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Table of Contents
为了尽快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本文档可能会包括由机器自动从英文原文翻译的内容。如需更多信息,请参阅此说明。
30.4. SysV Init 运行级别
SysV init runlevel 系统提供一个控制当初始化运行级别时
init
启动和停止哪个程序的标准过程。选择 SysV init 的原因是易于使用且比传统的 BSD 风格的 init 进程更加灵活。
SysV init 的配置文件存放在
/etc/rc.d/
目录。在这个目录下,有 rc
、rc.local
、rc.sysinit
和可选的 rc.serial
脚本,以及下面的目录:
init.d/ rc0.d/ rc1.d/ rc2.d/ rc3.d/ rc4.d/ rc5.d/ rc6.d/
init.d/
目录包含 /sbin/init
脚本用来控制服务所使用的脚本。每个以数字结尾的目录代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里缺省配置的六个运行级别。
30.4.1. 运行级别
SysV init runlevel 的目的是在不同的方式下使用系统。例如,X Window 系统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没有它的话,服务器的运行效率会更高。或者,有时候系统管理员需要在一个更低的运行级别下来执行某些诊断任务,如在运行级别 1 下修复磁盘。
给定运行级别的特征决定了
init
启动和停止哪些服务。例如,运行级别 1(单用户模式)停止所有的网路服务,而运行级别 3 则会启动这些服务。通过在某个运行级别下设定启动和停止的服务,init
可以快速地改变机器运行的模式而不需要用户手工停止和启动服务。
下面的运行级别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里缺省定义的:
0
— 停止1
— 单用户文本模式2
— 未使用(用户可自定义)3
— 完全的多用户文本模式4
— 为使用(用户可自定义)5
— 完全的多用户图形模式(基于 X Window 的登录屏幕)6
— 重启模式
通常来说,用户在运行级别 3 和 5 多用户模式下操作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运行级别 2 和 4 没有被使用,用户有时候需要定制它们来满足特殊需要。
系统的缺省运行级别在
/etc/inittab
里定义。要找到系统的缺省运行级别,可以在 /etc/inittab
靠顶部的地方找如下的一行:
id:5:initdefault:
如第一个分号后所指出的,这个例子里的缺省运行级别是 5。要改变它,可以根用户来编辑
/etc/inittab
。
警告
编辑
/etc/inittab
要非常小心。简单的输入错误就可以导致系统不能启动。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以使用启动软盘,进入单用户模式,或者进入救援模式来引导系统并修复这个文件。
关于单用户和救援模式的更多信息,请参考《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Deployment Guide》里的《基本的系统恢复(Basic System Recovery)》章节。
It is possible to change the default runlevel at boot time by modifying the arguments passed by the boot loader to the kernel. For information on changing the runlevel at boot time, refer to 第 9.8 节 “Changing Runlevels at Boot Time”.
为了尽快向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本文档可能会包括由机器自动从英文原文翻译的内容。如需更多信息,请参阅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