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navigation Skip to main content

Utilities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 Products & Services

    Products

    Support

    • Production Support
    • Development Support
    • Product Life Cycles

    Services

    • Consulting
    • Technical Account Management
    • Training & Certifications

    Documentation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All Documentation

    Ecosystem Catalog

    • Red Hat Partner Ecosystem
    • Partner Resources
  • Tools

    Tools

    • Troubleshoot a product issue
    • Packages
    • Errata

    Customer Portal Labs

    • Configuration
    • Deployment
    • Security
    • Troubleshoot
    All labs

    Red Hat Insights

    Increase visibility into IT operations to detect and resolve technical issues before they impact your business.

    Learn More
    Go to Insights
  • Security

    Red Hat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Engage with our Red Hat Product Security team, access security updates, and ensure your environments are not exposed to any known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Security Updates

    • Security Advisories
    • Red Hat CVE Database
    • Security Labs

    Keep your systems secure with Red Hat's specialized responses to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View Responses

    Resources

    • Security Blog
    • Security Measurement
    • Severity Ratings
    • Backporting Policies
    • Product Signing (GPG) Keys
  • Community

    Customer Portal Community

    • Discussions
    • Private Groups
    Community Activity

    Customer Events

    • Red Hat Convergence
    • Red Hat Summit

    Stories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You Asked. We Acted.
    •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Or troubleshoot an issue.

Select Your Language

  •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
  • 中文 (中国)

Infra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Identity Management
  • Red Hat Directory Server
  • Red Hat Certificate System
  • Red Hat Satellite
  •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 Red Hat Update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Insights
  •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Cloud Computing

  • Red Hat OpenShift
  • Red Hat CloudForms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Data Science
  • Red Hat OpenShift Online
  • Red Hat OpenShift Dedicated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Security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Management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Quay
  • OpenShift Dev Spaces
  • Red Hat OpenShift Service on AWS

Storage

  • Red Hat Gluster Storage
  • Red Hat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Ceph Storage
  • Red Hat OpenShift Data Foundation

Runtimes

  • Red Hat Runtimes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Data Grid
  • Red Hat JBoss Web Server
  • Red Hat Single Sign On
  • Red Hat support for Spring Boot
  • Red Hat build of Node.js
  • Red Hat build of Thorntail
  • Red Hat build of Eclipse Vert.x
  • Red Hat build of OpenJDK
  • Red Hat build of Quarkus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on

  • Red Hat Integration
  • Red Hat Fuse
  • Red Hat AMQ
  • Red Hat 3scale API Management
  • Red Hat JBoss Data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
  • Red Hat Decision Manager
All Products
  1. 配置基本系统设置
  2. 使开源包含更多
  3. 对红帽文档提供反馈
  4. 1. 准备控制节点和受管节点以使用 RHEL 系统角色
    1. 1.1. RHEL 系统角色简介
    2. 1.2. RHEL 系统角色术语
    3. 1.3. 准备控制节点
    4. 1.4. 准备受管节点
    5. 1.5. 验证控制节点对受管节点的访问
  5. 2. 更改基本环境设置
    1. 2.1. 配置日期和时间
      1. 2.1.1. 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
    2. 2.2. 配置系统区域设置
    3. 2.3. 配置键盘布局
    4. 2.4. 使用桌面 GUI 更改语言
    5. 2.5. 其他资源
  6. 3. 配置和管理网络
    1. 3.1. 在图形安装模式中配置网络和主机名
    2. 3.2. 使用 nmcli 配置静态以太网连接
    3. 3.3. 使用 nmtui 配置动态以太网连接
    4. 3.4. 使用 nmtui 配置静态以太网连接
    5. 3.5. 在 RHEL web 控制台中管理网络
    6. 3.6.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管理网络
    7. 3.7. 其他资源
  7. 4. 注册系统并管理订阅
    1. 4.1. 安装后注册系统
    2. 4.2. 在 web 控制台中使用凭证注册订阅
    3. 4.3. 在 GNOME 中使用红帽帐户注册系统
    4. 4.4. 在 GNOME 中使用激活码注册系统
    5. 4.5. 使用安装程序 GUI 注册 RHEL 8
  8. 5. 在引导时启动 systemd 服务
    1. 5.1. 启用或禁用服务
    2. 5.2. 在 RHEL web 控制台中管理服务
  9. 6. 配置系统安全性
    1. 6.1. 启用 firewalld 服务
    2. 6.2. 在 rhel 8 web 控制台中管理防火墙
    3. 6.3. 管理基本 SELinux 设置
    4. 6.4. 确保所需的 selinux 状态
    5. 6.5. 在 RHEL 8 web 控制台中切换 SELinux 模式
    6. 6.6. 其他资源
  10. 7. 管理用户帐户入门
    1. 7.1.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帐户和组
    2. 7.2. Web 控制台中管理的系统用户帐户
    3. 7.3. 使用 Web 控制台添加新帐户
  11. 8. 转储崩溃的内核以便稍后进行分析
    1. 8.1. kdump
    2. 8.2. 在 web 控制台中配置 kdump 内存用量和目标位置
    3. 8.3.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的 kdump
    4. 8.4. 其他资源
  12. 9. 恢复系统
    1. 9.1. 设置 ReaR
    2. 9.2. 在 64 位 IBM Z 构架上使用 ReaR 救援镜像
  13. 10. 使用日志文件进行故障排除
    1. 10.1. 处理 syslog 信息的服务
    2. 10.2. 存储 syslog 信息的子目录
    3. 10.3. 使用 Web 控制台检查日志文件
    4. 10.4. 使用命令行查看日志
    5. 10.5. 其他资源
  14. 11. 获得红帽支持
    1. 11.1. 通过红帽客户门户网站获得红帽支持
    2. 11.2. 使用 sosreport 进行故障排除
  15. 12. 管理软件包
    1. 12.1. RHEL 8 中的软件管理工具
    2. 12.2. 应用程序流
    3. 12.3. 搜索软件包
      1. 12.3.1. 使用 YUM 搜索软件包
      2. 12.3.2. 使用 YUM 列出软件包
      3. 12.3.3. 使用 YUM 列出存储库
      4. 12.3.4. 使用 YUM 显示软件包信息
      5. 12.3.5. 使用 YUM 列出软件包组
      6. 12.3.6. 在 YUM 输入中指定全局表达式
    4. 12.4. 安装软件包
      1. 12.4.1. 使用 YUM 安装软件包
      2. 12.4.2. 使用 YUM 安装软件包组
      3. 12.4.3. 在 YUM 输入中指定软件包名称
    5. 12.5. 更新软件包
      1. 12.5.1. 使用 YUM 检查更新
      2. 12.5.2. 使用 YUM 更新单个软件包
      3. 12.5.3. 使用 YUM 更新软件包组
      4. 12.5.4. 使用 YUM 更新所有软件包及其依赖项
      5. 12.5.5. 使用 YUM 更新与安全相关的软件包
      6. 12.5.6. 自动化软件更新
        1. 12.5.6.1. 安装 DNF Automatic
        2. 12.5.6.2. DNF Automatic 配置文件
        3. 12.5.6.3. 启用 DNF Automatic
        4. 12.5.6.4. dnf-automatic 软件包中包含的 systemd 计时器单元的概述
    6. 12.6. 卸载软件包
      1. 12.6.1. 使用 YUM 删除软件包
      2. 12.6.2. 使用 YUM 删除软件包组
      3. 12.6.3. 在 YUM 输入中指定软件包名称
    7. 12.7. 管理软件包组
      1. 12.7.1. 使用 YUM 列出软件包组
      2. 12.7.2. 使用 YUM 安装软件包组
      3. 12.7.3. 使用 YUM 删除软件包组
      4. 12.7.4. 在 YUM 输入中指定全局表达式
    8. 12.8. 处理软件包管理历史记录
      1. 12.8.1. 使用 YUM 列出事务
      2. 12.8.2. 使用 YUM 恢复事务
      3. 12.8.3. 使用 YUM 重复事务
      4. 12.8.4. 在 YUM 输入中指定全局表达式
    9. 12.9. 管理软件存储库
      1. 12.9.1. 设置 YUM 存储库选项
      2. 12.9.2. 添加一个 YUM 存储库
      3. 12.9.3. 启用一个 YUM 存储库
      4. 12.9.4. 禁用一个 YUM 存储库
    10. 12.10. 配置 YUM
      1. 12.10.1. 查看当前的 YUM 配置
      2. 12.10.2. 设置 YUM 主要选项
      3. 12.10.3. 使用 YUM 插件
        1. 12.10.3.1. 管理 YUM 插件
        2. 12.10.3.2. 启用 YUM 插件
        3. 12.10.3.3. 禁用 YUM 插件
  16. 13. systemd 简介
    1. 13.1. 其他资源
  17. 14. 使用 systemctl 管理系统服务
    1. 14.1. 列出系统服务
    2. 14.2. 显示系统服务状态
    3. 14.3. 启动一个系统服务
    4. 14.4. 停止一个系统服务
    5. 14.5. 重启一个系统服务
    6. 14.6. 启用一个系统服务
    7. 14.7. 禁用一个系统服务
  18. 15. 使用 systemd 目标
    1. 15.1. 查看默认对象
    2. 15.2. 查看目标单元
    3. 15.3. 更改默认对象
    4. 15.4. 使用符号链接更改默认对象
    5. 15.5. 更改当前目标
    6. 15.6. 引导至救援模式
    7. 15.7. 引导至紧急模式
  19. 16. 关闭、挂起和休眠系统
    1. 16.1. 系统关闭
    2. 16.2. 使用 shutdown 命令来关闭系统
    3. 16.3. 使用 systemctl 命令来关闭系统
    4. 16.4. 重启系统
    5. 16.5. 挂起系统
    6. 16.6. 休眠系统
    7. 16.7. systemctl 的电源管理命令的概述
  20. 17. 使用 systemd 单元文件
    1. 17.1. 单元文件简介
    2. 17.2. 单元文件结构
    3. 17.3. 重要 [Unit] 部分选项
    4. 17.4. 重要 [Service] 部分选项
    5. 17.5. 重要 [Install] 部分选项
    6. 17.6. 创建自定义单元文件
    7. 17.7. 使用 sshd 服务的第二个实例创建一个自定义单元文件
    8. 17.8. 将 SysV init 脚本转换为单元文件
    9. 17.9. 查找 systemd 服务描述
    10. 17.10. 查找 systemd 服务的依赖项
    11. 17.11. 查找服务的默认目标
    12. 17.12. 查找该服务使用的文件
    13. 17.13. 修改现有单元文件
    14. 17.14. 扩展默认单元配置
    15. 17.15. 覆盖默认单元配置
    16. 17.16. 更改超时限制
    17. 17.17. 监控覆盖的单元
    18. 17.18. 使用实例化单元
    19. 17.19. 重要单元指定符
    20. 17.20. 其他资源
  21. 18. 优化 systemd 以缩短引导时间
    1. 18.1. 检查系统引导性能
    2. 18.2. 为选择可安全禁用的服务提供指导信息
    3. 18.3. 其他资源
  22. 19. 管理用户和组帐户简介
    1. 19.1. 用户和组介绍
    2. 19.2. 配置保留的用户和组群 ID
    3. 19.3. 用户私人组群
  23. 20. 在 Web 控制台中管理用户帐户
    1. 20.1. Web 控制台中管理的系统用户帐户
    2. 20.2. 使用 Web 控制台添加新帐户
    3. 20.3. 在 web 控制台中强制密码过期
    4. 20.4. 在 web 控制台中终止用户会话
  24. 21. 从命令行管理用户
    1. 21.1. 使用命令行添加新用户
    2. 21.2. 使用命令行添加新组
    3. 21.3. 从命令行将用户添加到补充组中
    4. 21.4. 创建组目录
  25. 22. 使用命令行编辑用户组
    1. 22.1. 主和补充用户组
    2. 22.2. 列出用户的主和补充组
    3. 22.3. 更改用户的主组
    4. 22.4. 从命令行将用户添加到补充组中
    5. 22.5. 从补充组中删除用户
    6. 22.6. 更改用户的所有补充组
  26. 23. 管理 sudo 访问
    1. 23.1. sudoers 中的用户授权
    2. 23.2. 为用户授予 sudo 访问权限
    3. 23.3. 使非特权用户运行某些命令
  27. 24. 更改和重置根密码
    1. 24.1. 作为 root 用户更改 root 密码
    2. 24.2. 以非 root 用户的身份更改或重置根密码
    3. 24.3. 在引导时重置 root 密码
  28. 25. 管理文件权限
    1. 25.1. 基本文件权限
    2. 25.2. 用户文件创建模式掩码
    3. 25.3. 默认的文件权限
    4. 25.4. 使用符号值更改文件权限
    5. 25.5. 使用数值更改文件权限
  29. 26. 管理 umask
    1. 26.1. 显示 umask 的当前值
    2. 26.2. 显示默认 bash umask
    3. 26.3. 使用符号值设置 umask
    4. 26.4. 使用数值设置 umask
    5. 26.5. 更改非登录 shell 的默认 umask
    6. 26.6. 更改登录 shell 的默认 umask
    7. 26.7. 更改特定用户的默认 umask
    8. 26.8. 为新创建的主目录设置默认权限
  30. 27. 在 RHEL 中使用 dnstap
    1. 27.1. 在 RHEL 中使用 dnstap 记录 DNS 查询
  31. 28. 管理访问控制列表
    1. 28.1. 显示当前的访问控制列表
    2. 28.2. 设置访问控制列表
  32. 29. 使用 Chrony 套件配置 NTP
    1. 29.1. chrony 套件介绍
    2. 29.2. 使用 chronyc 来控制 chronyd
    3. 29.3. 迁移到 chrony
      1. 29.3.1. 迁移脚本
  33. 30. 使用 Chrony
    1. 30.1. 管理 chrony
    2. 30.2. 检查是否同步 chrony
    3. 30.3. 手动调整系统时钟
    4. 30.4. 在隔离的网络中为系统设定 chrony
    5. 30.5. 配置远程监控访问
    6. 30.6. 使用 RHEL 系统角色管理时间同步
    7. 30.7. 其他资源
  34. 31. 带有 HW 时间戳的 Chrony
    1. 31.1. 验证硬件时间戳支持
    2. 31.2. 启用硬件时间戳
    3. 31.3. 配置客户端轮询间隔
    4. 31.4. 启用交错模式
    5. 31.5. 为大量客户端配置服务器
    6. 31.6. 验证硬件时间戳
    7. 31.7. 配置 PTP-NTP 桥接
  35. 32. 在 chrony 中启用一些之前由 NTP 支持的设置
    1. 32.1. 使用 ntpq 和 ntpdc 进行监控
    2. 32.2. 使用基于公钥加密的认证机制
    3. 32.3. 使用临时对称关联
    4. 32.4. 多播/广播客户端
  36. 33. chrony 中的网络时间安全概述(NTS)
    1. 33.1. 在客户端配置文件中启用网络时间协议(NTS)
    2. 33.2. 在服务器上启用网络时间安全性(NTS)
  37. 34. 使用 OpenSSH 的两个系统间使用安全通讯
    1. 34.1. SSH 和 OpenSSH
    2. 34.2. 配置并启动 OpenSSH 服务器
    3. 34.3. 为基于密钥的身份验证设置 OpenSSH 服务器
    4. 34.4. 生成 SSH 密钥对
    5. 34.5. 使用保存在智能卡中的 SSH 密钥
    6. 34.6. 使 OpenSSH 更安全
    7. 34.7. 使用 SSH 跳过主机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8. 34.8. 通过 ssh-agent ,使用 SSH 密钥连接到远程机器
    9. 34.9. 其他资源
  38. 35. 配置远程日志记录解决方案
    1. 35.1. Rsyslog 日志记录服务
    2. 35.2. 安装 Rsyslog 文档
    3. 35.3. 通过 TCP 配置服务器进行远程记录
    4. 35.4. 通过 TCP 配置远程日志记录到服务器
    5. 35.5. 配置 TLS 加密的远程日志记录
    6. 35.6. 配置服务器以通过 UDP 接收远程日志信息
    7. 35.7. 通过 UDP 配置远程日志记录到服务器
    8. 35.8. Rsyslog 中的负载均衡帮助程序
    9. 35.9. 配置可靠的远程日志记录
    10. 35.10. 支持的 Rsyslog 模块
    11. 35.11. 配置 netconsole 服务为将内核信息记录到远程主机
    12. 35.12. 其他资源
  39. 36. 使用日志记录系统角色
    1. 36.1. 日志记录系统角色
    2. 36.2. logging 系统角色参数
    3. 36.3. 应用 本地 日志记录系统角色
    4. 36.4. 过滤本地日志记录系统角色中的 logging
    5. 36.5. 使用 logging 系统角色应用远程日志解决方案
    6. 36.6. 使用带有 TLS 的 logging 系统角色
      1. 36.6.1. 配置带有 TLS 的客户端日志
      2. 36.6.2. 配置带有 TLS 的服务器日志
    7. 36.7. 使用带有 RELP 的 logging 系统角色
      1. 36.7.1. 配置带有 RELP 的客户端日志
      2. 36.7.2. 配置带有 RELP 的服务器日志
    8. 36.8. 其他资源
  40. 37. Python 简介
    1. 37.1. Python 版本
  41. 38. 安装和使用 Python
    1. 38.1. 安装 Python 3
    2. 38.2. 安装其他 Python 3 软件包
    3. 38.3. 为开发人员安装其他 Python 3 工具
    4. 38.4. 安装 Python 2
    5. 38.5. 从 Python 2 迁移到 Python 3
    6. 38.6. 使用 Python
  42. 39. 配置未指定版本的 Python
    1. 39.1. 直接配置未指定版本的 python 命令
    2. 39.2. 以互动方式将未指定版本的 python 命令配置为所需的 Python 版本
    3. 39.3. 其他资源
  43. 40. 打包 Python 3 RPM
    1. 40.1. SPEC 文件是 Python 软件包的描述
    2. 40.2. Python 3 RPM 的常见宏
    3. 40.3. 自动为 Python RPM 提供
  44. 41. 在 Python 脚本中处理解释器指令
    1. 41.1. 修改 Python 脚本中的解释器指令
    2. 41.2. 更改自定义软件包中的 /usr/bin/python3 解释器指令
  45. 42. 使用 PHP 脚本语言
    1. 42.1. 安装 PHP 脚本语言
    2. 42.2. 通过 Web 服务器使用 PHP 脚本语言
      1. 42.2.1. 在 Apache HTTP 服务器中使用 PHP
      2. 42.2.2. 使用带有 nginx web 服务器的 PHP
    3. 42.3. 使用命令行界面运行 PHP 脚本
    4. 42.4. 其它资源
  46. 43. 使用 langpacks
    1. 43.1. 检查提供 langpacks 的语言
    2. 43.2. 使用 RPM 较弱依赖项的 langpacks
      1. 43.2.1. 列出已安装的语言支持
      2. 43.2.2. 检查语言支持的可用性
      3. 43.2.3. 列出为语言安装的软件包
      4. 43.2.4. 安装语言支持
      5. 43.2.5. 删除语言支持
    3. 43.3. 使用 glibc-langpack-<locale_code> 保存磁盘空间
  47. 44. Tcl/Tk 入门
    1. 44.1. Tcl/Tk 简介
    2. 44.2. Tcl/Tk 8.6 中的显著变化
    3. 44.3. 迁移到 Tcl/Tk 8.6
      1. 44.3.1. Tcl 扩展开发人员迁移路径
      2. 44.3.2. 用户通过 Tcl/Tk 编写任务的迁移路径

Red Hat Training

A Red Hat training course is available for RHEL 8

6.6. 其他资源

  • 生成 SSH 密钥对
  • 为基于密钥的身份验证设置 OpenSSH 服务器
  • 安全强化
  • 使用 SELinux
  • 保护网络
  • 在多个系统中部署相同的 SELinux 配置
  1. Previous
  2. Next
Red Hat

Quick Links

  • Downloads
  • Subscriptions
  • Support Cases
  • Customer Service
  • Product Documentation

Help

  • Contact Us
  • Customer Portal FAQ
  • Log-in Assistance

Site Info

  • Trust Red Hat
  • Browser Support Policy
  • Accessibility
  • Awards and Recognition
  • Colophon

Related Sites

  • redhat.com
  • developers.redhat.com
  • connect.redhat.com
  • cloud.redhat.com

About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About Red Hat
  • Red Hat Jobs
Copyright © 2023 Red Hat, Inc.
  • Privacy Statement
  • Customer Portal Terms of Use
  • All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Red Hat Summit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