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lose Expand all Collapse all Table of contents 配置基本系统设置 使开源包含更多 对红帽文档提供反馈 1. 配置和管理基本网络访问 Expand section "1. 配置和管理基本网络访问" Collapse section "1. 配置和管理基本网络访问" 1.1. 在图形安装模式中配置网络和主机名 1.2. 使用 nmcli 配置以太网连接 1.3. 使用 nmtui 配置以太网连接 1.4. 在 RHEL web 控制台中管理网络 1.5.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管理网络 1.6. 其他资源 2.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Expand section "2.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Collapse section "2.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2.1. 安装后注册系统 2.2. 在 web 控制台中使用凭证注册订阅 2.3. 在 GNOME 中使用红帽帐户注册系统 2.4. 在 GNOME 中使用激活码注册系统 3. 获得红帽支持 Expand section "3. 获得红帽支持" Collapse section "3. 获得红帽支持" 3.1. 通过红帽客户门户网站获得红帽支持 3.2. 使用 sosreport 进行故障排除 4.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Expand section "4.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Collapse section "4.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4.1. 配置日期和时间 Expand section "4.1. 配置日期和时间" Collapse section "4.1. 配置日期和时间" 4.1.1. 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 4.2. 配置系统区域设置 4.3. 配置键盘布局 4.4. 使用桌面 GUI 更改语言 4.5. 其他资源 5.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Expand section "5.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Collapse section "5.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5.1. SSH 和 OpenSSH 5.2. 配置并启动 OpenSSH 服务器 5.3. 为基于密钥的身份验证设置 OpenSSH 服务器 5.4. 生成 SSH 密钥对 5.5. 使用保存在智能卡中的 SSH 密钥 5.6. 使 OpenSSH 更安全 5.7. 使用 SSH 跳过主机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5.8. 通过 ssh-agent ,使用 SSH 密钥连接到远程机器 5.9. 其他资源 6. 配置基本系统安全性 Expand section "6. 配置基本系统安全性" Collapse section "6. 配置基本系统安全性" 6.1. 启用 firewalld 服务 6.2. 管理基本 SELinux 设置 6.3. 确保所需的 selinux 状态 6.4. 其他资源 7. RHEL 系统角色简介 8.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Expand section "8.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Collapse section "8.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8.1. 处理 syslog 信息的服务 8.2. 存储 syslog 信息的子目录 8.3. 使用 Web 控制台检查日志文件 8.4. 使用命令行查看日志 8.5. 其他资源 9. 管理用户和组 Expand section "9. 管理用户和组" Collapse section "9. 管理用户和组" 9.1. 管理用户和组群帐户简介 Expand section "9.1. 管理用户和组群帐户简介" Collapse section "9.1. 管理用户和组群帐户简介" 9.1.1. 用户和组介绍 9.1.2. 配置保留的用户和组群 ID 9.1.3. 用户私人组群 9.2.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Expand section "9.2.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Collapse section "9.2.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9.2.1.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帐户和组 9.2.2. Web 控制台中管理的系统用户帐户 9.2.3. 使用 Web 控制台添加新帐户 9.3.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Expand section "9.3.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Collapse section "9.3.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9.3.1. 使用命令行添加新用户 9.3.2. 使用命令行添加新组 9.3.3. 从命令行将用户添加到补充组中 9.3.4. 创建组目录 9.3.5. 在命令行上删除用户 9.4.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Expand section "9.4.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Collapse section "9.4.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9.4.1. Web 控制台中管理的系统用户帐户 9.4.2. 使用 Web 控制台添加新帐户 9.4.3. 在 web 控制台中强制密码过期 9.4.4. 在 web 控制台中终止用户会话 9.5.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Expand section "9.5.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Collapse section "9.5.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9.5.1. 主和补充用户组 9.5.2. 列出用户的主和补充组 9.5.3. 更改用户的主组 9.5.4. 从命令行将用户添加到补充组中 9.5.5. 从补充组中删除用户 9.5.6. 更改用户的所有补充组 9.6.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Expand section "9.6.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Collapse section "9.6.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9.6.1. 作为 root 用户更改 root 密码 9.6.2. 以非 root 用户的身份更改或重置根密码 9.6.3. 在引导时重置 root 密码 10. 管理 sudo 访问 Expand section "10. 管理 sudo 访问" Collapse section "10. 管理 sudo 访问" 10.1. sudoers 中的用户授权 10.2. 为用户授予 sudo 访问权限 10.3. 使非特权用户运行某些命令 11. 管理文件系统权限 Expand section "11. 管理文件系统权限" Collapse section "11. 管理文件系统权限" 11.1. 管理文件权限 Expand section "11.1. 管理文件权限" Collapse section "11.1. 管理文件权限" 11.1.1. 基本文件权限 11.1.2. 用户文件创建模式掩码 11.1.3. 默认的文件权限 11.1.4. 使用符号值更改文件权限 11.1.5. 使用数值更改文件权限 11.2.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Expand section "11.2.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Collapse section "11.2.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11.2.1. 显示当前的访问控制列表 11.2.2. 设置访问控制列表 11.3. 管理 umask Expand section "11.3. 管理 umask" Collapse section "11.3. 管理 umask" 11.3.1. 显示 umask 的当前值 11.3.2. 显示默认 bash umask 11.3.3. 使用符号值设置 umask 11.3.4. 使用数值设置 umask 11.3.5. 更改非登录 shell 的默认 umask 11.3.6. 更改登录 shell 的默认 umask 11.3.7. 更改特定用户的默认 umask 11.3.8. 为新创建的主目录设置默认权限 12. 管理 systemd Expand section "12. 管理 systemd" Collapse section "12. 管理 systemd" 12.1. systemd 单元文件位置 12.2.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Expand section "12.2.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Collapse section "12.2.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12.2.1. 列出系统服务 12.2.2. 显示系统服务状态 12.2.3. 启动一个系统服务 12.2.4. 停止一个系统服务 12.2.5. 重启一个系统服务 12.2.6. 使系统服务在引导时启动 12.2.7. 禁止一个系统服务在引导时启动 12.3. 引导至目标系统状态 Expand section "12.3. 引导至目标系统状态" Collapse section "12.3. 引导至目标系统状态" 12.3.1. 目标单元文件 12.3.2. 更改要引导到的默认目标 12.3.3. 更改当前目标 12.3.4. 引导至救援模式 12.3.5. 引导过程故障排除 12.4.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Expand section "12.4.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Collapse section "12.4.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12.4.1. 系统关闭 12.4.2. 计划一个系统关机 12.4.3. 使用 systemctl 命令来关闭系统 12.4.4. 重启系统 12.4.5. 通过挂起和休眠系统来优化功耗 12.4.6. systemctl 的电源管理命令的概述 12.4.7. 按下电源按钮时更改系统的行为 13. 配置时间同步 Expand section "13. 配置时间同步" Collapse section "13. 配置时间同步" 13.1.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Expand section "13.1.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Collapse section "13.1.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13.1.1. chrony 套件介绍 13.1.2. 使用 chronyc 来控制 chronyd 13.2. 使用 Chrony Expand section "13.2. 使用 Chrony" Collapse section "13.2. 使用 Chrony" 13.2.1. 管理 chrony 13.2.2. 检查是否同步 chrony 13.2.3. 手动调整系统时钟 13.2.4. 禁用 chrony 分配程序脚本 13.2.5. 在隔离的网络中为系统设定 chrony 13.2.6. 配置远程监控访问 13.2.7.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管理时间同步 13.2.8. 其他资源 13.3.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Expand section "13.3.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Collapse section "13.3.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13.3.1. 验证硬件时间戳支持 13.3.2. 启用硬件时间戳 13.3.3. 配置客户端轮询间隔 13.3.4. 启用交错模式 13.3.5. 为大量客户端配置服务器 13.3.6. 验证硬件时间戳 13.3.7. 配置 PTP-NTP 桥接 13.4.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Expand section "13.4.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Collapse section "13.4.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13.4.1. 在客户端配置文件中启用网络时间协议(NTS) 13.4.2. 在服务器上启用网络时间安全性(NTS) 14. 恢复系统 Expand section "14. 恢复系统" Collapse section "14. 恢复系统" 14.1. 设置 ReaR 14.2. 在 64 位 IBM Z 构架上使用 ReaR 救援镜像 法律通告 Settings Close Language: 简体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한국어 Français Language: 简体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한국어 Français Format: Multi-page Single-page Format: Multi-page Single-page Language and Page Formatting Options Language: 简体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한국어 Français Language: 简体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한국어 Français Format: Multi-page Single-page Format: Multi-page Single-page 配置基本系统设置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设置系统的基本功能,并自定义您的系统环境Red Hat Customer Content Services法律通告摘要 执行基本的系统管理任务、配置环境设置、注册您的系统以及配置网络访问和系统安全。管理用户、组和文件权限。使用系统角色在多个 RHEL 系统上管理系统配置接口。使用 systemd 进行有效的服务管理。使用 chrony 配置网络时间协议(NTP)。使用 ReaR 备份和恢复您的系统。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