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配置基本系统设置 让开源更具包容性 对红帽文档提供反馈 1. RHEL 系统角色入门 Expand section "1. RHEL 系统角色入门" Collapse section "1. RHEL 系统角色入门" 1.1. RHEL 系统角色简介 1.2. RHEL 系统角色术语 1.3. 应用一个角色 1.4. 其他资源 2.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Expand section "2.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Collapse section "2.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2.1. 配置日期和时间 Expand section "2.1. 配置日期和时间" Collapse section "2.1. 配置日期和时间" 2.1.1. 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 2.2. 配置系统区域设置 2.3. 配置键盘布局 2.4. 使用桌面 GUI 更改语言 2.5. 其他资源 3. 配置和管理网络 Expand section "3. 配置和管理网络" Collapse section "3. 配置和管理网络" 3.1. 在图形安装模式中配置网络和主机名 3.2. 使用 nmcli 配置静态以太网连接 3.3. 使用 nmtui 添加连接配置集 3.4. 在 RHEL 9 web 控制台中管理网络 3.5.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管理网络 3.6. 其他资源 4.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Expand section "4.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Collapse section "4.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4.1. 安装后注册系统 4.2. 在 web 控制台中使用凭证注册订阅 4.3. 在 GNOME 中使用红帽帐户注册系统 4.4. 在 GNOME 中使用激活码注册系统 5. 在引导时启动 systemd 服务 Expand section "5. 在引导时启动 systemd 服务" Collapse section "5. 在引导时启动 systemd 服务" 5.1. 启用或禁用服务 5.2. 在 RHEL web 控制台中管理服务 6. 配置系统安全性 Expand section "6. 配置系统安全性" Collapse section "6. 配置系统安全性" 6.1. 启用 firewalld 服务 6.2. 管理基本 SELinux 设置 6.3. 确保 selinux 的所需状态 6.4. 其他资源 7.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Expand section "7.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Collapse section "7.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7.1.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帐户和组群 7.2. Web 控制台中管理的系统用户帐户 7.3. 使用 Web 控制台添加新帐户 8. 转储崩溃的内核以便稍后进行分析 Expand section "8. 转储崩溃的内核以便稍后进行分析" Collapse section "8. 转储崩溃的内核以便稍后进行分析" 8.1. kdump 8.2. 在 web 控制台中配置 kdump 内存用量和目标位置 8.3.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的 kdump 8.4. 其他资源 9. 恢复系统 Expand section "9. 恢复系统" Collapse section "9. 恢复系统" 9.1. 设置 ReaR 9.2. 在 64 位 IBM Z 构架中使用 ReaR rescue 镜像 10.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Expand section "10.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Collapse section "10.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10.1. 处理 syslog 信息的服务 10.2. 存储 syslog 信息的子目录 10.3. 使用 Web 控制台检查日志文件 10.4. 使用命令行查看日志 10.5. 其他资源 11. 获得红帽支持 Expand section "11. 获得红帽支持" Collapse section "11. 获得红帽支持" 11.1. 通过红帽客户门户网站获得红帽支持 11.2. 使用 sosreport 进行故障排除 12. systemd 简介 Expand section "12. systemd 简介" Collapse section "12. systemd 简介" 12.1. systemd 单元类型 12.2. systemd 主要特性 12.3. 兼容性更改 13.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Expand section "13.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Collapse section "13.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13.1. 使用 systemctl 管理服务单元 13.2. 服务工具与 systemctl 的比较 13.3. 列出系统服务 13.4. 显示系统服务状态 13.5. 正和负的服务依赖项 13.6. 启动系统服务 13.7. 停止系统服务 13.8. 重启系统服务 13.9. 启用系统服务 13.10. 禁用系统服务 14. 使用 systemd 目标 Expand section "14. 使用 systemd 目标" Collapse section "14. 使用 systemd 目标" 14.1. SysV 运行级别和 systemd 目标之间的区别 14.2. 查看默认对象 Expand section "14.2. 查看默认对象" Collapse section "14.2. 查看默认对象" 14.2.1. 更改默认对象 14.2.2. 使用符号链接更改默认对象 14.2.3. 更改当前目标 Expand section "14.2.3. 更改当前目标" Collapse section "14.2.3. 更改当前目标" 14.2.3.1. 引导至紧急模式 15.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Expand section "15.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Collapse section "15.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15.1. 系统关闭 15.2. 使用 shutdown 命令关闭系统 15.3. 使用 systemctl 命令关闭系统 15.4. 重启系统 15.5. 挂起系统 15.6. 休眠系统 15.7. 使用 systemctl 的电源管理命令概述 16. 使用 systemd 单元文件 Expand section "16. 使用 systemd 单元文件" Collapse section "16. 使用 systemd 单元文件" 16.1. 单元文件简介 16.2. 单元文件结构 16.3. 重要 [Unit] 部分选项 16.4. 重要 [Service] 部分选项 16.5. 重要 [Install] 部分选项 16.6. 创建自定义单元文件 16.7. 使用 sshd 服务的第二个实例创建自定义单元文件 16.8. 将 SysV init 脚本转换为单元文件 16.9. 查找 systemd 服务描述 16.10. 查找 systemd 服务依赖项 16.11. 查找服务的默认目标 16.12. 查找该服务使用的文件 16.13. 修改现有单元文件 16.14. 扩展默认单元配置 16.15. 覆盖默认单元配置 16.16. 更改超时限制 16.17. 监控覆盖的单元 16.18. 使用实例化单元 16.19. 重要单元指定符 16.20. 其他资源 17. 优化 systemd 以缩短引导时间 Expand section "17. 优化 systemd 以缩短引导时间" Collapse section "17. 优化 systemd 以缩短引导时间" 17.1. 检查系统引导性能 17.2. 为选择可安全禁用的服务提供指导信息 17.3. 其他资源 18. 管理用户和组群帐户简介 Expand section "18. 管理用户和组群帐户简介" Collapse section "18. 管理用户和组群帐户简介" 18.1. 用户和组介绍 18.2. 配置保留的用户和组群 ID 18.3. 用户私人组群 19.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Expand section "19.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Collapse section "19.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19.1. Web 控制台中管理的系统用户帐户 19.2. 使用 Web 控制台添加新帐户 19.3. 在 web 控制台中强制密码过期 19.4. 在 web 控制台中终止用户会话 20.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Expand section "20.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Collapse section "20.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20.1. 使用命令行添加新用户 20.2. 使用命令行添加新组 20.3. 使用命令行将用户添加到补充组 20.4. 创建组目录 21.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Expand section "21.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Collapse section "21.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21.1. 主要和补充用户组 21.2. 列出用户的主要和补充组 21.3. 更改用户的主组 21.4. 使用命令行将用户添加到补充组 21.5. 从补充组中删除用户 21.6. 更改用户的所有附加组群 22. 管理 sudo 访问 Expand section "22. 管理 sudo 访问" Collapse section "22. 管理 sudo 访问" 22.1. sudoers 中的用户授权 22.2. 为用户授予 sudo 访问权限 22.3. 启用非特权用户运行某些命令 22.4. 其他资源 23.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Expand section "23.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Collapse section "23.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23.1. 作为 root 用户更改 root 密码 23.2. 以非 root 用户的身份更改或重置根密码 23.3. 在引导时重置 root 密码 24. 管理文件权限 Expand section "24. 管理文件权限" Collapse section "24. 管理文件权限" 24.1. 基本文件权限 24.2. 用户 file-creation mode mask 24.3. 默认文件权限 24.4. 使用符号值更改文件权限 24.5. 使用数值更改文件权限 25. 管理 umask Expand section "25. 管理 umask" Collapse section "25. 管理 umask" 25.1. 显示 umask 的当前值 25.2. 显示默认 bash umask 25.3. 使用符号值设置 umask 25.4. 使用数值设置 umask 25.5. 更改非登录 shell 的默认 umask 25.6. 更改登录 shell 的默认 umask 25.7. 更改特定用户的默认 umask 25.8. 为新创建的主目录设置默认权限 26.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Expand section "26.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Collapse section "26.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26.1. 显示当前访问控制列表 26.2. 设置访问控制列表 27.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Expand section "27.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Collapse section "27.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27.1. chrony 套件介绍 27.2. 使用 chronyc 来控制 chronyd 28. 使用 Chrony Expand section "28. 使用 Chrony" Collapse section "28. 使用 Chrony" 28.1. 管理 chrony 28.2. 检查是否同步 chrony 28.3. 手动调整系统时钟 28.4. 在隔离的网络中为系统设定 chrony 28.5. 配置远程监控访问 28.6.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管理时间同步 28.7. 其他资源 29.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Expand section "29.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Collapse section "29.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29.1. 验证硬件时间戳支持 29.2. 启用硬件时间戳 29.3. 配置客户端轮询间隔 29.4. 启用交集模式 29.5. 为大量客户端配置服务器 29.6. 验证硬件时间戳 29.7. 配置 PTP-NTP 桥接 30.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Expand section "30.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Collapse section "30.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30.1. 在客户端配置文件中启用网络时间协议(NTS) 30.2. 在服务器上启用网络时间安全性(NTS) 31.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Expand section "31.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Collapse section "31.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31.1. SSH 和 OpenSSH 31.2. 配置并启动 OpenSSH 服务器 31.3. 为基于密钥的身份验证设置 OpenSSH 服务器 31.4. 生成 SSH 密钥对 31.5. 使用保存在智能卡中的 SSH 密钥 31.6. 使 OpenSSH 更安全 31.7. 使用 SSH 跳过主机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31.8. 通过 ssh-agent ,使用 SSH 密钥连接到远程机器 31.9. 其他资源 Document options Language: 简体中文 한국어 日本語 English Format: Single-page HTML PDF ePub 10.3. 使用 Web 控制台检查日志文件 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RHEL web 控制台检查日志文件。 流程 登录到 RHEL web 控制台。详情请参阅 Web 控制台的日志记录。 点 Logs。 图 10.1. 在 RHEL 9 web 控制台中检查日志文件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