅動程式更新的位置,它會提示您指定更新的位置。請查看〈節 13.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13.3.4. 選擇一個包含了驅動程式更新的安裝伺服器目標
- 配置電腦從網路卡啟動,方法是在 SMS 選單中選擇
Select Boot Options
(選擇啟動選項),然後點選Select Boot/Install Device
(選擇啟動/安裝裝置)。最後,請從可用裝置中選擇您的網路裝置。 - 請在 yaboot 安裝伺服器環境中選擇您在您的安裝伺服器上,所準備的開機 target。比方說,若您在您安裝伺服器上的
/var/lib/tftpboot/yaboot/yaboot.conf
檔案中,將此環境標記為rhel6-dd
的話,請在提示中輸入rhel6-dd
, 並按下 Enter 鍵。
13.4. 指定驅動程式更新映像檔或驅動程式更新磁碟的位置

圖形 13.7. 選擇驅動程式磁碟來源

圖形 13.8. 選擇一個驅動程式磁碟分割區

圖形 13.9. 選擇一個 ISO 映像檔
章 14. 啟動安裝程式
重要
vnc
開機選項(詳情請參閱〈節 28.2.1, “允許透過 VNC 來進行遠端存取”〉。
重要
Cannot load initrd.img: Claim failed for initrd memory at 02000000 rc=ffffffff
real-base
更改為 c00000
。您可使用 printenv
指令並以 setenv
指令來設定值,以由 OpenFirmware 提示取得 real-base
的值。

圖形 14.1. SMS 主控台
boot:
提示。要啟動圖形化安裝,現在請加入 vnc
開機選項。請按下 Enter 或是等待逾時直到安裝開始。
vmlinuz
以及 ramdisk
以透過網路啟動您的系統。您無法使用 ppc64.img
來透過網路開機;此檔案對於 TFTP 來說過大。
14.1. 開機選單
boot:
提示。例如: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IBM / Elapsed time since release of system processors: 276 mins 49 secs System has 128 Mbytes in RMA Config file read, 227 bytes Welcome to the 64-bit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 installer! Hit <TAB> for boot options. Welcome to yaboot version 1.3.14 (Red Hat 1.3.14-35.el6) Enter "help" to get some basic usage information boot:
linux
並按下 Enter。
vnc
開機選項,以啟用圖形安裝:
boot: * linux boot: linux vnc Please wait, loading kernel...
14.2. 從不同來源進行安裝
表格 14.1. 開機方法和安裝來源
開機方法 | 安裝來源 |
---|---|
安裝 DVD | DVD、網路,或硬碟 |
安裝 USB 卸除式磁碟 | 安裝 DVD、網路、或硬碟 |
最小開機光碟或 USB、救援光碟 | 網路或硬碟 |
14.3. 使用 yaboot 安裝伺服器來透過網路開機
Select Boot Options
(選擇啟動選項),然後點選 Select Boot/Install Device
(選擇啟動/安裝裝置)。最後,請從可用裝置中選擇您的網路裝置。
- 請確認網路線已連接。就算電腦未開機,網路線插槽的連線信號燈也應要亮起。
- 開啟電腦。
- 有個選單畫面將會出現。請按下與欲選取的選項相應的數字鍵。
章 15. 配置語言和安裝來源
15.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重要
xdriver=vesa
選項開機 – 請參閱 章 28, 開機選項

圖形 15.1. 如在「URL 設定」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圖形 15.2. 如在「選擇語言」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 視窗 — 視窗(在本指南上通常被稱為對話方塊)會出現在整個安裝過程的畫面上。有時候,一個視窗可能會重疊在另一個視窗上方;在這種情況下,您只能與最上方的視窗進行互動。當您完成了在該視窗上的作業後,它將會消失,讓您能繼續在其下方的視窗中工作。
- 核取方塊 — 核取方塊能讓您選擇或取消選擇一項功能。核取方塊會以一個星號(表示已選取)或一個空白(表示未選取)來顯示。當游標停留在一個核取方塊中時,您可按下空白鍵,以選取一個未選取的項目,或取消選取一個已選取的項目。
- 文字輸入行 — 文字輸入行是個讓您能夠輸入安裝程式所需資訊的區域。當游標停留在一個文字輸入行時,您可以輸入亦或編輯在該行上的資訊。
- 文字元件 — 文字元件是用來顯示文字的一個畫面區域。有時候,文字元件也許會包含其它的元件,例如核取方塊。如果一個文字元件包含了超過它所能容納空間的資料,旁邊便會出現一個捲軸;如果您將游標放置在該文字元件上,您便可使用向上與向下鍵來捲動所有在其中的資訊。您目前的位置會以 # 字元出現在捲軸上,當您捲動捲軸時它將會上下移動。
- 捲軸 — 捲軸會出現在視窗的兩側或底端,用來控制清單或文件目前在視窗框中的位置。使用捲軸可讓您輕易地移動至檔案的任何部份。
- 按鈕元件 — 按鈕元件是用來與安裝程式互動的主要方法。您可藉由使用 Tab 與 Enter 鍵操縱這些按鈕,以完成安裝程式的過程。當按鈕為反白時,表示可以被選取。
- 游標 — 儘管並非元件,游標可用來選取特定元件(並與其產生互動)。當游標在元件之間移動時,可能會使得元件改變顏色,或者游標本身可能只會顯示在元件中或顯示在元件旁。在 圖形 15.1, “如在「URL 設定」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中,游標位於「啟用 HTTP 代理」勾選方塊上。在 圖形 8.2, “如在「選擇語言」中所看到的安裝程式元件” 中,游標則位於「確定」按鈕上。
15.1.1. 使用鍵盤來操縱
警告
15.2. 選擇語言

圖形 15.3. 選擇語言
15.3. 安裝方式

圖形 15.4. 安裝方式
15.3.1. 開始進行安裝
15.3.1.1. 透過 DVD 來進行安裝
15.3.2. 由硬碟進行安裝
repo=hd
開機選項,您便已指定了分割區。

圖形 15.5. 硬碟安裝中的分割區選擇對話方塊
/dev/sd
為起始。每個獨立的磁碟皆有對應的字母,比方說 /dev/sda
。磁碟上的各個分割區皆會按照編號排列,例如 /dev/sda1
。
表格 15.1. 不同分割區類型的 ISO 映像位置
分割區類型 | 卷冊 | 檔案的原始路徑 | 要使用的目錄 |
---|---|---|---|
VFAT | D:\ | D:\Downloads\RHEL6.7 | /Downloads/RHEL6.7 |
ext2, ext3, ext4 | /home | /home/user1/RHEL6.7 | /user1/RHEL6.7 |
/
。若是 ISO 映像檔位於某個已掛載分割區的子目錄中,請輸入分割區中,持有該 ISO 映像檔的目錄之名稱。比方說,若是 ISO 映像檔所位於的分割區一般被掛載為 /home/
,並且映像檔位於 /home/new/
中的話,您便需輸入 /new/
。
重要
15.3.3. 執行網路安裝
askmethod
或 repo=
選項來啟動安裝程序時,您可透過使用 FTP、HTTP、HTTPS 或 NFS 協定的來藉由網路伺服器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在之後的安裝程序中,Anaconda 會使用相同的網路連線來參照額外的軟體庫。

圖形 15.6. 網路裝置

圖形 15.7. 辨識 NIC
IPv4 選項
- 動態式 IP 配置(DHCP)
- Anaconda 使用執行於網路上的 DHCP,以自動地提供網路配置。
- 手動式配置
- Anaconda 會提示您手動式輸入網路配置,包括此系統的 IP 位址、網路遮罩、閘道器位址以及 DNS 位址。
IPv6 選項
- 自動
- Anaconda 會根據網路環境,使用 router advertisement(RA)與 DHCP 來自動配置。(與 NetworkManager 中的
Automatic
選項相同) - 自動,僅及於 DHCP
- Anaconda 並不使用 RA,而會直接由 DHCPv6 請求資訊,以建立一項含狀態的配置。(和 NetworkManager 中的
Automatic, DHCP only
選項相同) - 手動式配置
- Anaconda 會提示您手動式輸入網路配置,包括此系統的 IP 位址、網路遮罩、閘道器位址,以及 DNS 位址。

圖形 15.8. 配置 TCP/IP

圖形 15.9. 手動式 TCP/IP 配置
- 如果您要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請至 節 15.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 如果您要透過 Web 或 FTP 來進行安裝,請至 節 15.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15.3.4. 透過 NFS 來進行安裝
repo=nfs
開機選項,您便已指定了伺服器與路徑。

圖形 15.10. NFS 設定對話方塊
- 請在「NFS 伺服器名稱」欄位中輸入您 NFS 伺服器的區域名稱或 IP 位址。比方說,如果您要從一個位於
example.com
區域中,名為eastcoast
的主機進行安裝的話,請輸入eastcoast.example.com
。 - 請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目錄」欄位中輸入已匯出目錄的名稱:
- 假如該 NFS 伺服器匯出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安裝目錄樹的鏡像區,請輸入包含了安裝目錄樹的 root 目錄路徑。假如所指定的數值皆正確的話,將會出現一則訊息指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安裝程式正在執行中。
- 若 NFS 伺服器需匯出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DVD 的 ISO 映像檔,請輸入包含了該 ISO 映像檔的目錄。
若您有依照〈節 12.1.2, “準備一項 NFS 安裝”〉中所敘述的設定來安裝的話,匯出的目錄即為您指定為publicly_available_directory
的目錄。 - 請在「NFS 掛載選項」欄位中,指定任何您所需要的 NFS 掛載選項。欲取得完整的選項清單,請參閱 mount 與 nfs 的 man page。若您不需要任何掛載選項,請將欄位保留為空白。
15.3.5. 透過 FTP、HTTP 或 HTTPS 來進行安裝
重要
http://
、https://
或 ftp://
為協定。
repo=ftp
或 repo=http
開機選項,您便已指定了伺服器與路徑。
/images
目錄的目錄名稱。比方說:
/mirrors/redhat/rhel-6.7/Server/ppc64/
https://
。
{ftp|http|https}://<user>:<password>@<hostname>[:<port>]/<directory>/
http://install:rhel6.7pw@name.example.com/mirrors/redhat/rhel-6.7/Server/ppc64/

圖形 15.11. URL 設定對話方塊
15.4. 驗證媒介
章 16. 使用 anaconda 來進行安裝
16.1. 文字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 配置進階的儲存方式,例如 LVM、RAID、FCoE、zFCP 以及 iSCSI。
- 自訂化分割區配置
- 自訂化開機載入程式配置
- 在進行安裝時選擇套件
- 透過 firstboot 來配置已安裝的系統
16.2. 圖形化模式安裝程式使用者介面
注意
yaboot:
提示號下使用以下的開機指令:
linux text
16.3. Linux 虛擬主控台注意事項
表格 16.1. 主控台、按鍵組合與內容
主控台 | 切換按鍵組合 | 內容 |
---|---|---|
1 | ctrl+alt+f1 | 安裝對話方塊 |
2 | ctrl+alt+f2 | shell 提示符號 |
3 | ctrl+alt+f3 | 安裝日誌(來自於安裝程式的訊息) |
4 | ctrl+alt+f4 | 系統相關訊息 |
5 | ctrl+alt+f5 | 其它訊息 |
6 | ctrl+alt+f6 | X 圖形顯示 |
16.4. 使用 HMC vterm
16.5. 歡迎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圖形 16.1. 歡迎畫面
16.7. 鍵盤設定

圖形 16.3. 鍵盤設定
注意
system-config-keyboard
指令以啟用鍵盤設定工具。若您不是 root 的話,系統則會要求您輸入 root 密碼才能繼續。
16.8. 儲存裝置

圖形 16.4. 儲存裝置
- 基本的儲存裝置
- 請選擇「基本儲存裝置」,在以下儲存裝置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直接連上本機的硬碟或固態硬碟。
- 專門的儲存裝置
- 請選擇「專門的儲存裝置」,好在以下儲存裝置上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區域儲存裝置 (SAN)
- 直接存取的儲存裝置 (DASD)
- 韌體 RAID 裝置
- 多路徑(Multipath)裝置
請使用「專門的儲存裝置」選項來配置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iSCSI)與 FCoE(Fiber Channel over Ethernet)連線。
注意
mdeventd
daemon 對於 LVM 和軟體 RAID 裝置的監控未在進行安裝時執行。
16.8.1. 選擇儲存裝置的畫面

圖形 16.5. 選擇儲存裝置 — 基本裝置

圖形 16.6. 選擇儲存裝置 — Multipath 裝置

圖形 16.7. 選擇儲存裝置 — 其它 SAN 裝置
- 基本裝置
- 連接到本機的基本儲存裝置,例如硬碟或固態硬碟。
- 韌體 RAID
- 連接到韌體 RAID 控制卡的儲存裝置。
- Multipath 裝置
- 透過超過一條路徑所存取的儲存裝置,例如透過同一台電腦上的 multiple SCSI 控制卡或光纖通道連接埠所存取。
重要
安裝程式只會偵測序號長度為 16 或 32 個字元的多路徑裝置。 - 其它 SAN 裝置
- 其它透過區域儲存網路(SAN)的裝置。

圖形 16.8. 搜尋儲存裝置分頁

圖形 16.9. 選擇欄位
/etc/fstab
檔案,以將其加入系統中。
重要
16.8.1.1. 進階儲存選項

圖形 16.10. 進階儲存選項
16.8.1.1.1. 選擇並配置網路介面卡

圖形 16.11. 選擇網路介面卡
- 由下拉式選單選擇介面卡。
- 按下「確定」。

圖形 16.12. 網路連線
16.8.1.1.2. 配置 iSCSI 參數
過程 16.1. iSCSI 搜尋

圖形 16.13. iSCSI 搜尋詳細資料對話方塊
- 請在「目標 IP 位址」欄位中輸入 iSCSI 目標的 IP 位址。
- 請以 iSCSI 完整名稱(IQN)格式在「iSCSI 初始程式名稱」欄位中輸入一組 iSCSI 初始程式的名稱。有效的 IQN 包含:
iqn.
(請注意後方句點)字串- 指定您組織註冊網際網路區域或子區域名稱的年份與月份之日期碼,格式為四個數字(代表年份)和一個連字符號,以及兩個數字(代表月份)和一個句點。比方說,2010 年 9 月為
2010-09.
- 您組織的網際網路區域或子區域名稱,會以最高層區域的反向順序顯示出。比方說,將子區域
storage.example.com
顯示為com.example.storage
- 冒號後的字串,可辨識您區域或子區域中的特定 iSCSI 初始程式。例如
:diskarrays-sn-a8675309
。
因此,完整的 IQN 將會是:iqn.2010-09.storage.example.com:diskarrays-sn-a8675309
,並且 anaconda 會將「iSCSI 初始程式名稱」欄位預填入此格式的名稱,以協助您以此格式輸入資訊。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IQN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位於 http://tools.ietf.org/html/rfc3720#section-3.2.6 的《RFC 3720 -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iSCSI)》中的《3.2.6. iSCSI Names》,以及位於 http://tools.ietf.org/html/rfc3721#section-1 的《RFC 3721 -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 (iSCSI) Naming and Discovery》中的《1. iSCSI Names and Addresses》 。 - 請使用下拉式選單來指定使用於 iSCSI 搜尋的認證類型:
圖形 16.14. iSCSI 搜尋認證
- 「無認證」
- 「CHAP 配對」
- 「CHAP 配對及反向配對」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作為驗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圖形 16.15. CHAP 配對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及反向配對」作為認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並在「反向 CHAP 使用者名稱」與「反向 CHAP 密碼」欄位中,輸入 iSCSI 初始程式的使用者名稱及密碼。
圖形 16.16. CHAP 配對與反向配對
- 請點選「開始搜尋」。Anaconda 會根據您所提供的資訊,嘗試搜尋一個 iSCSI 目標。若搜尋成功的話,「已發現 iSCSI 的節點」對話方塊,將會顯示所有在目標上發現的 iSCSI 節點。
- 各個節點旁皆會顯示一個核取方塊。請點選該核取方塊,以選擇用來進行安裝的節點。
圖形 16.17. 「已發現 iSCSI 的節點」對話方塊
- 請按下「登入」以初始化一個 iSCSI session。
過程 16.2. 啟用 iSCSI session

圖形 16.18. iSCSI 節點登錄對話方塊
- 請使用下拉式選單來指定使用於 iSCSI session 的認證類型:
圖形 16.19. iSCSI session 認證
- 「無認證」
- 「CHAP 配對」
- 「CHAP 配對及相反配對」
- 「使用與用於 iSCSI 搜尋步驟時的相同認證」
若您的環境使用了與 iSCSI 搜尋和 iSCSI session 相同類型的認證與其它使用者名稱和密碼,請選擇「使用與搜尋步驟相同的認證」,以重複使用這些認證。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作為驗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圖形 16.20. CHAP 配對
- 若您選擇了「CHAP 配對及相反配對」作為認證類型,請在「CHAP 使用者名稱」與「CHAP 密碼」欄位中提供 iSCSI 目標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並在「相反 CHAP 使用者名稱」與「相反 CHAP 密碼」欄位中輸入 iSCSI 初始程式的使用者名稱及密碼。
圖形 16.21. CHAP 配對與相反配對
- 請點選「登入」。Anaconda 會根據您所提供的資訊,嘗試登入 iSCSI 目標上的節點。「iSCSI 登錄結果」對話方塊將會顯示結果。
圖形 16.22. iSCSI 登錄結果對話方塊
- 請按下「確定」以繼續進行。
16.8.1.1.3. 配置 FCoE 參數

圖形 16.23. 配置 FCoE 參數
16.9. 設定主機名稱
注意

圖形 16.24. 設定主機名稱
注意
16.9.1. 編輯網路連線
重要
注意
system-config-network
指令以啟用網路管理工具。若您不是 root 的話,系統則會要求您輸入 root 密碼才能繼續。

圖形 16.25. 網路連線
16.9.1.1. 所有連線類型的通用選項
16.9.1.2. 實體網路連線分頁

圖形 16.26. 實體網路連線分頁
16.9.1.3. 802.1x 安全性分頁
- 認證
- 請選擇下列認證方式之一:
- 「TLS」:傳輸層安全性
- 「隧道式 TLS」:隧道式傳輸層安全性,亦稱為 TTLS,或 EAP-TTLS
- 「受保護的 EAP(PEAP)」:受保護的延伸驗證通訊協定
- 「身份」
- 提供此伺服器的身份。
- 使用者憑證
- 瀏覽至一個個人的 X.509 憑證檔案,此檔案已透過區別加密規則(DER)或安全電子郵件(PEM)加密。
- CA 憑證
- 瀏覽至一個 X.509 憑證驗證憑證檔案,此檔案已透過區別加密規則(DER)或安全電子郵件(PEM)加密。
- 私密金鑰
- 瀏覽至一個私密金鑰檔案,此檔案已透過區別加密規則(DER)、安全電子郵件(PEM),或個人資訊交換語法標準(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Syntax Standard,PKCS#12)加密。
- 私密金鑰密碼
- 指定於「私密金鑰」欄位中的私密金鑰密碼。請選擇「顯示密碼」來使您能看見您所鍵入的密碼。

圖形 16.27. 802.1x 安全性分頁
16.9.1.4. IPv4 設定分頁
- 「自動(DHCP)」
- IPv4 參數將會透過網路上的 DHCP 服務進行配置。
- 「只使用自動(DHCP)位址」
- IPv4 位址、位址前綴,以及閘道器位址透過網路上的 DHCP 服務配置,不過 DNS 伺服器和搜尋網域必須經過手動式配置。
- 「手動」
- 透過手動式配置來為 IPv4 參數進行靜態配置。
- 「只連至本機」
- 指定給介面卡 169.254/16 範圍之內的 link-local 位址。
- 「與其它電腦共享」
- 系統將被配置來提供其它電腦的網路存取。介面卡將會被指定一組 10.42.x.1/24 範圍內的位址,DHCP 伺服器和 DNS 伺服器將會被啟動,並且介面卡將會連至含有網路位址轉譯(NAT)的系統上的預設網路連線。
- 「停用」
- 將 IPv4 停用於此連線。

圖形 16.28. IPv4 設定分頁
16.9.1.4.1. 編輯 IPv4 路由

圖形 16.29. 編輯 IPv4 路由的對話方塊
16.9.1.5. IPv6 設定分頁
- 忽略
- 此連線將忽略 IPv6。
- 自動
- NetworkManager 使用 router advertisement(RA)來建立自動、無狀態的配置。
- 自動,僅有位址
- NetworkManager 使用了 RA 來建立一個自動、無狀態的配置,然而 DNS 伺服器和搜尋區域將會被忽略,並且必須經過手動式的配置。
- 「自動,僅有 DHCP」
- NetworkManager 並不使用 RA,而會直接向 DHCPv6 請求資訊,以建立含狀態的配置。
- 手動
- 透過手動式配置來為 IPv6 參數進行靜態配置。
- 只連至本機
- 指定給介面卡含有 fe80::/10 前綴的 link-local 位址。

圖形 16.30. IPv6 設定分頁
16.9.1.5.1. 編輯 IPv6 路由

圖形 16.31. 編輯 IPv6 路由的對話方塊
16.9.1.6. 重新啓動網路裝置
ONBOOT=yes
的話,裝置便會重新連上。欲取得更多有關於介面卡配置檔案上的相關資訊,請參閱位於 https://access.redhat.com/site/documentation/ 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建置指南》。
- 請按下 Ctrl+Alt+F2 以切換至虛擬終端機
tty2
。 - 將介面配置檔案移至暫時的位置:
m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device_name /tmp
device_name 代表您剛重新配置的裝置。比方說,ifcfg-eth0
代表eth0
的 ifcfg 檔案。此裝置現在在 anaconda 中已離線。 - 請在 vi 編輯器中開啟介面配置檔案:
vi /tmp/ifcfg-device_name
- 驗證介面配置檔案包含了
ONBOOT=yes
一行。若該檔案尚未包含此一行,請新增此行並儲存檔案。 - 退出 vi 編輯器。
- 請將介面配置檔案移動回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錄:mv /tmp/ifcfg-device_nam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此裝置現在在 anaconda 中已重新連線。 - 請按下 Ctrl+Alt+F6 以返回至 anaconda。
16.10. 時區配置
- 藉由滑鼠點選互動式地圖,在城市間切換(以黃點標示)。紅色的X表示您目前的選擇。
- 您也可以捲動螢幕下方的選單,選擇您的時區。請用滑鼠點選您的所在位置。
注意
system-config-date
指令,以啟動時間與日期設定工具。如果您不是 root 身份登入,系統將會要求您輸入root 的密碼。
16.11. 設置 Root 密碼
注意

圖形 16.32. Root 密碼
su
指令來切換為 root 帳號。這些基本規則可降低因為錯字或錯誤指令,而損毀您系統的機率。
注意
su -
指令後按下 Enter。之後再輸入 root 密碼,並按下 Enter 鍵即可。
警告
root
身份執行 passwd
指令。如果您忘記了 root 的密碼,請參閱《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建置指南.在系統復原模式中解決問題》一章,以得知如何設定新密碼。
16.12. 分配儲存裝置

圖形 16.33. 分配儲存裝置
重要
16.13. 初始化硬碟

圖形 16.34. 警告畫面 – 初始化硬碟
zerombr
(請參閱〈章 32, Kickstart 安裝〉)。在擁有之前就初始化的磁碟之系統上進行無人值守的安裝時,此指令是必要的。
警告
16.14. 升級現有系統
重要
16.14.1. 升級對話視窗

圖形 16.35. 升級對話視窗
注意
16.14.2. 使用安裝程式來升級
注意
/home
分割區上儲存使用者的資料,然後進行全新的安裝。欲知分割區的詳細資訊以及設定方式,請參閱 節 9.13, “磁碟分割設定”。
rpm -qa --qf '%{NAME} %{VERSION}-%{RELEASE} %{ARCH}\n' > ~/old-pkglist.txt
su -c 'tar czf /tmp/etc-`date +%F`.tar.gz /etc'
su -c 'mv /tmp/etc-*.tar.gz /home'
/home/
目錄的內容,以及系統服務(例如 Apache、FTP、SQL Server)與原始碼管理系統的內容。雖然升級不是破壞性的,但如果升級過程出了問題,會有資料遺失的可能性發生。
警告
/home/
目錄製作備份。如果您的 /home/
目錄並不是在獨立的分割區上,那麼「請千萬不要使用這些範例」!請將備份文件儲藏在其它裝置上,例如光碟片或外部硬碟。
16.15. 磁碟分割設定
警告
重要
重要
/boot/
分割區建立在 RAID 陣列之外,例如在另一顆不同的硬碟上。您需要有一顆內部硬碟,以使用於透過有問題的 RAID 控制卡所建立的分割區。
/boot/
分割區
/boot/
分割區。

圖形 16.36. 磁碟分割設定
- 使用所有空間
- 選擇此選項以移除您硬碟上的所有分割區(這包含了由其它作業系統所建立的分割區,如 Windows VFAT 或 NTFS 分割區)。
警告
若您選取了此選項,在所選取硬碟上的所有資料都會被安裝程式移除掉。若在欲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硬碟上有您希望保留的資料,請勿選擇此選項。特別是,當您要將一部系統配置為由另一個開機載入程式 chain load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載入程式時,請勿選擇此選項。 - 取代既有的 Linux 系統
- 選擇此選項以移除由先前的 Linux 所建立的分割區。這不會移除您硬碟上的其它分割區(例如 VFAT 或 FAT32 分割區)。
- 縮小目前的系統
- 選擇此選項以手動式重設您目前資料和分割區的大小,並在釋放出的空間中安裝預設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格式。
警告
若您縮小了安裝了其它作業系統的分割區,您可能將會無法使用這些作業系統。雖然此分割選項不會破壞資料,不過作業系統一般在它們的分割區中需要有一些可用空間。在您重設安裝了作業系統的分割區大小之前,您應找出您所需要保留的可用空間有多少。 - 使用可用的空間
- 選擇此選項以保留您目前的資料與分割區,並在儲存裝置上未使用的空間中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請在您選擇此選項之前,先確認儲存裝置上含有足夠的空間 — 請參閱 節 11.6, “您有足夠的磁碟空間嗎?”。
- 建立自訂格式
- 選擇此選項以手動式分割儲存裝置並建立自訂格式。請參閱 節 16.17,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重要
重要
16.16. 選擇磁碟加密的密碼字串

圖形 16.37. 請輸入加密分割區的密碼字串
警告
16.17. 建立自訂格式或修改預設格式
/
)分割區、一個 /boot/
分割區、PReP boot 分割區,以及通常一個適合您系統上所擁有的 RAM 數量的 swap 分割區。
重要
/usr
或 /var
分割區不位於 root 卷冊的其它空間上,開機過程就會變得更複雜,因為這些目錄包含了開機時的必要元件。在一些情況下,例如這些目錄存在於 iSCSI 磁碟或 FCoE 位置上,系統如果不是無法啟動,就是會在關機或重新開機時當掉,並顯示 Device is busy
(裝置忙碌中)錯誤訊息。
/usr
或 /var
上;「不及」下方的目錄。例如,/var/www
就可以正常運作。

圖形 16.38. 在 IBM Systerm p 上進行磁碟分割
/dev/sda
或 LogVol00
)、它的大小(MB),以及安裝程式所偵測到的其型號。
- 裝置
- 裝置名稱、邏輯卷冊名稱,或分割區名稱
- 大小(MB)
- 裝置、邏輯卷冊,或分割區的大小(MB)
- 掛載點/RAID/卷冊
- 分割區將被掛載於的掛載點(檔案系統中的位置),或是它所屬的 RAID 或邏輯卷冊群組名稱
- 類型
- 分割區類型。若分割區是個標準分割區的話,此欄位便會顯示分割區上的檔案系統類型(比方說 ext4)。否則,它便會顯示分割區是個
實體卷冊((LVM)
,或是軟體 RAID
的一部分 - 格式
- 在此欄位中的標記代表分割區會在進行安裝時被格式化。
- 建立
- 新建分割區、邏輯卷冊,或是軟體 RAID
- 編輯
- 更改既有的分割區、邏輯卷冊,或軟體 RAID。請注意,您只可透過「重設大小」按鈕來縮小分割區,而不可將其擴展。
- 刪除
- 移除分割區、邏輯卷冊,或軟體 RAID
- 重設
- 將在此畫面中所進行的變更重設
16.17.1. 建立儲存裝置

圖形 16.39. 建立儲存裝置
建立硬體 RAID
- RAID 分割區 — 在未分配的空間中建立分割區,以形成軟體 RAID 裝置的一部分。若要形成一個軟體 RAID 裝置,系統上必須要含有兩個或更多個可用的 RAID 分割區。
- 「RAID 裝置」— 將兩個或更多個 RAID 分割區合併為一個軟體 RAID 裝置。當您選擇了此選項時,您可指定欲建立的 RAID 裝置類型(RAID level)。此選項只有在系統上含有兩個或更多個 RAID 分割區時才可使用。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 LVM 實體卷冊 — 在未分配的空間中建立實體卷冊。
- LVM 卷冊群組 — 由一個或更多個實體卷冊建立卷冊群組。此選項只有在系統上含有至少一個實體卷冊時才可使用。
- LVM 邏輯卷冊 — 在一個卷冊群組上建立邏輯卷冊。此選項只有在系統上含有至少一個卷冊群組時才可使用。
16.17.2. 新增分割區
注意

圖形 16.40. 建立一個新的分割區
- 「掛載點」:請輸入分割區的掛載點。例如,如果這個分割區是 root 分割區,請輸入
/
;若是/boot
分割區則輸入/boot
,依此類推。您亦可使用下拉式選單來為您的分割區選取正確的掛載點。swap 分割區不需要設置掛載點 — 將檔案系統類型設為swap
便足夠。 - 檔案系統類型:請使用下拉式選單,替此分割區選擇適當的檔案系統類型。欲取得更多有關於檔案系統類型的相關資訊,請參照 節 16.17.2.1, “檔案系統類型”。
- 可使用的磁碟機:此欄位包含了安裝在您系統上的硬碟列表。如果某個硬碟已被反白選取,這表示您現在可在該磁碟上建立分割區。如果該選取方塊「沒有」被選取的話,這個分割區將「絕對不會」被建立在該硬碟上。藉由使用不同的勾選方塊設定,您可以使用 anaconda 來將分割區放置在您要的地方,或完全讓 anaconda 決定分割區該放置在那裡。
- 大小(MB):輸入分割區的大小(以 MB 為單位)。請注意,此欄位最小為 200MB;除非變更它,否則只會建立 200MB 的分割區。
- 其它大小的選項:選擇是否要將此分割區保留為一個固定的大小、允許它「填滿」(補滿可用的硬碟空間)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允許它填滿任何剩餘的可用硬碟空間。如果您選擇了填滿分割區直到(MB),您必須在這個選項右邊的欄位中提供大小的限制。這將使得您可以保留某些硬碟上的剩餘空間以便將來使用。
- 強制成為主分割區:選擇是否將您目前正在建立的分割區設定為硬碟的上四個主要分割區之一。若未選取,則該分割區將被建立為一個邏輯分割區。欲取得更多相關資訊,請參照〈節 A.1.3, “分割區中的分割區 - 延伸分割區的概論”〉。
- 加密:選擇是否要加密分割區。如此一來,儲存在該分割區上的資料便無法在無密碼的情況下被存取,儘管該儲存裝置連至了另一部系統。請參閱 附錄 C, 磁碟加密 以取得有關於儲存裝置加密上的相關資訊。若您選擇了此選項,安裝程式便會在將分割區寫入磁碟之前,提示您提供一組密碼。
- 確定:一旦您對設定已經滿意,而且希望要建立這個分割區,請選擇確定。
- 取消:如果您不希望建立這個分割區,請選擇取消。
16.17.2.1. 檔案系統類型
分割區類型
- 「標準分割區」— 標準的分割區能包含檔案系統或是 swap 空間,或是它亦可提供容納軟體 RAID 或 LVM 實體卷冊的空間。
- 「swap」— Swap 分割區可用來支援虛擬記憶體。換句話說,當實體記憶體不足以儲存系統正在處理的資料時,資料將會被寫入一個 swap 分割區中。欲取得額外資訊,請參照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
- 「軟體 RAID」— 建立兩個或以上的軟體 RAID 分割區可讓您建立一個 RAID 裝置。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RAID 裝置的相關資訊,請參考位於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中的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碟陣列)章節。
- 「實體卷冊(LVM)」— 建立一個或更多的實體卷冊(LVM)分割區,這能讓您可以建立一個 LVM 邏輯卷冊。當您使用實體硬碟時,LVM 能夠改善系統效能。欲取得更多有關於 LVM 的相關資訊,請參照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建置指南。
檔案系統
- 「ext4」— ext4 檔案系統以 ext3 檔案系統為基礎,並且包含了幾項改善。這包含了較大檔案系統和較大檔案上的支援、更快更有效率的磁碟空間分配、在一個目錄中沒有子目錄數量上的限制、更快速的檔案系統檢測速度,以及更完善的日誌系統。ext4 的最大單一檔案大小為 16TB。ext4 檔案系統將會被預設選取,並且我們強烈建議您使用它。
- 「ext3」— ext3 檔案系統是以 ext2 檔案系統為基礎,並且擁有一項主要優點 — 日誌檔案系統(journaling)。使用日誌檔案系統可減少在系統當機後,復原檔案系統的所需時間,原因是因為已不再需要為檔案系統進行
fsck
[8]。ext3 所支援的最大檔案大小為 16TB。 - 「ext2」— 一個 ext2 檔案系統支援標準的 Unix 檔案類型(正規檔案、目錄、符號連結等等)。它提供了支援長達 255 字元的檔名之能力。
- 「xfs」— XFS 是個高延展性、高效能的檔案系統,它支援最大 16 exabyte(約一千六百萬 TB)的檔案系統,最大 8 exabyte(約八百萬 TB)的檔案,以及包含了上千萬個項目的目錄結構。XFS 支援 metadata journaling,這可提供更快速的當機復原。XFS 檔案系統亦可在已掛載並啟用中的情況下進行磁碟重新整理以及大小重設。
注意
安裝程式可建立的最大 XFS 分割區為 100 TB。 - 「vfat」— VFAT 檔案系統是一種與 FAT 檔案系統上的 Microsoft Windows 長檔名相容的 Linux 的檔案系統。
- 「Btrfs」— Btrfs 是個仍在開發當中的檔案系統,它可管理更多、更大的檔案,以及比 ext2、ext3 與 ext4 檔案系統還要大的卷冊。Btrfs 主要是設計來讓檔案系統容錯,並在錯誤發生時,提供偵測和修正錯誤的功能。它將使用 checksums 來確保資料與 metadata 的可用性,並且維護可用來作為備份或修復的檔案系統之快照(snapshot)。因為 Btrfs 仍在試驗與開發階段中,因此安裝程式就預設值不會提供它。若您希望在磁碟上建立一個 Btrfs 分割區,您必須透過
btrfs
這項開機選項來啟動安裝程序。欲取得相關指南請參閱 章 28, 開機選項。警告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包含了 Btrfs 作為技術預覽,以讓您先行體驗此檔案系統。您不該選擇 Btrfs 來使用於包含重要資料,或進行重要系統作業所需的分割區。
16.17.3. 建立硬體 RAID
- RAID 分割區
- 請選擇此選項以將一個軟體 RAID。若您的儲存裝置不包含軟體 RAID 分割區的話,此選項將會是唯一選項。這和您新增一個標準分割區時所出現的對話方塊相同 — 請參閱 節 16.17.2, “新增分割區” 以取得可用選項的描述。然而請注意,檔案系統類型必須被設為
軟體 RAID
。圖形 16.41. 建立軟體 RAID 分割區
- RAID 裝置
- 請選擇此選項來由兩個或更多個現有的軟體 RAID 分割區建立 RAID 裝置。若已配置了兩個或更多個軟體 RAID 分割區,您就可使用此選項。
圖形 16.42. 建立 RAID 裝置
如選擇標準分割區一般地選擇檔案系統類型。Anaconda 會自動地為 RAID 裝置建議一組名稱,不過您亦可手動式地由md0
至md15
選擇名稱。請點選個別儲存裝置旁的核取方塊以將它們包含入或從此 RAID 中移除。RAID 層級代表某特定類型的 RAID。請由下列選項進行選擇:- 「RAID 0」— 在多重儲存裝置之間傳輸資料。Level 0 RAID 能提供比標準分割區更佳的效能,並且可被使用來將多個儲存裝置併為一個單獨的大型虛擬裝置。請注意,Level 0 RAID 不提供冗位(redundancy),並且陣列中一個裝置的錯誤將會影響整個陣列。RAID 0 需要至少兩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1」— 將一個儲存裝置上的資料映射至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儲存裝置上。陣列中的額外裝置提供了更高層級的冗位。RAID 1 需要至少兩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4」— 可在多個儲存裝置之間傳輸資料,不過使用了陣列中的一個裝置以儲存同位位元資訊,它們是用來保護陣列的,以防陣列中的任何裝置發生錯誤。因為所有同位位元資訊皆儲存在該裝置上,因此存取此裝置可能會影響陣列的效能。RAID 4 需要至少三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5」— 在多個儲存裝置之間傳輸資料和同位位元資訊。因此 Level 5 RAID 提供了在多個裝置之間傳輸資料的增強效能,然而卻沒有 level 4 RAID 的效能瓶頸,因為同位位元資訊也會透過陣列傳輸。RAID 5 需要至少三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6」— level 6 RAID 和 level 5 RAID 相似,不過與其只儲存一組同位位元資料,它們會儲存兩組。RAID 6 需要至少四個 RAID 分割區。
- 「RAID 10」— level 10 RAID 會是 nested RAID 或是 hybrid RAID。Level 10 RAID 是藉由在被映射的儲存裝置上傳輸資料所建立而成的。比方說,由四個 RAID 分割區所建立而成的 level 10 RAID 包含兩對分割區,這兩個分割區互相映射著。接著資料會透過這兩對儲存裝置被傳輸,就如在一個 level 0 RAID 中相同。RAID 10 需要至少四個 RAID 分割區。
16.17.4. 建立 LVM 邏輯卷冊
重要
lvm
指令。若要返回文字模式安裝,請鍵入 Alt+F1。
- LVM 實體卷冊
- 請選擇此選項以將一個 LVM 實體卷冊配置為一個分割區或裝置。若您的儲存裝置不包含 LVM 卷冊群組的話,此選項將會是唯一選項。這和您新增一個標準分割區時所出現的對話方塊相同 — 請參閱 節 16.17.2, “新增分割區” 以取得可用選項的描述。然而請注意,檔案系統類型必須被設為
實體卷冊(LVM)
。圖形 16.43. 建立一個 LVM 實體卷冊
- 製作 LVM 卷冊群組
- 選擇此選項以由可用的 LVM 實體卷冊建立 LVM 卷冊群組,或是將既有的邏輯卷冊新增至某個卷冊群組中。
圖形 16.44. 製作 LVM 卷冊群組
若要分配一個或更多個實體卷冊至卷冊群組,首先請為該卷冊群組命名。之後請選擇欲使用於卷冊群組中的實體卷冊。最後,請在卷冊群組上透過使用新增、編輯與刪除選項來配置邏輯卷冊。若由某個卷冊群組中移除實體卷冊會造成該群組的邏輯卷冊空間不足,您便無法由該卷冊群組中移除實體卷冊。比方說,有個以兩個 5GB 的 LVM 實體卷冊分割區所建立而成的卷冊群組,它包含了一個 8GB 的邏輯卷冊。安裝程式不會允許您將任何一個實體卷冊移除,因為這麼作的話,一個 8GB 邏輯卷冊中的群組便將只會剩下 5GB。若您適當地縮減邏輯卷冊的大小,您便可將實體卷冊由卷冊群組中移除。在此範例中,若將邏輯卷冊的大小縮減至 4GB,您便可將其中一個 5GB 的實體卷冊移除掉。 - 製作邏輯卷冊
- 選擇此選項以建立一個 LVM 邏輯卷冊。請選擇一個掛載點、檔案系統類型,以及大小(單位為 MB),就如標準的磁碟分割。您亦可為邏輯卷冊選擇一組名稱,並指定它將所屬的卷冊群組。
圖形 16.45. 製作邏輯卷冊
16.17.5. 建議的磁碟分割方案
swap
分割區(至少 256 MB) — swap 分割區是用來當作虛擬記憶體的:當系統記憶體不足,電腦需要空間處理現有工作時,就會把非執行中的資料寫到 swap 分割區去。隨著時間的經過,建議的 swap 空間和 RAM 的空間已慢慢增加。然而,現代的系統多半有著成百上千 GB 的記憶體。因此,建議的 swap 空間會被視為系統記憶體負載的功能,而不是系統記憶體。根據系統上的記憶體大小、以及您是否需要有足夠的記憶體空間來讓電腦休眠,以下表格列出了 swap 分割區的建議大小。安裝期間系統會自動建立所建議的 swap 分割區,但要使用休眠功能,您需要透過自訂分割區階段來自訂 swap 空間。重要
對於記憶體較低(小於 1 GB)的系統來說,下列表格的建議尤其重要。無法在這些系統上分配足夠的 swap 空間,會導致一些問題,例如系統不穩定,甚至會讓安裝好的系統無法開機。表格 16.2. 建議的系統 Swap 可用空間
系統的記憶體大小 建議的 swap 空間 允許休眠的 swap 空間 ⩽ 2GB 記憶體的兩倍大小 記憶體的三倍大小 > 2GB – 8GB 與記憶體大小相等 記憶體的兩倍大小 > 8GB – 64GB 至少 4 GB 記憶體空間的 1.5 倍 > 64GB 至少 4 GB 不建議使用休眠 在以上列出的每個範圍之間(例如有著 2GB、8GB、或 64GB 的系統記憶體),選擇 swap 空間與對休眠的支援間,有的離散性。如果您的系統資源支援的話,增加 swap 空間應該會提供更好的性能。請注意,將 swap 空間分散到多個儲存空間 — 尤其是在有著快速磁碟、控制器與介面卡的系統上 — 也會改善 swap 空間的效能。注意
建議給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6.1、6.2 使用的 swap 空間大小與目前的建議不同,2012 年六月第一次發布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3 並沒有算入休眠時所需的空間。自動安裝這些較早的版本還是會產生這些替代值。然而,手動選擇 swap 以符合 6.3 較新的建議,以取得最佳效能,是推薦的方法。- 在硬碟的第一個分割區上的 PReP 開機分割區 — PReP 開機分割區包含了 Yaboot 開機載入程式(這能讓其它 Power System 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除非您計畫透過網路來源來開機,否則您必須擁有一個 PReP 開機分割區,才可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對於 IBM System p 的使用者:PReP 開機分割區必須介於 4-8MB 之間,請勿超過 10 MB。
/boot/
分割區(250 MB)— 掛載於/boot/
的分割區包含了作業系統的 kernel(以讓您的系統能夠啟動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以及開機程式(bootstrap)進行中所需使用到的檔案。基於大部分 PC 軔體的限制,建議您建立一個小型的分割區來存放這些檔案。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250 MB 的 boot 分割區已足夠使用。警告
如果您擁有一張 RAID 控制卡,請注意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不支援在 IPR 介面卡上設定硬體 RAID。您可在進行安裝之前,啟動獨立的診斷 CD,以建立 RAID 陣列,然後安裝至該 RAID 陣列。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 一個
root
分割區(3.0 GB - 5.0 GB)— 這是 "/
"(root 目錄)的所在位置。在此設定中,所有檔案(除了儲存在/boot
中的檔案)皆位於 root 分割區上。一個 3.0GB 的分割區能讓您進行最小安裝,一個 5.0GB 的 root 分割區能讓您進行一項完整安裝,並選擇所有的套件群組。重要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7 的/boot
與/
(root)分割區只能使用 ext2、ext3 以及 ext4(建議使用)檔案系統。您不能將其它檔案系統用於這些分割區上,例如 Btrfs、XFS 或 VFAT。其它分割區,例如/home
,就可以使用任何受支援的檔案系統,例如 Btrfs 以及 XFS。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67273。重要
/
(或是 root)分割區屬於目錄結構的最頂層。/root
目錄(有時唸作「slash-root」目錄)目錄為用來進行系統管理的用戶帳號家目錄。
警告
/var/cache/yum/
。如果您選擇手動分割磁碟,並且另外建立了一個 /var/
分割區的話,請確定該分割區容量夠大(3.0GB 或更多)以容納下載的更新套件。
16.18. 將變更寫入磁碟

圖形 16.46. 將儲存配置寫入磁碟
警告
16.19. 選取套件群組
重要

圖形 16.47. 選取套件群組
- 基本伺服器
- 此選項能安裝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基本伺服器。
- 資料庫伺服器
- 此選項提供了 MySQL 與 PostgreSQL 資料庫。
- 網站伺服器
- 本選項提供了 Apache 網站伺服器。
- 企業身份識別伺服器(Enterprise Identity Server Base)
- 此選項提供了 OpenLDAP 和 Enterprise Identity Management(IPA),以建立身份與認證伺服器。
- 虛擬主機
- 此選項提供了 KVM 和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工具,以為虛擬機器建立主機。
- 桌面環境
- 此選項提供了 OpenOffice.orf 生產軟體組、圖形工具(例如 GIMP、以及多媒體應用程式。
- 軟體開發工作站
- 此選項提供了您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系統上編譯軟體所需的必要工具。
- 最小安裝
- 此選項只提供了執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所需的必要套件。最小型安裝為單用途的伺服器或桌面裝置提供了基本的功能,並最大化此類型安裝的效能與安全性。
警告
目前最小安裝在預設上不會配置防火牆(iptables
/ip6tables
),因為 authconfig 與 system-config-firewall-base 套件都不在安裝清單中。要解決這問題,您可以使用 Kickstart 檔案,將這些套件加入選擇。關於解決問題的詳情,請見 Red Hat 客戶入口網站;關於 Kickstart 檔案的資訊,請參閱〈章 32, Kickstart 安裝〉。如果您不採行這解決方法,安裝過程會成功完成,但不會配置防火牆,導致安全性問題。
16.19.1. 由額外軟體庫進行安裝

圖形 16.48. 新增軟體庫

圖形 16.49. 選擇網路介面卡
- 由下拉式選單選擇介面卡。
- 按下「確定」。

圖形 16.50. 網路連線
repodata
的目錄。
警告
16.19.2. 自訂軟體選擇
注意
注意

圖形 16.51. 套件群組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