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Skip to main content

Utilities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Red Hat Customer Portal
  • Subscriptions
  • Downloads
  • Containers
  • Support Cases
  • Products & Services

    Products

    Support

    • Production Support
    • Development Support
    • Product Life Cycles

    Services

    • Consulting
    • Technical Account Management
    • Training & Certifications

    Documentation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All Documentation

    Ecosystem Catalog

    • Red Hat Partner Ecosystem
    • Partner Resources
  • Tools

    Tools

    • Troubleshoot a product issue
    • Packages
    • Errata

    Customer Portal Labs

    • Configuration
    • Deployment
    • Security
    • Troubleshoot
    All labs

    Red Hat Insights

    Increase visibility into IT operations to detect and resolve technical issues before they impact your business.

    Learn More
    Go to Insights
  • Security

    Red Hat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Engage with our Red Hat Product Security team, access security updates, and ensure your environments are not exposed to any known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Product Security Center

    Security Updates

    • Security Advisories
    • Red Hat CVE Database
    • Security Labs

    Keep your systems secure with Red Hat's specialized responses to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View Responses

    Resources

    • Security Blog
    • Security Measurement
    • Severity Ratings
    • Backporting Policies
    • Product Signing (GPG) Keys
  • Community

    Customer Portal Community

    • Discussions
    • Private Groups
    Community Activity

    Customer Events

    • Red Hat Convergence
    • Red Hat Summit

    Stories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You Asked. We Acted.
    •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Or troubleshoot an issue.

Select Your Language

  • English
  • 한국어
  • 日本語
  • 中文 (中国)

Infra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Red Hat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Identity Management
  • Red Hat Directory Server
  • Red Hat Certificate System
  • Red Hat Satellite
  •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 Red Hat Update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Insights
  •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Cloud Computing

  • Red Hat OpenShift
  • Red Hat CloudForms
  •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 Red Hat OpenShift Data Science
  • Red Hat OpenShift Online
  • Red Hat OpenShift Dedicated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Security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Advanced Cluster Management for Kubernetes
  • Red Hat Quay
  • Red Hat CodeReady Workspaces
  • Red Hat OpenShift Service on AWS

Storage

  • Red Hat Gluster Storage
  • Red Hat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Red Hat Ceph Storage
  • Red Hat OpenShift Data Foundation

Runtimes

  • Red Hat Runtimes
  • Red Hat JBos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 Red Hat Data Grid
  • Red Hat JBoss Web Server
  • Red Hat Single Sign On
  • Red Hat support for Spring Boot
  • Red Hat build of Node.js
  • Red Hat build of Thorntail
  • Red Hat build of Eclipse Vert.x
  • Red Hat build of OpenJDK
  • Red Hat build of Quarkus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on

  • Red Hat Integration
  • Red Hat Fuse
  • Red Hat AMQ
  • Red Hat 3scale API Management
  • Red Hat JBoss Data Virtualiz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
  • Red Hat Decision Manager
All Products
Show Table of Contents
Hide Table of Contents
  • 日本語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한국어
  • Single-page HTML
  • PDF
  • ePub
  1. 网络
  2. 1. 了解网络
    1. 1.1.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DNS
    2. 1.2.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Ingress Operator
      1. 1.2.1. 路由和 Ingress 的比较
  3. 2. 访问主机
    1. 2.1. 访问安装程序置备的基础架构集群中 Amazon Web Services 上的主机
  4. 3.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中的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1. 3.1.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2. 3.2. 查看集群网络配置
    3. 3.3. 查看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状态
    4. 3.4. 查看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日志
    5. 3.5.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配置
      1. 3.5.1.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配置对象
      2. 3.5.2.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配置示例
    6. 3.6. 其他资源
  5. 4.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中的 DNS Operator
    1. 4.1. DNS Operator
    2. 4.2. 更改 DNS Operator managementState
    3. 4.3. 控制 DNS pod 放置
    4. 4.4. 查看默认 DNS
    5. 4.5. 使用 DNS 转发
    6. 4.6. DNS Operator 状态
    7. 4.7. DNS Operator 日志
  6. 5.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中的 Ingress Operator
    1. 5.1.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Ingress Operator
    2. 5.2. Ingress 配置资产
    3. 5.3. Ingress Controller 配置参数
      1. 5.3.1. Ingress Controller TLS 安全配置集
        1. 5.3.1.1. 了解 TLS 安全配置集
        2. 5.3.1.2. 为 Ingress Controller 配置 TLS 安全配置集
        3. 5.3.1.3. 配置 mutual TLS 身份验证
      2. 5.3.2. Ingress 控制器端点发布策略
    4. 5.4. 查看默认的 Ingress Controller
    5. 5.5. 查看 Ingress Operator 状态
    6. 5.6. 查看 Ingress Controller 日志
    7. 5.7. 查看 Ingress Controller 状态
    8. 5.8. 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1. 5.8.1. 设置自定义默认证书
      2. 5.8.2. 扩展 Ingress Controller
      3. 5.8.3. 配置 Ingress 访问日志
      4. 5.8.4. 设置 Ingress Controller 线程数
      5. 5.8.5. Ingress Controller 分片
        1. 5.8.5.1. 通过路由标签(label)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分片
        2. 5.8.5.2. 使用命名空间标签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分片
      6. 5.8.6. 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以使用内部负载均衡器
      7. 5.8.7. 在 GCP 上为 Ingress Controller 配置全局访问
      8. 5.8.8. 将集群的默认 Ingress Controller 配置为内部
      9. 5.8.9. 配置路由准入策略
      10. 5.8.10. 使用通配符路由
      11. 5.8.11. 使用 X-Forwarded 标头
      12. 5.8.12. 启用 HTTP/2 入口连接
      13. 5.8.13. 为 Ingress Controller 配置 PROXY 协议
      14. 5.8.14. 在 AWS 上为 Ingress Controller Operator 配置应用程序域
      15. 5.8.15. 转换 HTTP 标头的大小写
      16. 5.8.16. 自定义 HAProxy 错误代码响应页面
    9. 5.9. 其他资源
  7. 6. 验证到端点的连接
    1. 6.1. 执行连接健康检查
    2. 6.2. 连接健康检查实现
    3. 6.3. PodNetworkConnectivityCheck 对象字段
    4. 6.4. 验证端点的网络连接
  8. 7. 配置节点端口服务范围
    1. 7.1. 先决条件
    2. 7.2. 扩展节点端口范围
    3. 7.3. 其他资源
  9. 8. 配置 IP 故障转移
    1. 8.1. IP 故障转移环境变量
    2. 8.2. 配置 IP 故障转移
    3. 8.3. 关于虚拟 IP 地址
    4. 8.4. 配置检查和通知脚本
    5. 8.5. 配置 VRRP 抢占
    6. 8.6. 关于 VRRP ID 偏移
    7. 8.7. 为超过 254 地址配置 IP 故障转移
    8. 8.8. ingressIP 的高可用性
    9. 8.9. 删除 IP 故障切换
  10. 9. 在裸机集群中使用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
    1. 9.1. 支持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上的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
      1. 9.1.1. 使用 SCTP 协议的示例配置
    2. 9.2. 启用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
    3. 9.3. 验证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 已启用
  11. 10. 使用 PTP 硬件
    1. 10.1. 关于 PTP 硬件
    2. 10.2. 关于 PTP
      1. 10.2.1. PTP 域的元素
      2. 10.2.2. PTP 优于 NTP 的优点
    3. 10.3. 使用 CLI 安装 PTP Operator
    4. 10.4. 使用 Web 控制台安装 PTP Operator
    5. 10.5. 自动发现 PTP 网络设备
    6. 10.6. 将 linuxptp 服务配置为普通时钟
    7. 10.7. 将 linuxptp 服务配置为边界时钟
    8. 10.8. 为 PTP 硬件配置 FIFO 优先级调度
    9. 10.9. 常见 PTP Operator 故障排除
    10. 10.10. PTP 硬件快速事件通知框架
      1. 10.10.1. 关于 PTP 和时钟同步错误事件
      2. 10.10.2. 关于 PTP 快速事件通知框架
      3. 10.10.3. 安装 AMQ 消息传递总线
      4. 10.10.4. 配置 PTP 快速事件通知发布程序
      5. 10.10.5. PTP fast 事件通知 REST API 参考
        1. 10.10.5.1. api/cloudNotifications/v1/publishers
          1. 10.10.5.1.1. HTTP 方法
            1. 10.10.5.1.1.1. 描述
          2. 10.10.5.1.2. HTTP 方法
            1. 10.10.5.1.2.1. 描述
        2. 10.10.5.2. api/cloudNotifications/v1/publishers/<publisher_id>
          1. 10.10.5.2.1. HTTP 方法
            1. 10.10.5.2.1.1. 描述
        3. 10.10.5.3. api/cloudNotifications/v1/subscriptions
          1. 10.10.5.3.1. HTTP 方法
            1. 10.10.5.3.1.1. 描述
          2. 10.10.5.3.2. HTTP 方法
            1. 10.10.5.3.2.1. 描述
        4. 10.10.5.4. api/cloudNotifications/v1/subscriptions/<subscription_id>
          1. 10.10.5.4.1. HTTP 方法
            1. 10.10.5.4.1.1. 描述
        5. 10.10.5.5. api/cloudNotifications/v1/subscriptions/status/<subscription_id>
          1. 10.10.5.5.1. HTTP 方法
            1. 10.10.5.5.1.1. 描述
        6. 10.10.5.6. api/cloudNotifications/v1/health/
          1. 10.10.5.6.1. HTTP 方法
            1. 10.10.5.6.1.1. 描述
      6. 10.10.6. 使用 CLI 监控 PTP 快速事件指标
      7. 10.10.7. 在 web 控制台中监控 PTP fast 事件指标
  12. 11. 网络策略
    1. 11.1. 关于网络策略
      1. 11.1.1. 关于网络策略
      2. 11.1.2. 网络策略优化
      3. 11.1.3. 后续步骤
      4. 11.1.4. 其他资源
    2. 11.2. 记录网络策略事件
      1. 11.2.1. 网络策略审计日志记录
      2. 11.2.2. 网络策略审计配置
      3. 11.2.3. 为集群配置网络策略审计
      4. 11.2.4. 为命名空间启用网络策略审计日志记录
      5. 11.2.5. 禁用命名空间的网络策略审计日志记录
      6. 11.2.6. 其他资源
    3. 11.3. 创建网络策略
      1. 11.3.1. 创建网络策略
      2. 11.3.2. 示例 NetworkPolicy 对象
      3. 11.3.3. 其他资源
    4. 11.4. 查看网络策略
      1. 11.4.1. 查看网络策略
      2. 11.4.2. 示例 NetworkPolicy 对象
    5. 11.5. 编辑网络策略
      1. 11.5.1. 编辑网络策略
      2. 11.5.2. 示例 NetworkPolicy 对象
      3. 11.5.3. 其他资源
    6. 11.6. 删除网络策略
      1. 11.6.1. 删除网络策略
    7. 11.7. 为项目定义默认网络策略
      1. 11.7.1. 为新项目修改模板
      2. 11.7.2. 在新项目模板中添加网络策略
    8. 11.8. 使用网络策略配置多租户隔离
      1. 11.8.1. 使用网络策略配置多租户隔离
      2. 11.8.2. 后续步骤
      3. 11.8.3. 其他资源
  13. 12. 多网络
    1. 12.1. 了解多网络
      1. 12.1.1. 额外网络使用场景
      2. 12.1.2.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中的额外网络
    2. 12.2. 配置额外网络
      1. 12.2.1. 管理额外网络的方法
      2. 12.2.2. 配置额外网络附加
        1. 12.2.2.1. 通过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配置额外网络
        2. 12.2.2.2. 从 YAML 清单配置额外网络
      3. 12.2.3. 额外网络类型的配置
        1. 12.2.3.1. 配置网桥额外网络
          1. 12.2.3.1.1. 网桥配置示例
        2. 12.2.3.2. 主机设备额外网络的配置
          1. 12.2.3.2.1. host-device 配置示例
        3. 12.2.3.3. 配置 IPVLAN 额外网络
          1. 12.2.3.3.1. ipvlan 配置示例
        4. 12.2.3.4. MACVLAN 额外网络的配置
          1. 12.2.3.4.1. macvlan 配置示例
      4. 12.2.4. 为额外网络配置 IP 地址分配
        1. 12.2.4.1. 静态 IP 地址分配配置
        2. 12.2.4.2. 动态 IP 地址(DHCP)分配配置
        3. 12.2.4.3. 使用 Whereabouts 进行动态 IP 地址分配配置
      5. 12.2.5. 使用 Cluster Network Operator 创建额外网络附加
      6. 12.2.6. 通过应用 YAML 清单来创建额外网络附加
    3. 12.3. 关于虚拟路由和转发
      1. 12.3.1. 关于虚拟路由和转发
        1. 12.3.1.1. 这对针对电信业使用的 pod 的从属网络提供了好处
    4. 12.4. 配置多网络策略
      1. 12.4.1. 多网络策略和网络策略之间的区别
      2. 12.4.2. 为集群启用多网络策略
      3. 12.4.3. 使用多网络策略
        1. 12.4.3.1. 先决条件
        2. 12.4.3.2. 创建多网络策略
        3. 12.4.3.3. 编辑多网络策略
        4. 12.4.3.4. 查看多网络策略
        5. 12.4.3.5. 删除多网络策略
      4. 12.4.4. 其他资源
    5. 12.5. 将 pod 附加到额外网络
      1. 12.5.1. 将 pod 添加到额外网络
        1. 12.5.1.1. 指定特定于 pod 的地址和路由选项
    6. 12.6. 从额外网络中删除 pod
      1. 12.6.1. 从额外网络中删除 pod
    7. 12.7. 编辑额外网络
      1. 12.7.1. 修改额外网络附加定义
    8. 12.8. 删除额外网络
      1. 12.8.1. 删除额外网络附加定义
    9. 12.9. 为 VRF 分配从属网络
      1. 12.9.1. 为 VRF 分配从属网络
        1. 12.9.1.1. 使用 CNI VRF 插件创建额外网络附加
  14. 13. 硬件网络
    1. 13.1. 关于单根 I/O 虚拟化(SR-IOV)硬件网络
      1. 13.1.1. 负责管理 SR-IOV 网络设备的组件
        1. 13.1.1.1. 支持的平台
        2. 13.1.1.2. 支持的设备
        3. 13.1.1.3. 自动发现 SR-IOV 网络设备
          1. 13.1.1.3.1. SriovNetworkNodeState 对象示例
        4. 13.1.1.4. 在 pod 中使用虚拟功能的示例
        5. 13.1.1.5. 用于容器应用程序的 DPDK 库
        6. 13.1.1.6. Downward API 的巨页资源注入
      2. 13.1.2. 后续步骤
    2. 13.2. 安装 SR-IOV Network Operator
      1. 13.2.1. 安装 SR-IOV Network Operator
        1. 13.2.1.1. CLI:安装 SR-IOV Network Operator
        2. 13.2.1.2. web 控制台:安装 SR-IOV Network Operator
      2. 13.2.2. 后续步骤
    3. 13.3. 配置 SR-IOV Network Operator
      1. 13.3.1. 配置 SR-IOV Network Operator
        1. 13.3.1.1. SR-IOV Network Operator 配置自定义资源
        2. 13.3.1.2. 关于 Network Resources Injector(网络资源注入器)。
        3. 13.3.1.3. 关于 SR-IOV Network Operator 准入控制器 Webhook
        4. 13.3.1.4. 关于自定义节点选择器
        5. 13.3.1.5. 禁用或启用网络资源注入器
        6. 13.3.1.6. 禁用或启用 SR-IOV Network Operator 准入控制器 Webhook
        7. 13.3.1.7. 为 SR-IOV 网络配置守护进程配置自定义 NodeSelector
        8. 13.3.1.8. 为单节点安装配置 SR-IOV Network Operator
      2. 13.3.2. 后续步骤
    4. 13.4. 配置 SR-IOV 网络设备
      1. 13.4.1. SR-IOV 网络节点配置对象
        1. 13.4.1.1. SR-IOV 网络节点配置示例
        2. 13.4.1.2. SR-IOV 设备的虚拟功能 (VF) 分区
      2. 13.4.2. 配置 SR-IOV 网络设备
      3. 13.4.3. SR-IOV 配置故障排除
      4. 13.4.4. 将 SR-IOV 网络分配给 VRF
        1. 13.4.4.1. 使用 CNI VRF 插件创建额外的 SR-IOV 网络附加
      5. 13.4.5. 后续步骤
    5. 13.5. 配置 SR-IOV 以太网网络附加
      1. 13.5.1. 以太网设备配置对象
        1. 13.5.1.1. 为额外网络配置 IP 地址分配
          1. 13.5.1.1.1. 静态 IP 地址分配配置
          2. 13.5.1.1.2. 动态 IP 地址(DHCP)分配配置
          3. 13.5.1.1.3. 使用 Whereabouts 进行动态 IP 地址分配配置
      2. 13.5.2. 配置 SR-IOV 额外网络
      3. 13.5.3. 后续步骤
      4. 13.5.4. 其他资源
    6. 13.6. 配置 SR-IOV InfiniBand 网络附加
      1. 13.6.1. Infiniband 设备配置对象
        1. 13.6.1.1. 为额外网络配置 IP 地址分配
          1. 13.6.1.1.1. 静态 IP 地址分配配置
          2. 13.6.1.1.2. 动态 IP 地址(DHCP)分配配置
          3. 13.6.1.1.3. 使用 Whereabouts 进行动态 IP 地址分配配置
      2. 13.6.2. 配置 SR-IOV 额外网络
      3. 13.6.3. 后续步骤
      4. 13.6.4. 其他资源
    7. 13.7. 将 pod 添加到额外网络
      1. 13.7.1. 网络附加的运行时配置
        1. 13.7.1.1. 基于以太网的 SR-IOV 附加的运行时配置
        2. 13.7.1.2. 基于 InfiniBand 的 SR-IOV 附加的运行时配置
      2. 13.7.2. 将 pod 添加到额外网络
      3. 13.7.3. 创建与 SR-IOV pod 兼容的非统一内存访问 (NUMA)
      4. 13.7.4. 其他资源
    8. 13.8. 配置高性能多播
      1. 13.8.1. 高性能多播
      2. 13.8.2. 为多播配置 SR-IOV 接口
    9. 13.9. 使用 DPDK 和 RDMA
      1. 13.9.1. 在 DPDK 模式中使用 Intel NIC 的虚拟功能
      2. 13.9.2. 在带有 Mellanox NIC 的 DPDK 模式中使用虚拟功能
      3. 13.9.3. 在带有 Mellanox NIC 的 RDMA 模式中使用虚拟功能
      4. 13.9.4. 其他资源
  15. 14. OpenShift SDN 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
    1. 14.1. 关于 OpenShift SDN 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
      1. 14.1.1. OpenShift SDN 网络隔离模式
      2. 14.1.2. 支持的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功能列表
    2. 14.2. 为项目配置出口 IP
      1. 14.2.1. 项目出口流量的出口 IP 地址分配
        1. 14.2.1.1. 使用自动分配的出口 IP 地址时的注意事项
        2. 14.2.1.2. 使用手动分配出口 IP 地址时的注意事项
      2. 14.2.2. 为一个命名空间启用自动分配出口 IP 地址
      3. 14.2.3. 为一个命名空间配置手动分配出口 IP 地址
    3. 14.3. 为项目配置出口防火墙
      1. 14.3.1. 出口防火墙在一个项目中的工作原理
        1. 14.3.1.1. 出口防火墙的限制
        2. 14.3.1.2. 出口防火墙策略规则的匹配顺序
        3. 14.3.1.3. 域名服务器 (DNS) 解析如何工作
      2. 14.3.2. EgressNetworkPolicy 自定义资源 (CR) 对象
        1. 14.3.2.1. EgressNetworkPolicy 规则
        2. 14.3.2.2. EgressNetworkPolicy CR 对象示例
      3. 14.3.3. 创建出口防火墙策略对象
    4. 14.4. 为项目编辑出口防火墙
      1. 14.4.1. 查看 EgressNetworkPolicy 对象
    5. 14.5. 为项目编辑出口防火墙
      1. 14.5.1. 编辑 EgressNetworkPolicy 对象
    6. 14.6. 从项目中删除出口防火墙
      1. 14.6.1. 删除 EgressNetworkPolicy 对象
    7. 14.7. 使用出口路由器 pod 的注意事项
      1. 14.7.1. 关于出口路由器 pod
        1. 14.7.1.1. 出口路由器模式
        2. 14.7.1.2. 出口路由器 pod 的实现
        3. 14.7.1.3. 部署注意事项
        4. 14.7.1.4. 故障切换配置
      2. 14.7.2. 其他资源
    8. 14.8. 以重定向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1. 14.8.1. 重定向模式的出口路由器 pod 规格
      2. 14.8.2. 出口目的地配置格式
      3. 14.8.3. 以重定向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4. 14.8.4. 其他资源
    9. 14.9. 以 HTTP 代理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1. 14.9.1. HTTP 模式的出口路由器 pod 规格
      2. 14.9.2. 出口目的地配置格式
      3. 14.9.3. 以 HTTP 代理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4. 14.9.4. 其他资源
    10. 14.10. 以 DNS 代理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1. 14.10.1. DNS 模式的出口路由器 pod 规格
      2. 14.10.2. 出口目的地配置格式
      3. 14.10.3. 以 DNS 代理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4. 14.10.4. 其他资源
    11. 14.11. 从配置映射配置出口路由器 pod 目的地列表
      1. 14.11.1. 使用配置映射配置出口路由器目的地映射
      2. 14.11.2. 其他资源
    12. 14.12. 为项目启用多播
      1. 14.12.1. 关于多播
      2. 14.12.2. 启用 pod 间多播
    13. 14.13. 为项目禁用多播
      1. 14.13.1. 禁用 pod 间多播
    14. 14.14. 使用 OpenShift SDN 配置网络隔离
      1. 14.14.1. 先决条件
      2. 14.14.2. 接合项目
      3. 14.14.3. 隔离项目
      4. 14.14.4. 对项目禁用网络隔离
    15. 14.15. 配置 kube-proxy
      1. 14.15.1. 关于 iptables 规则同步
      2. 14.15.2. kube-proxy 配置参数
      3. 14.15.3. 修改 kube-proxy 配置
  16. 15. OVN-Kubernetes 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
    1. 15.1. 关于 OVN-Kubernetes 默认 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 (CNI) 网络供应商
      1. 15.1.1. OVN-Kubernetes 特性
      2. 15.1.2. 支持的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功能列表
      3. 15.1.3. OVN-Kubernetes 限制
    2. 15.2. 从 OpenShift SDN 集群网络供应商迁移
      1. 15.2.1. 迁移到 OVN-Kubernetes 网络供应商
        1. 15.2.1.1. 迁移到 OVN-Kubernetes 网络供应商时的注意事项
        2. 15.2.1.2. 迁移过程如何工作
      2. 15.2.2. 迁移至 OVN-Kubernetes 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
      3. 15.2.3. 其他资源
    3. 15.3. 回滚到 OpenShift SDN 网络供应商
      1. 15.3.1. 将默认 CNI 网络供应商回滚到 OpenShift SDN
    4. 15.4. 转换为 IPv4/IPv6 双栈网络
      1. 15.4.1. 转换为双栈集群网络
    5. 15.5. IPsec 加密配置
      1. 15.5.1. 使用 IPsec 加密的网络流量类型
      2. 15.5.2. IPsec 的加密协议和隧道模式
      3. 15.5.3. 安全证书生成和轮转
    6. 15.6. 为项目配置出口防火墙
      1. 15.6.1. 出口防火墙在一个项目中的工作原理
        1. 15.6.1.1. 出口防火墙的限制
        2. 15.6.1.2. 出口防火墙策略规则的匹配顺序
        3. 15.6.1.3. 域名服务器 (DNS) 解析如何工作
      2. 15.6.2. EgressFirewall 自定义资源(CR)对象
        1. 15.6.2.1. EgressFirewall 规则
        2. 15.6.2.2. EgressFirewall CR 对象示例
      3. 15.6.3. 创建出口防火墙策略对象
    7. 15.7. 查看项目的出口防火墙
      1. 15.7.1. 查看 EgressFirewall 对象
    8. 15.8. 为项目编辑出口防火墙
      1. 15.8.1. 编辑 EgressFirewall 对象
    9. 15.9. 从项目中删除出口防火墙
      1. 15.9.1. 删除 EgressFirewall 对象
    10. 15.10. 配置出口 IP 地址
      1. 15.10.1. 出口 IP 地址架构设计和实施
        1. 15.10.1.1. 平台支持
        2. 15.10.1.2. 将出口 IP 分配给 pod
        3. 15.10.1.3. 将出口 IP 分配给节点
        4. 15.10.1.4. 出口 IP 地址配置架构图
      2. 15.10.2. EgressIP 对象
      3. 15.10.3. 标记节点以托管出口 IP 地址
      4. 15.10.4. 后续步骤
      5. 15.10.5. 其他资源
    11. 15.11. 分配出口 IP 地址
      1. 15.11.1. 为一个命名空间分配出口 IP 地址
      2. 15.11.2. 其他资源
    12. 15.12. 使用出口路由器 pod 的注意事项
      1. 15.12.1. 关于出口路由器 pod
        1. 15.12.1.1. 出口路由器模式
        2. 15.12.1.2. 出口路由器 pod 的实现
        3. 15.12.1.3. 部署注意事项
        4. 15.12.1.4. 故障切换配置
      2. 15.12.2. 其他资源
    13. 15.13. 以重定向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pod
      1. 15.13.1. 出口路由器自定义资源
      2. 15.13.2. 以重定向模式部署出口路由器
    14. 15.14. 为项目启用多播
      1. 15.14.1. 关于多播
      2. 15.14.2. 启用 pod 间多播
    15. 15.15. 为项目禁用多播
      1. 15.15.1. 禁用 pod 间多播
    16. 15.16. 跟踪网络流
      1. 15.16.1. 用于跟踪网络流的网络对象配置
      2. 15.16.2. 为网络流收集器添加目的地
      3. 15.16.3. 删除网络流收集器的所有目的地
      4. 15.16.4. 其他资源
    17. 15.17. 配置混合联网
      1. 15.17.1. 使用 OVN-Kubernetes 配置混合网络
      2. 15.17.2. 其他资源
  17. 16. 配置路由
    1. 16.1. 路由配置
      1. 16.1.1. 创建基于 HTTP 的路由
      2. 16.1.2. 配置路由超时
      3. 16.1.3. HTTP 严格传输安全性
        1. 16.1.3.1. 根据每个路由启用 HTTP 严格传输安全性
        2. 16.1.3.2. 根据每个路由禁用 HTTP 严格传输安全性
        3. 16.1.3.3. 强制每个域 HTTP 严格传输安全性
      4. 16.1.4. 吞吐量问题错误排解
      5. 16.1.5. 使用 Cookie 来保持路由有状态性
        1. 16.1.5.1. 使用 Cookie 标注路由
      6. 16.1.6. 基于路径的路由
      7. 16.1.7. 特定于路由的注解
      8. 16.1.8. 配置路由准入策略
      9. 16.1.9. 通过 Ingress 对象创建路由
      10. 16.1.10. 为双栈网络配置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Ingress Controller
    2. 16.2. 安全路由
      1. 16.2.1. 使用自定义证书创建重新加密路由
      2. 16.2.2. 使用自定义证书创建边缘路由
      3. 16.2.3. 创建 passthrough 路由
  18. 17. 配置集群入口流量
    1. 17.1. 集群入口流量配置概述
      1. 17.1.1. 比较:对外部 IP 地址的容错访问
    2. 17.2. 为服务配置 ExternalIP
      1. 17.2.1. 先决条件
      2. 17.2.2. 关于 ExternalIP
        1. 17.2.2.1. 配置 ExternalIP
        2. 17.2.2.2. 对外部 IP 地址分配的限制
        3. 17.2.2.3. 策略对象示例
      3. 17.2.3. ExternalIP 地址块配置
      4. 17.2.4. 为集群配置外部 IP 地址块
      5. 17.2.5. 后续步骤
    3. 17.3. 使用 Ingress Controller 配置集群入口流量
      1. 17.3.1. 使用 Ingress Controller 和路由
      2. 17.3.2. 先决条件
      3. 17.3.3. 创建项目和服务
      4. 17.3.4. 通过创建路由公开服务
      5. 17.3.5. 通过路由标签(label)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分片
      6. 17.3.6. 使用命名空间标签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分片
      7. 17.3.7. 其他资源
    4. 17.4. 使用负载均衡器配置集群入口流量
      1. 17.4.1. 使用负载均衡器使流量进入集群
      2. 17.4.2. 先决条件
      3. 17.4.3. 创建项目和服务
      4. 17.4.4. 通过创建路由公开服务
      5. 17.4.5. 创建负载均衡器服务
    5. 17.5. 使用网络负载平衡器在 AWS 上配置集群入口流量
      1. 17.5.1. 使用网络负载平衡器替换 Ingress Controller Classic 负载平衡器
      2. 17.5.2. 在现有 AWS 集群上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网络负载均衡器
      3. 17.5.3. 在新 AWS 集群上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网络负载平衡
      4. 17.5.4. 其他资源
    6. 17.6. 为服务外部 IP 配置 ingress 集群流量
      1. 17.6.1. 先决条件
      2. 17.6.2. 将 ExternalIP 附加到服务
      3. 17.6.3. 其他资源
    7. 17.7. 使用 NodePort 配置集群入口流量
      1. 17.7.1. 使用 NodePort 使流量进入集群
      2. 17.7.2. 先决条件
      3. 17.7.3. 创建项目和服务
      4. 17.7.4. 通过创建路由公开服务
      5. 17.7.5. 其他资源
  19. 18. Kubernetes NMState
    1. 18.1. 关于 Kubernetes NMState Operator
      1. 18.1.1. 安装 Kubernetes NMState Operator
    2. 18.2. 观察节点网络状态
      1. 18.2.1. 关于 nmstate
      2. 18.2.2. 查看节点的网络状态
    3. 18.3. 更新节点网络配置
      1. 18.3.1. 关于 nmstate
      2. 18.3.2. 在节点上创建接口
      3. 18.3.3. 确认节点上的节点网络策略更新
      4. 18.3.4. 从节点中删除接口
      5. 18.3.5. 不同接口的策略配置示例
        1. 18.3.5.1. 示例: Linux bridge interface 节点网络配置策略
        2. 18.3.5.2. 示例:VLAN 接口节点网络配置策略
        3. 18.3.5.3. 示例:绑定接口节点网络配置策略
        4. 18.3.5.4. 示例:以太网接口节点网络配置策略
        5. 18.3.5.5. 示例:同一节点网络配置策略中的多个接口
      6. 18.3.6. 示例:IP 管理
        1. 18.3.6.1. Static
        2. 18.3.6.2. 没有 IP 地址
        3. 18.3.6.3. 动态主机配置
        4. 18.3.6.4. DNS
        5. 18.3.6.5. 静态路由
    4. 18.4. 对节点网络配置进行故障排除
      1. 18.4.1. 对不正确的节点网络配置策略配置进行故障排除
  20. 19. 配置集群范围代理
    1. 19.1. 先决条件
    2. 19.2. 启用集群范围代理
    3. 19.3. 删除集群范围代理服务器
  21. 20. 配置自定义 PKI
    1. 20.1. 在安装过程中配置集群范围代理
    2. 20.2. 启用集群范围代理
    3. 20.3. 使用 Operator 进行证书注入
  22. 21. RHOSP 负载均衡
    1. 21.1. 使用带有 Kuryr SDN 的 Octavia OVN 负载均衡器供应商驱动
    2. 21.2. 使用 Octavia 为应用程序流量扩展集群
      1. 21.2.1. 使用 Octavia 扩展集群
      2. 21.2.2. 通过 Octavia 扩展使用 Kuryr 的集群
    3. 21.3. 使用 RHOSP Octavia 为入站流量扩展
    4. 21.4. 配置外部负载均衡器
  23. 22. 使用 MetalLB 进行负载平衡
    1. 22.1. 关于 MetalLB 和 MetalLB Operator
      1. 22.1.1. 何时使用 MetalLB
      2. 22.1.2. MetalLB Operator 自定义资源
      3. 22.1.3. MetalLB 软件组件
      4. 22.1.4. 第 2 层模式的 MetalLB 概念
        1. 22.1.4.1. 第 2 层和外部流量策略
      5. 22.1.5. 限制和限制
        1. 22.1.5.1. 只支持第 2 层
        2. 22.1.5.2. 支持单堆栈网络
        3. 22.1.5.3. MetalLB 的基础架构注意事项
        4. 22.1.5.4. 第 2 层模式的限制
          1. 22.1.5.4.1. 单节点瓶颈
          2. 22.1.5.4.2. 延迟故障转移性能
        5. 22.1.5.5. 与 IP 故障切换不兼容
      6. 22.1.6. 其他资源
    2. 22.2. 安装 MetalLB Operator
      1. 22.2.1. 使用 Web 控制台从 OperatorHub 安装
      2. 22.2.2. 使用 CLI 从 OperatorHub 安装
      3. 22.2.3. 在集群中启动 MetalLB
      4. 22.2.4. 后续步骤
    3. 22.3. 配置 MetalLB 地址池
      1. 22.3.1. 关于地址池自定义资源
      2. 22.3.2. 配置地址池
      3. 22.3.3. 地址池配置示例
        1. 22.3.3.1. 示例:IPv4 和 CIDR 范围
        2. 22.3.3.2. 示例:保留 IP 地址
        3. 22.3.3.3. 示例:IPv6 地址池
      4. 22.3.4. 后续步骤
    4. 22.4. 将服务配置为使用 MetalLB
      1. 22.4.1. 请求特定 IP 地址
      2. 22.4.2. 从特定池中请求 IP 地址
      3. 22.4.3. 接受任何 IP 地址
      4. 22.4.4. 共享特定 IP 地址
      5. 22.4.5. 使用 MetalLB 配置服务
  24. 23. 将二级接口指标与网络附加关联
    1. 23.1. 将二级接口指标与网络附加关联
      1. 23.1.1. 网络指标守护进程
      2. 23.1.2. 带有网络名称的指标

17.3.7. 其他资源

  • Ingress Operator 管理通配符 DNS。如需更多信息,请参阅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中的 Ingress Operator、在裸机上安装集群和在 vSphere 上安装集群。
  • 17.3.6. 使用命名空间标签配置 Ingress Controller 分片
  • 17.4. 使用负载均衡器配置集群入口流量
Red Hat

Quick Links

  • Downloads
  • Subscriptions
  • Support Cases
  • Customer Service
  • Product Documentation

Help

  • Contact Us
  • Customer Portal FAQ
  • Log-in Assistance

Site Info

  • Trust Red Hat
  • Browser Support Policy
  • Accessibility
  • Awards and Recognition
  • Colophon

Related Sites

  • redhat.com
  • developers.redhat.com
  • connect.redhat.com
  • cloud.redhat.com

About

  • Red Hat Subscription Value
  • About Red Hat
  • Red Hat Jobs
Copyright © 2022 Red Hat, Inc.
  • Privacy Statement
  • Customer Portal Terms of Use
  • All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Red Hat Summit
Twitter